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1729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長者於病房內遭警行私刑 影片證警棍打下體、掌摑面部

$
0
0
內容: 

(左起)民主黨郭㙟豐社區主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事主幼子、事主長子

(獨媒特約報導)一名62歲男子6月底在上水醉酒與人爭執,被指襲警,遭警方拘捕。該男子被送到北區醫院後,於獨立病房內遭警員凌虐,包括以警棍打下體、掌摑面部、以電筒強光射向眼睛等。民主黨公開向醫院管理局索取的閉路電視影片,影片中清晰可見警員狂毆該名男子,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斥已干犯酷刑罪。

62歲事主鍾先生住在上水,在6月25日晚因為醉酒後和街坊爭執被拘捕,期間被指襲警。他在6月26日凌晨被送到北區醫院急症室的獨立病房,期間四肢被綁。兩名軍裝警員跟隨進入病房後,先後掌摑事主,戴上手套並以事主的上衣掩蓋其口和鼻,拍打其頭部和按壓眼睛,更稱「瀨咗尿,食返自己啲尿。」

兩名軍裝警員一度離開病房,折返後再戴上手套,大力按壓鍾先生面部,又使用電筒近距離照射其眼睛。警員更揮拳打向鍾先生的腹部,拔其腳毛和手揸下體作凌辱,又以毛毯掩蓋其口和鼻。

在影片中段,兩名軍裝警員變本加厲,以警棍毆打鍾先生下體,和以警棍塞入其口中。及後另一名軍裝警員進入病房,鍾先生一度將頭部撞向床邊,意圖自殺。原來的兩名警員再次進入病房,更恐嚇鍾先生「搞埋你老婆,搞埋你屋企人」,並讀出其家人名字。

閉路電視片段全長約28分鐘,警員行使私刑的時間長達20分鐘。兩名警員最後更強行脱下鍾先生的外褲及內褲,以警棍襲擊其下體和肛門。

鍾先生在保釋後滿臉傷痕,右手無名指指筋斷裂,他在回家後在家人追問下,才敢對兒子講述事發經過。

IMG_0943

事主幼子鍾先生指自己沒有做錯,在記者會上脫去口罩。

事主長子鍾先生在看到片段時激動落淚,他稱父親的手腳當時被綁,不明白為何要遭受到折磨。他斥責警察是有預謀地毆打父親,而且手法純熟,希望犯法的人會受到制裁。

事主的幼子鍾先生則強調,父親當時只是「飲醉咗酒,被捕後都無反抗」。他斥警察無法無天,「想將變態警察拉去坐監,想攞返個公道。」在記者會期間,他脱去原本戴著的口罩,露出面貌,「我都無做錯,點解要戴口罩?」

鍾先生的兩名兒子曾到警察投訴科投訴,但至今仍未獲邀落口供。林卓廷強調,片段中的警員的身份是毋庸置疑,醫管局亦已確認他們是軍裝警員,我他認為涉事警員已干犯香港法例《刑事罪行(酷刑)條例》。他炮轟涉事警員目無法紀,事件令警隊嚴重蒙辱。

林卓廷又呼籲,警隊高層必須關注警員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立刻將所有涉事警員停職,並深入調查案件。他表明最嚴厲譴責警員惡行,形容行為嘔心。

記者:麥馬高、梁筱琁


民陣:林鄭唔回應五大訴求,溝通啲乜嘢?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表示,將會開始籌備對話平台。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對林鄭的回應感到失望,為香港的未來感到憂心,「唔回應五大訴求,溝通啲乜嘢?」

林鄭月娥今早表示,政府將馬上展開工作構建對話平台,並在今個星期內和已提出各種建議的有心人溝通,為香港尋找出路。岑子杰認為,林鄭月娥今日見記者時和過往的記者會沒分別,繼續拒絕訴求,全然缺乏溝通的誠意。他重申市民並不是要和林鄭月娥溝通,而是希望香港有民主的制度,質疑「平台要嚟做乜?」

逾170萬人參與民陣星期日的集會,要求當局盡快回應五大訴求,包括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岑子杰指出,這已是林鄭月娥回應民意的碩果僅存的最後機會,斥對方不聞不問,「勢將香港推向粉身碎骨的深淵」。

林鄭月娥又表示,監警會將會加大匯報範圍,重申現時的監警制度是行之有效。岑子杰不同意,指監警會只是「監察警方處理投訴」,缺乏傳召警員作聆訊的權力。他認為失權的機制是難以調查真相,監警制度長遠必須推倒重來,成立法定機構調查失職和失控的警察。

IMG_0945

岑子杰又斥林鄭月娥是消遣香港人,指由灣仔利東街重建、中環皇后碼頭拆遷,及雨傘運動時均曾承諾建立對話平台,但至今全數落空,「完全無法令人信服」。他呼籲林鄭月娥迷途知返,指經濟倒退可以重新再來,但自由、民主及法治一旦倒退將無法回頭,「救護人員的眼球,義士的生命都已經失去咗。」

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重申,五大訴求是香港人的共識,認為對方應參與8.31遊行,走進人群中作溝通,「如果佢話係安全問題,我會話全香港人都面對緊安全問題。」

此外,將軍澳昨晚發生斬人事件,有受傷市民至今仍然危殆。陳皓桓炮轟警察只濫捕示威者,對黑社會及行兇者卻視若無睹,林鄭月娥更拒絕理會市民的安全,「唔處理黑社會同警察濫暴,香港已經變得不安全。」

記者:麥馬高、梁筱琁

九龍公園地下商場諮詢明結束 團體:增過路處已可疏導人流

$
0
0
內容: 

尖吵咀居民關注組代表Mary(左一)、創建香港行政總監司馬文(中)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提出在九龍公園發展地下商場,以資助興建一條行人隧道貫通廣東道及尖沙咀港鐵站,分流海防道的人流,公眾諮詢期將會在明日(8月21日)完結。創建香港批評政府方案讓地產商謀利,認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於尖沙咀北京道九龍公園徑直接增添行人過路處,不但比發展地下空間更便宜,亦可以避免破壞九龍公園的生態系統。

創建香港行政總監司馬文表示,發展地下空間需要進行大規模挖掘工程,不少樹木及植被被迫移植。司馬文亦質疑政府方案的成本效益,他認為在九龍公園發展地下商場只會引來更多人流,不能夠解決過度擁擠的問題,反而令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司馬文指,加設行人過路處只需要數日時間,所需費用與一般維修費用無異。

司馬文亦建議於栢麗大道及彌敦道增設自動扶手電梯,並改進海防道臨時街市暨熟食小販市場和垃圾收費站的規劃,以改善鼠患問題及方便垃圾處理。

0820
(創建香港圖片)

居民:發展商場 剝奪社區休憩空間

尖吵咀居民關注組代表Mary表示,政府發展地下商場即等於剝奪了社區的休憩空間,九龍公園的某些部份必須因工程而關閉多年,地下商場建成後亦只會成為遊客的觀光地點。她續指,現時大眾最需要寧靜的休憩空間,認為尖沙咀已經有充足的購物設施,根本是政府和地產商想不斷賺錢。Mary又質疑,現時負責公眾諮詢的公司有參與政府其他工程,涉嫌有利益衝突。

記者:鄒樂瑤

九龍大遊行3人涉非法禁錮 案件押後至11月7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上月7日的「反送中」九龍大遊行,3人涉與一名懷疑偷拍示威者的女市民爭執,被控告非法禁錮及非禮罪名,今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訊。

被告黃子隆(31歲)、吳睿哲(23歲)、蘇瑋善(24歲)各被控一項非法禁錮罪名,黃另被控一項猥褻侵犯罪。在庭上,控方一度提出反對三名被告保釋。最終署理裁判官嚴舜儀批准押後至11月7日再訊,被告繼續以原有條件保釋。

此外,控方擬申請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包括被告、律師團隊、傳媒等,以任何形式披露令人可能識別到女事主身份的資料,包括姓名、年齡、職業等。三名被告的代表律師表示,會反對有關申請。法庭安排控辯雙方於10月3日開庭處理禁制令的爭議。

記者:黎彩燕

版權: 

譚文豪辭任國泰機師 冀保護公司免續受攻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下午宣布,已向任職18年的國泰航空遞交辭職信。他見記者時一度眼泛淚光,指辭職是要保護國泰,避免公司再受到白色恐怖和不必要的攻擊,「現時最重要的是和香港人並肩同行,有人無咗條命,有人無咗隻眼,我只係無咗『飛行』,相對是微不足道,公義係要爭取。」

國泰常務董事及行政總裁何杲(Rupert Hogg)和顧客及商務總裁的盧家培上星期相繼辭職,內地民航局早前更向國泰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並提出三項要求,包括封殺所有參與和支持非法遊行示威、暴力衝擊活動,如有過過激行為的人員,國泰須立即禁止他們停飛內地航班;並規定國泰必須向內地運行合格審定機構提供所有飛往內地航班的機組人員身份資料,未經審核通過,不會接收該航班。

譚文豪認為,國泰受到的壓力和指控在過去兩星期尤其嚴重,「全部都係不必要」。他表示,在國泰已工作了18年,難免有不捨得,感謝公司給機會予年輕人完成飛行夢想,「睇到公司遭到肆意攻擊,好心痛,已到不合理的程度。」

譚文豪曾三度參選區議會,但均落敗。他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出戰觀塘麗港城,以3,243票高票落敗。譚文豪在2016年參選立法會九龍東地區直選,排公民黨名單首位,以45,408票當選,成功由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手上接棒。

譚文豪稱,在2016年參選立法會時,其國泰航空所機師背景已遭到攻擊,「係咪要西環契仔才能參政呢?所有香港人都不應受到壓迫和迫害,如果不能共存(機師和議員),那我就只能在議會發聲。」

反送中運動持續兩個月,譚文豪表示,香港人由6月捱到現在,已很不容易。他感嘆地說,國泰歷經日軍侵華和沙士,但依然能撐下去,如今卻面對莫須有的「罪名」和危機。記者問到會否再投身民航機機師,譚文豪表明短期內不再考慮,「香港面對的問題較自己的問題嚴重好多倍」。

記者:麥馬高、梁筱琁

版權: 

兩警醫院內虐打六旬翁被捕 警認6月底已接投訴 否認失職

$
0
0
內容: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今早召開記者會,公開一段北區醫院的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有警員於病房內向一名62歲被捕男子施暴。警方今日下午拘捕兩名涉事警員,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警察投訴課於6月底接到事主兒子的投訴,惟之後一直未能聯絡投訴人,由於沒有事主提供資料,警方未能展開調查,亦不知道事發病房有安裝閉路電視。謝指,今日警方是首次看到相關影片,已即時展開刑事調查,並作出拘捕。

IMG_0863
民主黨與事主兒子今早在記者會上展示事主傷勢。

警指6月接事主兒子投訴 稱隨後失聯

謝振中指,事主兒子於6底到灣仔警察投訴課作出投訴,警察投訴課隨後將個案交予新界投訴科調查隊跟進,但由6月底至8月初,共4次聯絡投訴人,希望投訴人及事主協助調查,均未能成功。謝振中指,期間警方有就投訴作出初步調查,掌握當日有機會接觸當事人的警員的資料,但沒有為警員錄取口供。謝指,需要當事人提供完整指控,才能作出跟進,否認警方失職。

謝振中表示,警方今日首次看到有關的閉路電視片段,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證據,立即將案件交由新界南總區重案組跟進,循刑事方向調查,並已於下午3時拘捕兩名警員,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完成調查後將會停職。

稱不知病房有CCTV 故無索取影片

被質疑為何就投訴展開調查時,沒有向醫院索取片段,謝振中指,據了解一般病房沒有安裝閉路電視,事發地點為特別病房,故設有隱閉式閉路電視,相信大部份市民都不知道,警方也不知道,故沒有接觸醫院。

謝振中指影片中有4名警員出現,暫時確認有兩人一定涉及暴力事件,至於其他人在事件中的角色為何,警方會嚴肅跟進,日後調查有進展,會再向公眾交代。

無標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

林卓廷:涉事警已犯酷刑罪

林卓廷指,事主兒子因工作關係未能接聽電話,又引述對方指,對警察的說法感到非常憤怒。林指,事主兒子稱在報案當日,警員的態度敷衍,強調已對警員講明詳情,包括父親在北區醫院內遭虐打,並明確指出病房內有閉路電視。林卓廷質疑,警方無意認真調查,欲放生相關的警員。

林卓廷質疑,警方只以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名拘捕兩名涉事警員,是嚴重淡化事件,認為他們的行為已干犯酷刑罪。他重申,如果不是事主鍥而不捨,並向醫院管理局索取閉路電視影片,事件定必石沉大海。他呼籲警察工會不應為涉事警員提供財政支援,「呢啲係敗類」。

內地女子偷拍記者 拒出示記者證 警員護送下離開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獨媒特約報導)在今日警方例行記者會上,有一名操普通話的女子以手機拍攝在席記者,並將照片上載至微信,惟該名女子並沒有配戴記者證。記者會結束後,《蘋果日報》記者要求該女子出示記者證,及解釋拍攝在席記者的原因。該女子及後離席,向在場的公共關係科警員求助。她拒絕回答記者提問,獲警員護送至特別通道離開。

在場記者起哄,指昨日已有兩名男子疑似假冒記者及偷拍,促警方解釋為何可疑人士能混入記者會。女子於約10分鐘後從特別通道步出現身解釋,惟只強調「大家都喺度影相,我哋都喺度影相,我都係記者嚟㗎,就係咁簡單」,又指自己已把名片交予警員跟進,「你哋有咩資格查我身份呢?」

IMG_2043

該女子的卡片上的名稱為陳曉前,職銜為廣東廣播電視台融媒發展部總監。警察公共關係科首席新聞主任(傳媒)蘇美儀及後解釋,警方會盡量便利傳媒的採訪權,「有時(你哋)冇帶記者證,有時係實習記者」,指該女子的名片與身份證明文件相符,稍後將會就記者會上該出示記者證或記者名片的問題作討論。最後女子於警員護送下離開記者室。

IMG_2045

記者:湯璧瑜、李珈旻

將軍澳斬人案快速拉人 警:反映警民合作非常有用

$
0
0
內容: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中)、高級警司江永祥(右一)

(獨媒特約報導)將軍澳於8月20日凌晨發生斬人案,一名中年男子在景林邨連儂隧道內以刀斬傷兩名女子及一名男子,警方即日下午宣佈在羅湖拘捕一名50歲男子。事發後,有市民指警方調查不力,自發在屋苑內搜證及守住大廈出入口。警方否認行動緩慢,指今次有賴市民找到重要證物,「感激協助調查嘅市民」,反映警民合作有用。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案件發生於今日凌晨1時半,警方在1時36分接到市民報案,衝鋒隊及巡邏小隊在5分鐘內已趕到現場。案件被列作傷人案,並交由將軍澳重案組處理。謝振中又表示,警方在記者會前已在羅湖拘捕該名涉案男子,又強烈譴責所有暴力行為。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媒體聯絡及傳訊)江永祥之後補充,指警方事前沒有收到關於案件的情報,初步調查僅顯示疑犯「有飲過酒」,犯案動機及是否有預謀仍在調查中。

無標題

被問及警方至今仍未就7月21的元朗恐襲落案起訴任何人,是否給予外界「斬人毋須負責任」的印象,間接促成是次事件。謝振中回應指,不能將兩宗案件比較,稱警方就將軍澳的案件作出快速拘捕行動,除了反映警隊重視嚴重暴力事件外,亦有賴市民找到重要的證物,證明警民合作非常有用。他又指,警方已就7月21日的元朗恐襲事件已有28人被捕,並正與律政司研究檢控中。

有記者指,警方在到場後未有即時與目擊者落口供,甚至需要市民自行搜尋證物,質疑警方行動緩慢。江永祥不認同警方處理緩慢,指警方在凌晨1時36分收到報案,5分鐘內已到現場,在現場向目擊者進行初步調查。

江永祥指當時首要目的是救援傷者,其次目的是緝兇,「唔會話咁緊急嘅情況下,攞本簿攞枝筆出嚟落口供」。他表示,警方在現附近搜獲兩把刀,亦有向多座大廈保安員聯絡,要求觀看閉路電視片段,惟需要特別技術人員安排,至清晨5時才可看到閉路電視片段。他又透露,警員曾前往一單位嘗試拘捕,但該名男子已潛逃,重申警方「做咗好多嘢先可以咁短時間內拘捕」。

至於有市民搜尋到涉案男子的衣物,江永祥指警方已盡力查案,指涉案衣服是在某一住宅大廈的其中一層找到,承認警方當時未有充足資源逐幢大廈掃蕩,「感激協助調查嘅市民」,反映警民合作重要性。

有記者追問當時的警力分佈,江永祥表示,「派幾多人都係經評估」,認為當時嫌疑犯已離開,亦沒有其他可疑人物,故警方毋須守著屋苑出入口,強調警方已盡能力獲取足夠資料緝兇。


屯門公園10月取消自娛區 區議員:不徹底解決噪音 或再爆示威

$
0
0
內容: 

工黨屯門區議員譚駿賢

(獨媒特約報導)上月初有市民發起遊行,要求處理困擾居民多年的屯門公園噪音問題。屯門區議會隨後於7月9日通過取消公園內的「自娛區」,康文署今日於屯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會議上指,將於10月正式取消自娛區。工黨譚駿賢指,如果短期內仍沒有徹底的解決方案,將可能爆發更多示威活動。

康文署指,已增聘保安以維持曲藝活動的秩序,亦於8月1日起增加兩個「測音點」,現時共有7個,噪音監控標準由3分貝降至2分貝,而自娛區將會在10月正式取消。

康文署亦擬修訂《遊樂場地規例》加強管制噪音的力度,康文署屯門區康樂事務經理譚燕婷指出,已諮詢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待立法會復會後,會盡快就修例進行討論。譚燕婷略述檢控程序,指證人要在康文署職員陪同下,在遠處指證發出噪音的檔主,另一組職員會即時作出檢控。譚指,提高罰則、限制使用揚聲器及收取金錢打賞、扣押音樂器材等,也是建議的管制方法。

IMG_0764
(資料圖片)

工黨譚駿賢提出,網上曾流傳發生在屯門公園的不雅影片,片段中有一名康文署職員經過卻視而不見。譚燕婷指出,已把片段遞交至律政司,正待回覆。

民協楊智恒質疑,只有一至兩名保安員嘗試與檔主溝通,無法有效管制噪音。對於康文署於分別在7月及8月與警方作聯合行動,加強巡查工作,民主黨何杏梅建議,監察工作須無間斷進行,及重新安排議員到場視察。

民協江鳳儀和民建聯陳文華指出,康文署轄下公園的規矩不一,如北區及九龍公園不准攜帶音響設備內進,但屯門公園卻未有人因此被檢控。建制派何君堯建議康文署多勸勉長者和表演團體移師至社區會堂,比處理過萬人參與的示威活動容易。

IMG_0451
何君堯

譚駿賢於會後表示,曾多次落區視察,坦言表演團體比過去少,噪音問題亦受到一定約束。但他指出,屯門公園以至香港整體的問題,若短期內沒有徹底解決方案,仍可能爆發更多示威活動。

譚駿賢在會上提出市民訴求,包括社區會堂音響差、會堂被長期佔用,難以預約等,但康文署及民政事務處未有回應,譚指兩個部門責任難逃,他會私下再遞信要求跟進。

記者:蔣欣彤

將軍澳連儂隧道斬人案 街坊自行搜證 批警信唔過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8月20日)凌晨一時許,景林邨連接頌明苑的行人隧道內發生斬人案,警方於今日下午在羅湖拘捕一名50歲男子。獨媒記者於下午3時許到現場,發現封鎖線已拆除,但仍有血跡未被清理。

無標題

陳女士居住於疑犯曾出入的嘉明閣,看見隧道內未被完全清理好的血跡,表示「有少少陰影」及感到「心寒」。陳女士指自己「好少出夜街」,但就讀城市大學三年級的兒子在案發後約凌晨兩時歸家。她指,兒子當時亦有幫忙尋找證物。陳女士不解警方為何沒有「洗樓」,更於清晨5時便離開案發現場。她質疑「警察做唔到嘢」,「睇完閉路電視就算」。陳女士謂,「警察明明喺閉路電視睇到佢(疑犯)喺21樓出𨋢,但都唔去查下,仲要返咗去」。她亦質疑警方拘捕的疑犯到底是否真正的兇手。

無標題
陳女士

同是嘉明閣住戶的司徒女士指,今早才得悉斬人事件。她指要帶兒子上興趣班,而案發隧道是必經之路,所以「擔心唔嚟,冇得唔出街」。司徒女士稱從未見過疑犯出入嘉明閣,擔心保安和拍卡系統有漏洞,建議安裝更多閉路電視以預防同類事件再發生,又表示「唯有等多啲人先入𨋢」。

無標題
司徒女士

44歲的駱先生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經常於晚上10、11時跑步途經案發行人隧道。駱認為,警方在這場運動開始以來「選擇性執法的態度助長了這些暴力行為」。駱表示最可悲的是市民已經不能相信警察執法,要自行糾察,形容香港猶如回到「6、70年代沒有廉政公署的時代」,更批評「警察做事粗疏」。駱指在案發後,警方不能「閉門造車」,理應詳細交代事件的調查進度,更應該「出嚟譴責」,就算「姿態上都要做出嚟」。被問及途徑此路會否擔心人身安全,駱表示個人不擔心,但建議家人盡量使用地鐵,避免行經行人隧道。

無標題
駱先生

29歲的王先生任職設計師,與同行的28歲何小姐同稱因居住附近一帶,經常使用案發行人隧道。王先生指不會避免使用此行人隧道,但亦擔心夜深人靜時隧道內的治安。何小姐稱凌晨有觀看居民直播「搵證物」,「對警察失去信心」。王先生直斥警察「嚟交差、做戲,幫政權做嘢,違背警隊誓言」。他強調偵查案件屬警察的工作,問警察「為甚麼要市民在擔心自己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還要自行搜證」,甚至「要等到市民尋獲證物後報警,才再次來到現場調查」。

無標題
(左起)王先生、何小姐

記者:司徒曉霖、陳世浩

警濫用私刑 事主幼子:事發翌日要求警取CCTV片段遭無視

$
0
0
內容: 

事主幼子鍾先生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昨日公開一段62歲男子在北區醫院病房內被警員凌虐的片段,警方隨後拘捕三名警員。林卓廷今日陪同事主及其幼子前往灣仔警察總部提供更多資料,要求警方將涉嫌私行酷刑的警員繩之於法。

事主幼子鍾先生早於事發翌日到警察投訴課作出投訴,但警方未有展開調查。警方昨日在記者會上指,曾4次聯絡鍾先生不果,又稱警方不知道病房內設有閉路電視,故沒有向醫院索取影片。鍾先生今日表示,作出投訴時已要求警方協助索取閉路電視片段,但警方未有理會,而他落案投訴後兩星期內接聽了所有來電,而且父親兩個月來亦兩次按時回警署續保,「警察無可能聯絡唔到我囉」。

DSC_4946

鍾先生指,6月26日得悉父親在醫院被警員凌虐,父親指獲護士告知病房內有安裝閉路電視,於是他翌日早上9時前往灣仔警察總部投訴警察課作出投訴,哥哥則尋找議員協助跟進。鍾先生指當時已要求警方協助向醫院拿取閉路電視片段,但警員為他錄取的多頁口供中,未有將此要求記錄在案,「感覺係 hea 我、毫無意義」,他遂簽署口供紙離開警署。

鍾先生指協助落案的警員指警方會於2星期內聯絡他,他在這段期間「所有3字頭垃圾電話都有聽」,但只收到警方一封提供檔案編號的電郵,指投訴將交由上水警署跟進。鍾先生指,及後已無再寄望警方會提供協助。鍾又指,父親於7月及8月都有回到上水警署續保,沒有可能聯絡不到他們。他指,昨日召開記者會後,警方於下午2時半致電他,他批評是「交戲」。

林卓廷指醫管局只會保存閉路電視片段一個多月,批評警方沒將鍾先生的要求記錄在案,或導致證據被毀屍滅跡。林擔心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或有其他案件的證據同樣「被消失」。

鍾先生指父親仍然感到不開心,要求警方將涉嫌凌虐的警員判監,否則父親一定更加失望。

調查濫刑無索取CCTV片段 警:同事諗漏咗

$
0
0
內容: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

(獨媒特約報導)有警員於北區醫院對一名62歲被捕男子施暴,警方至今拘捕了三名警員。事主兒子今早指,事發翌日到警察投訴課報案時,已要求警方向醫院索取閉路電視影片,但警員拒絕記錄在案。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在例行記者會上稱,負責調查投訴的警員當時相信公立醫院病床位置沒有閉路電視覆蓋,沒有向醫院索取片段,是作出錯誤判斷,「諗漏咗」,承認有改善空間,但拒絕道歉。對於投訴調查隊為何沒有主動接觸須每月到警署續保的事主,謝振中亦僅承認有需要檢討。

兩涉事警已停職

謝振中指,昨日就事件拘捕了三人,其中兩名隸屬上水警署巡邏羅小隊的警員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現已停職;另一人為已離職的警員,曾隸屬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涉嫌串謀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謝指,三人目前仍被扣查,他們均沒有參與近月有關反修例的大型行動,沒有作出相關拘捕。

對於事主兒子鍾先生指曾向警方提出索取閉路電視影片的要求,但被拒絕,謝振中指,翻查相關檔案,認為沒法確認指控屬實,而除了口供記錄,投訴課報案室只有錄像記錄,沒有錄音。

謝未有回應會否向事主及其家人道歉,指會在完成調查後,向他們作完整交代。

無標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

林卓廷:口供列明病房號碼 警可到場調查

協助事主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指,今早陪同事主父子前往警察總部,取得6月27日的口供紙副本,當中清楚顯示警員已摘錄「用警棍打下體」、「無名指被打所以斷筋」,認為警方諸多藉口,在影片公開後才展開調查。

林卓廷要求全面檢討現行投訴課的做法,他指口供紙已列明事發病房的號碼,即使警方「用佢哋嘅常識認為醫院病房無CCTV,都可以派人去病房睇,問有無醫護人員目擊案發過程」。

警方稱須先處理事主涉及的刑事案調查,才會處理相關投訴,林卓廷斥是匪夷所思,「後者(警方凌虐事主)嚴重過前者(事主涉襲警)好多,警察只係上唇損咗少少」,質疑為何不能同步展開調查。

林卓廷認為,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以至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應就事件道歉並問責,「咁重大嘅警隊醜聞,點可以唔出嚟面對公眾㗎?」,亦要將涉事警員停職停薪。

無標題
事主幼子落案投訴的口供紙副本

黃碧雲促醫管局檢討 保障病人權利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今早與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會面,檢視醫管局是否可引入更多措施可保障病人權利。黃碧雲指,即使今次事發的病房設有閉路電視,警員仍可自出自入長達20分鐘,認為醫管局需要檢視保安措施,並安排保安人手實時監察閉路電視畫面。

黃碧雲要求盡快翻查獨立病房、羈留病房、紊亂病人休息室等高危病房的閉路電視片段,若發現有警員凌虐近期參與示威活動被捕人士的紀錄,則要轉交予被捕人士。黃指高拔陞未有具體回應,但答應會盡快檢討現行措施再作交代。

黃碧雲亦指警方要交代為何在事主仍醉酒不清醒的期間,進入病房錄口供,「都已經綁手綁腳,點解唔係等佢醒返先問佢?」

無標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

記者:湯璧瑜、梁筱琁

【將軍澳斬人案】頌明苑居民不滿保安處理手法 前晚包圍管理處促交代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將軍澳連儂隧道於8月20日凌晨發生斬人事件,導致三人受傷,其中一名女傷者一度危殆,疑犯於同日下午被捕。疑犯在案發後曾兩次出入頌明苑A座,居民當時自發前往緝兇,但向保安員查詢時,卻被回應指「冇見過」,保安員更不懂操作閉路電視,引起居民不滿。

當日晚上9時,約300名居民響應網上號召,到頌明苑管理處要求物管公司交代。經過一輪擾攘,置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地區經理李柱康承諾會於星期五晚公佈調查報告,詳細交代事件。及後,李在居民阻撓下未能乘的士離開,須報警求助,由警方協助離開。

居民到管理處要求交代

過百名頌明苑居民於周二晚上9時,到管理處要求職員交代,當時管理處內只有夜更保安主管及一名保安,有居民首先詢問疑犯如何進入大廈,主管回覆稱是拍卡進入。有居民再問俗稱「OB簿」的大廈記事簿有否記錄相關事宜,但保安主管需要接聽電話,未有回答。有居民不滿,稱會於業主立案法團商討是否需要更換保安公司。

及後物管公司置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頌明苑辦事處的物業經理黃德榮及高級物業主任郭熙雯現身,稱剛才正在食晚飯,所以不在現場,並詢問在場人士是否住戶。住戶齊聲回答「係!」,並謂「唔喺度住我哋返屋企睇電視啦」。

有居民要求黃經理聯絡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唐永年,請對方到場,但黃經理稱「辦唔到」,但會盡量回答問題,在場人士大為不滿。其後黃以自己不是公眾人士為由,要求在場人士不要拍攝,否則不會回應住戶問題。在場居民不滿,稱事件關乎公眾知情權。有居民稱黃經理指沒有責任回答居民問題,引起黃經理不滿,大聲向該名居民呼喝:「你唔好斷章取義!」在場居民不滿黃經理的態度,批評他不適合擔當屋邨經理,其後黃為此道歉。

在居民追問下,黃經理證實疑犯為頌明苑A座住戶,居民繼續要求提供相關出入紀錄,又追問提供了甚麼資料給警方,以及有沒有調查當值保安當時的行為。黃經理嘗試解釋當時情況,又稱已將閉路電視片段交予警方。

及後有居民稱「喂!聽唔到呀!大聲啲!」,「呢度就嚟唔夠空氣㗎喇!」,要求黃經理到屋苑水池位置向在外等候的幾百名居民交代。黃經理答允,並要求借用擴音器材,同時稱剛剛已發出通告交代將會調查事件。有居民再度要求聯絡業主法案法團,稱打不通現有聯絡電話,職員照辦但亦不果。

20190821_022116

暴雨下居民無退縮 迫使高層赴現場

經理黃德榮及高級物業主任郭熙雯到達屋苑水池,現場已有約300名居民聚集。黃用擴音器稱,他在早上5時已經在處理事件,但因時間緊逼,不能提供比較詳細的資訊,向在場人士致歉。黃亦稱他們剛才發出通告作初步交代,會就事件在短期回覆居民的查詢,澄清網上一些失實言論,並會保留八達通卡出入紀錄以協助調查,及研究是否有改善空間,同時譴責斬人事件,向受傷的人士表達祝福。

再有居民追問法團主席的去向,黃稱因預料不到有集會在此舉行,暫時未能聯絡主席,隨即令居民鼓譟,稱「呢個唔係集會,呢個係全部將軍澳頌明苑嘅業主向管理處問問題」。黃經理稱「撤回」有關字眼,但再次強調自己的角色只是管理公司,沒有辦法詳細回答太多問題,很多事情仍在調查之中,並稱會再就事件包括保安當時的行為,再向居民作出書面答覆。將軍澳民生關注組陳展浚此時要求職員聯絡法團主席唐永年,獲居民拍手叫好,並高呼「交代!交代!」黃回覆稱較早前已收到唐的訊息指因事不會出席。

再有居民詢問到當時保安正在做甚麼,黃回應「我唔想答呢個問題住」,再引起居民不滿。黃稱當時保安並沒有做不當事情,疑犯是拍卡入內,但居民仍然不滿。將軍澳民生關注組黃卓雅發言,詢問該名保安是否已經上班,要求向他查問當時情況,在場居民和應。期間有人用鐳射筆照射職員,後被阻止。黃再稱「呢個都係公司指示,自己都只係打工仔」,稱稍後時間會用書面回覆。居民要求其上司立即前來交代,高級物業主任郭熙雯回應稱,公司沒有預計到現場情況,他們沒有權亦不能回答任何問題,著居民致電總公司的客戶服務部查詢。期間,A座2108室的業主出現,澄清網上消息流傳疑犯的住址為A座2108室並不真確,在場居民於是高呼「對唔住!對唔住!」

有居民聲稱已致電物管公司客戶服務熱線,詢問是否有下達指示不允許職員回答問題,接線職員回應不是。郭稱是上司「阿Joe」下達的指令,在場人士紛紛高呼「阿Joe!阿Joe!」, 要求他到場交代事件。

此時現場下起大雨,但居民並無因此散去。陳展浚要求將涉事保安員暫時停職,及要求其現身道歉。眾人雖對停職一事表現贊同,但稱問題並不只在保安員身上,要求阿Joe現身。有居民認為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該名保安員極有可能成為證人,不宜交代事件。

事件愈演愈烈,郭再稱會聯絡阿Joe,即置邦物業管理公司地區經理兼助理董事李柱康,嘗試邀請其到場,但兩次致電均被指示只會在稍後時間發出通告,第二次對話時,李更主動「cut線」,令在場居民極度不滿。

至晚上11時許,身兼頌明苑業主立案法團顧問的西貢區議員周賢明現身,稱會嘗試聯絡李柱康解答問題。經周賢明聯絡後,李柱康答應會於翌日晚上8時至10時於同樣地方向居民交代,但居民並不滿意,要求他立即到場。其後周賢明再度致電聯絡,最後李柱康答應乘坐的士,於凌晨1時前到場交代事件。

無標題
置邦物業管理公司地區經理兼助理董事李柱康

高層被揭不諳指引 居民:經理做你個位啦不如!

李柱康到場後稱,需要就事件作出深入調查,希望居民「畀小小時間」,會於星期五交出調查報告。現場居民對此接受,不過再有居民詢問現時保安觀看閉路電視的機制及權限,質疑為何保安員會不懂如何觀看閉路電視紀錄,並需要技工到場處理。李對此完全不清楚,反而詢問黃經理,令在場居民不滿,並高呼「仔教老豆XX呀?」、「經理做你個位啦不如」。李再度強調會於星期五遞交調查報告交代,並嘗試離開,但被居民阻止。

其後有居民發言,稱剛才看見D座的保安正在睡覺,要求李前往視察。李與居民前往D座查看,到場發現當時該名保安並沒有睡覺,但隨即有居民提供片段證明,李稱會就此事作出處分。

無標題

高層乘的士離開受阻 報警求助

李柱康在D座繼續前進,有居民詢問其去向,他指要回到管理處。有居民站在管理處門外阻止他前進,李費九牛二虎之力入內,並躲進辦公室。居民入內,郭姓主任稱接到指示將會報警求助,但其後又突然「撤回」。李柱康再度出現,再稱一定會在星期五作出交代,周賢明亦表示會為居民尋覓場地查看調查報告,希望大家讓李離開,在場不少居民接受。

無標題

但李離開時,仍然有大約20至30名居民跟隨在後。李於安寧路嘗試截的士離開,但被居民阻止。及後李成功登上一部的士,但有人坐在的士上,阻止的士離開,其後更將一部超級市場手推車放在的士前。

的士無法離開,及後有8部警車駛至現場,在場人士暫避。警員將手推車推走,的士與8架警車一同離去。離去時的士咪錶已經跳至66.4元,被困超過半小時。在場人士宣佈散去,時為凌晨4時。

李離開期間,曾有人在住宅投擲水果,包括士多啤梨及香蕉。有居民嘗試呼叫李處理,惟其以同事會處理為由拒絕。

無標題
居民圍堵的士期間,周賢明(中)向居民稱「畀次機會佢」。居民聞言大怒,稱「畀機會佢?咁邊個俾機會受傷嘅人呀?」周期後致歉。

黃卓雅:法團目前形同真空 物管公司欠監察

將軍澳民生關注組社區主任王卓雅表示,事件發生時應該要有法團代表在場,但原有的法團任期在2月屆滿,有人在新一屆選舉前退選,引致現時法團形同真空,物管公司欠缺監察。王指,新一屆業主大會將會在10月舉行,在選出新一屆法團前,情況都應該會持續。

管理處最新發出有關星期五跟進會議的通告(下圖右)中,列明只容許業主出席。王卓雅認為,住戶身為社區一分子,亦應該有權出席會議,她會再向管理處查問住戶及記者能否出席。此外,今晚亦有居民自發的集思會(下圖左),為星期五的大會進行討論及整合。

08223

記者:何紹軒、陳世浩

英駐港領事館職員被公安拘留下落不明 市民促館方介入救助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香港職員鄭文傑(Simon Cheng)在8月8日由深圳乘搭高鐵返港其間無故失蹤,駐粵辦翌日通知其家屬,指鄭文傑被中國公安行政拘留。鄭文傑家人昨日於Facebook發表聲明,稱至今仍未知道鄭的下落。近50名市民今午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請願,要求館方對鄭文傑及其家人提供支援,並批評中國政府的處理手法無理,指不論是普通香港人,抑或是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的職員,都不應被無故扣留。

鄭文傑本月8日返港其間曾發訊息通知女朋友「正在過關」,但之後失去聯絡。家屬因而在8月9日向警方及入境處求助,但最終只獲駐粵辦口頭通知鄭文傑被行政拘留,亦無法得知被拘留的原因及細節。直至今日,中國外交部今日才證實一名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職員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而被行政拘留15日,但仍然未有提供拘捕地點及其他詳情。

鄭文傑家屬傍晚在Facebook發表聲明,表示感謝公眾的關心,令外交部確認鄭文傑被處以15天行政拘留,惟香港警方及入境處一直未能作出調查。聲明又指,律師曾連續數天在各個拘留所,包括深圳市拘留所、寶安區拘留所、南山區拘留所、福田區拘留所尋找鄭文傑,但仍未確認被關押地點,即使律師曾向深圳市公安局投訴,但亦不獲受理。之後,律師曾到羅湖區拘留所尋找鄭文傑,有關人員初時確認鄭被關在那裡,但打電話請示後又推說他並不身在此地,質疑內地部門有意攔阻律師會見,擔心鄭文傑有否遭受到任何不見得光的對待。

IMG_4019
巫堃泰

今日下午有數十位市民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遞交請願信及聲援鄭文傑,要求領事館對鄭文傑及其家人提供支援,高呼「Save Simon Now, Delay No More」、「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等口號,希望向領事館施壓,並喚起國際關注「拯救」鄭文傑。部份市民於英領事館門外張貼海報,並故意以英法聯軍時英軍的溝通方式製作海報。海報以不同的旗幟作不同的暗號,組成英國著名句子「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Has His Duty」。

鄭文傑的朋友巫堃泰在遞交請願信後稱,英國駐港領事館、駐廣州領事館及駐北京大使部及英國外交部正積極跟進事件,並嘗試尋找鄭的下落。他續指,過往英國公民在中國被行政拘捕後,英國領事館都未能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IMG_4009
鍾健平(持咪者)

元朗遊行申請人鍾健平亦有到場,他斥責英國領事館沒有主動就Simon被捕一事為其家人提供實際援助,亦未有主動聯絡入境處或警方以獲取更多有關鄭文傑被捕的資訊,促請英國首相約翰遜「Act Now or Never」。鍾健平又朗讀幾位鄭文傑朋友的訊息,指事件涉及人命,希望英國領事館及英國首相認真關注事件,並對抗中共政權。

IMG_4004
Sasa

8.10大埔遊行籌委之一Sasa今天特地帶同年幼女兒出席活動。Sasa指,鄭文傑是其中一個遊行籌委的朋友,該朋友透露Simon曾經在Facebook發佈有關「孫中山革命」的帖文,但未知與事件有沒有直接關聯。Sasa期望英領事館可以做實事,救回Simon。

IMG_4005
鍾先生

鍾先生是鄭文傑大學期間的好友,他表示Simon及其家人都沒有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及示威,亦從不特別熱衷抗爭運動。他認為Simon的工作需要不停來回中港兩地,更加不會做出威脅中國政府的事。鍾先生批評中國政府的處事手法無理,不論事主是普通香港人,抑或是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的職員,都不應被無故扣留。

IMG_4008
左起:譚凱邦、黎銘澤

新民主同盟荃灣區議員譚凱邦及西貢區議員黎銘澤都有到場。譚凱邦認為,今日的行動不單止針對英國領事館,同時是透過媒體展示「送中」以及「一地兩檢」的可怕之處。黎銘澤則稱,希望借今次事件提醒香港人在過關前要特別謹慎,勿讓自己「送中」,亦想薯此引起國際和港人關注,阻止中國政府威脅人身安全。

記者:鄒樂瑤

版權: 

22歲公大畢業生落區 誓阻梁美芬「頭馬」連任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持續兩個月,有人前線勇武抗爭,有人和理非集會,有人則選擇深耕社區,九十後、公開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畢業生黃傑朗是其中一員。他和朋友組成「長沙灣西社區陣線」,積極考慮參選深水埗「富昌」,誓要將經民聯梁美芬的「頭馬」梁文廣拉下馬。

22歲的黃傑朗表示「欣賞」梁文廣,指他對政策敏感度很高,包括區內興建智能停車場和香港好.易行等,「但佢同時只『照顧』老人家,忽視年輕人聲音。」這也是他落區的主要原因。

黃傑朗自6月尾落區做選民登記,感到年輕人在區內被嚴重忽視。他又批評,梁文廣只顧做老人服務,大派禮物、舉辦嘉年華,「好想話俾街坊知,呢個唔係老人邨!」

LD4A4683

訪問當日,黃傑朗在富昌邨連儂牆外播放警暴影片,他認為要將政治議題帶入社區,不能太過一針見血,不然會有反效果。「連儂牆同放映,可以令街坊睇到主流媒體外的畫面。」

黃傑朗在初中時已對政治感到興趣,希望透過實踐來「參與政治」。「長沙灣西社區陣線」目前以富昌為起點,黃傑朗表示將青年人的力量集結,組織包括多名學生,連同義工共有十多人。

甫坐下來,黃傑朗已對記者大講政治。他指堅尼系數如低於0.6,社會便處於暴動邊緣,「香港係0.58,其實很接近,現在的事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吧。」他補充說,除了五大訴求外,抗爭者必須同時思考,如何帶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反送中運動在全港社區迅速發酵,但政府依然拒絕回應五大訴求。在政治低氣壓,年輕人聲音不被重視下,黃傑朗依然投身社區,源於九年前的五區公投。「呢個係我政治啟蒙,話俾香港人知,人民才是核心。」

LD4A4665

五區公投最後同遭政府漠視,但卻令黃傑朗迷上政治。及後,中六文憑試遇上雨傘運動,他在佔旺現場,「如果香港沒有未來,我未來係點樣,其實都沒有意思,與其讀書去搵一個沒有未來的未來,不如上街。」

雨傘運動最後功敗垂成,黃傑朗決定大學要唸政治,並立志投身社區;運動中令他最難忘的是彌敦道上的路障,「香港人原來會用路障和卡板整路障,係有保衛意識。」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傑朗在主權移交前出生,自言1997年出生的香港人有幸亦有不幸。他的第一個畢業禮已是中學,「我們都捱慣苦頭,幼稚園遇上沙士,小學就豬流感。」但他認為,這一代人對政治敏感度較高,而且相對關心時事。

「生於動盪時代,就有種責任 ,對社會要有啲貢獻。」

LD4A4693

深水埗區議會目前共有23席,民主及建制派各佔11席,曾加入民協和經民聯、目前為中立的甄啟榮,在過去大半年來是議會內的關鍵一席。深水埗今屆將新增兩席,是民主派有機會爭取過半的選區之一。

「富昌」曾為民協老巢,但梁文廣自2011年區議會選舉擊敗黎慧蘭,並連任至今。民協上屆派出李炯出戰,但以近八百票之差落敗,一直為「白區」。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去年11月底進行,一度有傳梁文廣有意出戰,但最後由陳凱欣代表建制派參選。

「補選仲想爭出頭,態度唔可取,心目中只有立法會,所以必須阻止佢自動當選。」

黃傑朗有一個想法,希望透過感染和凝聚社區內的年輕人,從而告訴其家人,何謂民主、自由和公義,「咁樣有用過搞活動及蛇齋餅糭吧。」

記者:麥馬高、梁筱琁

版權: 

元朗恐襲滿月靜坐集會 市民坐滿西鐵站 斥林鄭只躲在警察後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於昨晚(8月21日)於元朗西鐵站舉行「毋忘7·21無差別襲擊市民事件」靜坐活動,紀念元朗恐襲一個月。逾400人在晚上坐滿整個元朗西鐵站,一度高呼「香港人加油 」、「黑警還眼」、「林鄭落地獄」等等口號,並設有放映會,播放《鏗鏘集》有關7.21元朗恐襲的集數。至晚上9時起,集會每半小時均有默哀儀式,靜坐人士均會站立5分鐘,以右手掩蓋右眼,抗議日前被疑警方射擊命中右眼的女急救員。有參加集會的家庭批評,警方縱容黑社會攻擊市民,令人極其失望,又指林鄭月娥從不接受失敗,只靠躲在警察身後,沒有聆聽過訴求,「若要不斷贏,只會跌得更重」。

IMG_7256

IMG_7236
鄭氏一家

鄭太一家三口表示,元朗恐襲當晚的8時半已於鳯琴街看到白衣人聚集,並且不斷大喊,形容襲擊事件恐怖。鄭太表示當晚幸運地沒有穿著黑衣,否則帶著兩名小孩都可能被白衣人襲擊,亦不敢擔保有能力可以保護兩名小孩 。鄭太表示,對警察感到極度失望,批評警方縱容黑社會無差別攻擊市民,已經不能保護市民安全,不論示威者及普通市民都不給予援助,令鄭太一家感到無助。

作為目擊證人,鄭先生曾經打「999」報警,但警方直至元朗恐襲發生後十多天才致電鄭先生,問他是否願意落口供,鄭太認為警方在就元朗恐襲的拘捕行動效率「簡直是荒謬」,認為警方似乎不想處理元朗恐襲事件。 鄭太表示,元朗恐襲事件令很多立場中立的人都有轉捩點,強調現在已經不能中立,因為事件已與政見無關,而是良知問題,鄭太更認為元朗恐襲後反而有更多人參與上街和靜坐活動。

今晚帶同小朋友參與靜坐活動,鄭太希望兒子明白元朗恐襲的威脅性,認為今晚參與人數眾多,活動會較安全,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警察出現便會安全。對於政府的回應,鄭太形容特首林鄭月娥為「考開第一名,接受不到考獲第二名的人」,鄭太表示就像教導兒子,人要懂得接受失敗,而不是「死攬第一名的位置」,批評林鄭現時不願接受失敗,從來沒有真正聆聽市民訴求,只靠躲在警察身後,「若要不斷贏,只會跌得更重」。

IMG_7260
Nico

同樣參與今晚元朗靜坐活動的Nico表示7.21元朗恐襲當晚位於上環,曾經想過返回元朗,但因為裝備不足而卻步。Nico表示,當晚得悉元朗有白衣人襲擊市民,感到十分憤怒。她在元朗居住十年,去年才搬往屯門,一直認為自己的「根」和「家」均紮根於元朗,對於「同根人」受傷,以及白衣人、警察和政府所造成的白色恐怖感到難過。Nico認為元朗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當晚甚至連下班經過元朗站的人也被攻擊,事年件令居住於屯門、天水圍及元朗的市民十分恐懼,她直言現時晚上出街都要很小心,又認為警察已與黑社會沒有分別。

對於元朗恐襲當晚,Nico認為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明顯是幕後黑手,指出何本身有圍村人背景,加上有影片拍攝到何與白衣人握手,反映雙方關係緊密,難以令人相信他與元朗恐襲事件完全無關。Nico又指元朗恐襲事件反映警察無能,不能保護市民,加上最近發生的事件均顯示警方濫權,譬如擅自闖進私人屋苑範圍、「射爆人地隻眼」,質疑警方良心何在。Nico表示今晚參與靜坐仍然害怕會再次發生上月恐襲的同類事件,但她認為「驚都無用」,在白色恐怖下,「你不找政治,政治也會找你」,希望有更多人會站出來。

IMG_7251
Khan

Khan是居住於天水圍的南亞裔人士,他站在元朗站F出口內,高舉文宣單張,大喊中文口號。Khan表示,他在香港已經生活了15年,在香港接受教育,一直認為自己也是香港人。對於元朗恐襲事件,Khan感到震驚和難過,尤其不敢相信有白衣人襲擊市民,而警察看到卻視若無睹、離開地鐵站。Khan表示,有南亞裔人士會被部分香港人標籤,他希望盡力讓所有人明白,香港也是他的家。他又指,特首林鄭及政府對香港人的訴求均極之不負責任,尤其林鄭在記者會多次迴避一些不想回應的問題,那怕只是「yes /no question」。作為香港人的一分子,Khan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又稱如果每個週末都舉行遊行集會,他也會參與,直至運動成功為止。

IMG_7253

IMG_7243

記者:胡伊汶

版權: 

「監控燈柱關注組」組員過關內地被扣查 公安所持相片涉為港府洩露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民間記者會今日舉行第七次記者會,主題為「民調敲響施政警鐘」以及「監控城市:香港」。「監控燈柱關注組」發言人史先生指,有組員過關到內地時,被公安手持一張疑是監控鏡頭拍得相片質問為何參與反送中示威。他們認為政府涉出賣港人,將資料交予內地作監控之用,促立即拆除及停止安裝監控燈柱。

近月多宗港人過關時,被內地公安截查。「監控燈柱關注組」發言人史先生指曾有組員在過關內地時被扣查逾20小時,公安並拿出一張相片,該相片約由一道門的高度為下拍攝,組員在進入港鐵站時正好除下口罩透氣。公安持該張相片詢問他為何在示威現場出現,最終該組員被採集DNA及需簽署悔過書,其手機獲發還後,亦被裝上不知名應用程式。發言人指港鐵鏡頭連接警總,認為政府出賣港人,將資料交予內地作監控之用。

IMG_4355
資料圖片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民間記者會舉行前,發出題為《進一步澄清智慧燈柱相關應用》新聞稿,指智慧燈柱只用作收集城市數據(包括交通、氣象、空氣質素),沒有人臉識別功能,亦不能偵測或讀取身份證資料。

史先生則反駁稱,智慧燈柱使用的鏡頭型號,與內地新疆用作監控的品牌一樣,甚至更為先進,他稱硬體已在,軟體何時安裝「無人知架喎」,認為人臉識別及偵測身份證的用途可隨時啟用。

他亦指港鐵閉路電視系統,可以在警總即時收看,即表示7月21日元朗恐襲事件,警方一直目擊。發言人又指,政府的監控燈柱系統,是要複製內地的社會信用系統,將香港變成新疆。發言人指5G機站密度本身為數百米一個,如今燈柱丫是數十米一個,符合監控定位所需。

史先生又斥沙田第一城業委會主席、新民黨區議員黃嘉榮推動人臉識別系統,認為是一個警號。民間記者會促政府交代整個智慧城市計劃、公開所有技術文件、停止安裝及拆除所有智慧燈柱、釐清警方查閱資料的界限、交代個人資料保障機制及立即回應五大訴求。他憂慮香港成為全景監控的極權社會,「今日新疆,明日香港」,今次運動如果失敗,下一代會將生活在無法無天的社會。

DSC_5032

民間記者會早前曾進行參與者網上問卷調查,獲得逾3.7萬回覆。調查反映參與運動的人士當中,86%有專上學歷,八成以上月薪為12,000元以上,七成為在職人士,亦橫跨不同年齡層。調查亦反映「兄弟爬山」及「不指責」理念受認同,在5分中均獲4分以上高分。至於對政府及警隊的滿意度,則低至0.32分及0.31分。調查雖反映參與者對運動前景不樂觀,但仍然積極參與,背水一戰,全力爭取實現五大訴求。

調查亦反映港人精神受困擾,分別逾七成及六成人曾與家人及朋友有爭執。民間記者會發言人斥政府視人命如草介,如政府繼續不回應訴求,市民的精神壓力會更加大,對生活滿意度會繼續下降。

對於明日(8月22日),兩人因7月21日元朗恐襲事件被控暴動提堂,民間發言人認為已遲了一個月,當日亦不止兩人參與暴動。

版權: 

九十後少女抗民建聯自動當選 「搞返乾淨深水埗」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上網睇到有抗白區運動,我去不到前線,又唔識急救,不如做啲嘢。」這番說話來自近日頻頻落區的九十後、深水埗社區主任林倩同。她擬考慮參選「南昌中」,拒絕讓民建聯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目標就係搞返乾淨深水埗。」

民建聯劉佩玉除了是當區區議員,更是深水埗區議會環境及衛生委員會主席。林倩同指出,深水埗的衛生情況多年來每況愈下,「仲話主席?最污糟就係佢個區。我見過佢開街站,佢連自己企緊個位都係垃圾。」

反送中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林倩同早前在連登討論區看到全港滿佈白區後,便把心一橫,在Facebook 私訊民協和反自動當選運動的專頁,「我可以幫手,如果需要,我可以落區。」她最後和洗錦豪組成「深水埗社區關注組」,分別在「南昌中」和「石硤尾」落區。

時代遍地磚瓦,這地方更需要有心人。「原本打算填個名就算,但⋯⋯嗯,覺得要做就做最好。」

IMG_5392

「深水埗社區關注組 」早前舉行福利講座,有不少個案都令林倩同感到難過。的士司機輪候多年公屋,依然上樓無期,要在車內睡覺過夜;其他劏房戶更是多不勝數。「社會欠了這些人,沒有人應該住劏房,居住是權利,每人應有至少300呎居住面積,其實唔希望深水埗再有劏房。」

在深水埗住過12年,林倩同現職酒吧經理,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傳單和直幡上均寫有「深水埗二妹」。她對這個草根地區有深厚感情,又透露原計劃轉職銀行,但目前希望先認真落區,「社會唔穩定,做咗重要嘢先。」

在中學畢業後,林倩同到澳洲藍帶廚藝學院學做甜品。雖然人在異鄉,薪酬和付出卻成正比,「乜都唔需要擔心,但香港連租都唔夠俾。」一年過去,林倩同還是想念香港,回港投身餐飲業。

然而,六四晚會、七一遊行也甚少參與,林倩同卻毅然落區。她表示絕對不是「鬧著玩」,落區全因為對這城的愛。

IMG_5420

深水埗區議會目前共有23席,民主派及建制派各佔一半,今屆將新增「蘇屋」和「碧匯」共兩席。建制派要力保「領導」地位,現時的區份不容有失。跟「富昌」一樣,「南昌中」同曾為民協老巢。劉佩玉在2008年起連任至今,麥偉明在2011及2015年先後「挑機」,分別以1,050和746票之差落敗。

「南昌中」選區範圍包括欽州街、長沙灣道和荔枝角道等多幢唐樓,居民的流動性較高。林倩同開量血壓站時便發現,40人中僅2人是當區居民。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派自2015年選舉後,亦沒有派員在「南昌中」落區。林倩同認為,在該區新增和減少的選民此消彼長下,絕對有力一戰。「開拓年輕人票源,盡做吧,先多接觸街坊。」

IMG_5446

警察早前在深水埗,十日內四度發射催淚彈,林倩同便曾經「食到正」。8.5全港大罷工,她參與旺角集會後回到深水埗,和街坊在警署外破口大罵,更險些在欽州街及大南街遭警察的催淚彈射中。

有街坊斥責示威者搞亂香港,又不滿示威者令生意受損。林倩同對街坊解釋,示威者沒有搶劫和傷害普通市民,「談唔上搞亂」,更指如果美國一旦取消香港關係法,長遠更會影響香港的獨立關税區地位。

IMG_5407

「好多朋友話投俾我,但我幾肯定佢哋唔係住係『南昌中』。」她希望能讓更多居民了解,縱然區議會沒有實權,但事實是掌控不少資源。「我仲會同佢哋講,建制派啲蛇齋餅糭其實都係你哋交的税嚟,只係用你哋啲錢派返俾你。」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職員Simon Cheng 日前在深圳被捕,更被指嫖妓而遭行政拘留15日。林倩同認為,香港人的人生安全已沒有保障,反送中是香港的終極一戰,「今次唔做就真係無,23條都話香港審同坐監,《逃犯條例》就送返大陸審和坐監。」

「政治是任何人的事,政策影響所有人。區議會,民主派沒有足夠人,這個是事實,我們咪要幫下手。深水埗真係好污糟啊,一齊做返好佢。」

記者:麥馬高、鄒樂瑤

版權: 

民主派歷史性居民投票初選告吹 雙方各執一詞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2019年區議會選舉還有約一個月便會展開提名期,部分民主派「撞區」的地區,正展開最後的協調。在觀塘「曉麗」選區,「反自動當選運動」成員、譚香文議員助理張隆及素人「曉麗新動力」的張敏峯,原協議在8月25日(星期六)舉行「初選」,兩名擬參選人在居民大會上作介紹後,由經核實為選民的居民投票決定誰人代表民主派在該區展開工作,不過「初選」突然告吹,張隆一方指根本未曾達成協議,而張敏峯則指是對方單方面推翻。

張隆:組織從未答應初選 會後對方突公佈初選詳情

「反自動當選運動」成員、曉麗社區幹事張隆向獨媒表示,雙方在本月17日就撞區一事進行協商。但在協商過程中他們從未答應「曉麗新動力」提出的初選要求,不明白為何張敏峯會突然在會後公佈一系列的初選詳情。

IMG_1106

張隆表示,協調會由東九龍社區關注組、觀塘樂華北區議員黃子健主持,當時張敏峯一方派出三名觀塘民主派區議員,包括蔡澤鴻及民主黨陳汶堅、莫建成出席協調會。而「反自動當選運動」召集人 Tony Choi 抱病未能出席,故他臨時找來譚香文出席協調會。初時雙方仍在討論數月來兩方社區工作的不足之處,及雙方所獲得的居民組織支持等,氣氛尚算平和。直到蔡澤鴻突然對他們表示:「咁傾落去唔係辦法」,然後提出一系列的初選機制。

張隆形容感覺當時對方是有備而來,連初選物資由哪方提供都未曾討論,便突然提出初選的要求和詳細機制,至今仍感愕然。他憶述當時譚香文的確有就初選表示支持,但強調已向張敏峯一方表示需與 Tony Choi 商討,不明白張敏峯一方為何在會後馬上在Facebook宣佈初選。

憂建制種票 更憂居民大會成「屠隆大會」

「如果建制派50個居民落來種票,係咪變相令建制幫我地決定社區主任人選呢?」張隆擔心當區建制派議員蘇麗珍就任20餘年、勢力龐大,會派人「種票」選出較弱的候選人,坐收漁翁之利。他更擔心區議會初選先例一開,會成為日後其他「撞區」的處理案例,變相令對家更易操縱反對派出選人選,「如果以後有建制送個假民主派落來,初選嘅時候篩剩自己人。到時兩個候選人都是建制派,又點搞呢?」

他表示和譚香文收到居民信件,明確反對曉麗苑「急就章」進行初選。更指有居民曾在邨內的餐廳聽到25日的居民大會是「屠隆大會」,令他深感愕然。他亦為協調一事再次要求與對方開協調會,但被張敏峯團隊以工作繁忙為由拒絕。張隆引述街坊說法,指對方「有備而來、老謀深算」,故除非有特別緊急的情況,否則他不會出席25日的街站或居民大會。

自「反自動當選運動」專頁公佈張隆拒絕初選建議後,不乏網民在專頁謾罵及質疑張隆。被問及選舉漸近,團隊如何看待撞區這個實質問題,張表示他仍未有確實方案,只能繼續努力,但承認「選又唔選」確是為他帶來公關問題。

畢業於中大哲學系的張隆原是《蘋果日報》編輯,今年毅然辭職投身政界,成為黃大仙「龍星」區議員譚香文的議員助理,其後更響應「反自動當選運動」服務曉麗苑。張隆表示自己在六月尾已經落區擺街站,並得到區內兩個居民組織支持,不明白為何在一個禮拜後突然冒出「曉麗新動力」。

「反自動當選運動」成員、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亦對獨媒表示,張隆在落區時已與居民組織及觀塘區議員「打曬招呼」,確認是白區才派出張隆落區。

張敏峯斥民調初選全由譚香文提出 協商後全不作數深感莫名

「曉麗新動力」張敏峯接受獨媒訪問時表示,譚香文在17日的協調會中提議以民意調查及初選決勝,至今譚的專頁上仍有鼓勵「撞區」者進行初選的貼文。當時譚香文提出初選後,張敏峯亦認為是可行方案。如今突然收到「反自動當選運動」單方面宣佈拒絕初選,張敏峯大感不解,「初選又係你地提出,傾咗成晚嘅嘢原來又唔算數,咁即係點呢?」

IMG_1139

張敏峯憶述17日協調會當日,團隊等了45分鐘才獲告知「反自動當選運動」召集人 Tony Choi 因病未能出席。及後譚香文一方在協調會上主動提出以初選機制解決撞區,雖然對方曾提及建制派「灌票」的憂慮,但張敏峯認為即便前來「灌票」,他們亦是曉麗苑街坊,難以釐定,最後兩方基本上同意進行初選。張敏峯指,譚香文等人的確有提及需與「反自動當選運動」商討初選事宜。但就他認知該專頁與譚香文應是同一團體,更不理解為何自己和張隆兩個當事人皆在會上,卻無法決定初選與否。

由協商會到原定的初選日期只有短短一個星期,是否對雙方而言都太倉促?張敏峯指張隆自稱落區較早,應較自己有優勢,不明白張隆為何指責他在居民會上是「有備而來」。張敏峯直言到現在都對此事不明所以,直指譚香文「傾咗成晚嘅嘢原來可以全部唔算數」。對方團隊曾要求重開協商會,但身為社工的張敏峯指自己常常需工作至深夜,根本無法出席。張敏峯指,明明大部分問題都可以在 whatsapp 群組公開討論,但對方堅持要求重開協商會,最終更解散群組,指責對方並不尊重協調會三方討論成果。

對於擾攘了一輪還是回到撞區的起點,張敏峯與他的居民團隊決定在25日繼續擺街站,讓居民能繼續認識自己。他表示如張隆團隊回心轉意,將十分歡迎張隆出席。至於未來會否再與對方協商解決撞區,張敏峯則指暫時對協調內容未有頭緒,「唔知傾到咩地步佢地(張隆團隊)先會滿意」。

蔡澤鴻斥譚香文曾參與初選分工 突退出協調「浪費大家時間」

對於張隆指是「蔡澤鴻提議初選」,蔡澤鴻予以否認。他指會議初期兩位社區主任均是談自己政績為主,根本難有結論。故提議「各有各做」,於中秋節後在區內拿取提名,以提名數目較多者出選區議會,但當時兩方都對此不置可否。當張敏峯一方提出初選後,譚香文雖有表示需告知 Tony Choi,但有參與初選分工,並留到會議結束才離開。當時與會者有四位觀塘區議員及民主動力副召集人、西貢區議員鍾錦麟,兩位社區主任亦各帶三名團隊成員出席。

對於張隆團隊突然宣佈退出協調,蔡澤鴻直指非常遺憾,「幾十歲人分曬工,傾到好仔細點同差佬申請活動,本身我仲煩緊禮拜三帶佢地邊個去見官好」。他指張隆一方的確曾提議民調而非初選,但民調所需的經費、執行的細節比初選耗費更多。

如今張隆團隊突然指從未承諾參與初選,蔡澤鴻大感莫名其妙,他指 Tony Choi 由協調會完結至今均沒有與他聯絡。蔡澤鴻指如果在協調會上所討論的事並不算數,是浪費幾位區議員在嚴峻的政治形勢中艱難調出的時間,質疑若譚香文要求重開協調會又拒絕初選,要以甚麼前設和準則進行協調才能令她滿意。

蔡澤鴻透露,曉麗苑三個居民協會中有一個支持張敏峯,另外兩個在會見張敏峯後亦認為兩子應先協調。作為民主動力觀塘區協調代表的區議員,坦承民主動力的立場並不贊成進行區議會初選,但會由所有「撞區」的社區主任自行選擇協調方式。

在訪問期間,張隆及譚香文多次稱民主黨區議員為「張敏峯嗰邊」。言至此處蔡澤鴻語帶怒火,「如果咁講,我覺得佢地好無禮貌」,指曉麗苑原本的社區主任是服務了數年的民主黨梁翊婷,按協調機制民主黨可派人補位,而第一個與蔡澤鴻接觸的是家住曉麗苑的張敏峯團隊。蔡澤鴻直指張隆不是觀塘區居民,即使早落區亦只是早張敏峯一個禮拜,不見得有很大分別。「如果阿隆哥係落區幾年,我就會叫張敏峯走。」

「佢個page唔係叫「反自動當選運動」咩?依家我話俾佢聽呢個唔係白區呀,阿隆哥佢係咪走先?」在訪問的最後蔡澤鴻仍憤憤不平,「選完就唔見咗嘅後生仔我見得多啦。」

曉麗苑當區區議員是建制派九龍社團聯會的蘇麗珍,蘇麗珍出任區議員至今已20年,亦是上屆九龍東區議會選舉的「票后」。

記者:鄭樂煒

港鐵站務主任實名聯署 促管理層譴責警方車站內不負責任行動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中,警方多次在港鐵站內採取不適當行當,包括在葵芳站內發射催淚彈、衝進元朗站拘捕及在太古站扶手電梯頂發射胡椒球槍。逾200名站務主任實名聯署,要求港鐵管理層譴責警方在站內的行動,不要盲目配合警方行動,並要求管理層為前線員工提供保護裝備。

觀塘綫站務主任陳先生,今日代表逾200名同事到港鐵總部遞信,要求管方回應訴求。聯署聲明指,反送中運動開始後警民衝突波及多個港鐵站,員工對警方在站內不負責任的行為非常憤怒,對港鐵管理層未有採取足夠措施保障同事安全表示失望。

陳先生指,警方在港鐵站內使用催淚彈等行為,是妄顧車站內乘客的安全,要求警方不要再在車站內進行妄顧乘客安全的驅散行動。他們要求港鐵管理層重新編制車站人手,補回近年被削減的人手。他們又要求港鐵管理層譴責警方在車站內的行動,認為港鐵應謹守以鐵路乘客安全為先的首要任務,不應全面接受警方的安排。

至於受催淚彈波及的車站,聯署的站務主任亦要求全面清潔及由專家檢測並公布數據。他表示車站員工雖然獲發濾毒面罩,但質疑「有啲乜野保護佢地既皮膚呢?」陳先生又指,警方曾在車站使用橡膠子彈,質問「係咪需要避彈衣呢?」認為港鐵管理層除為前線員工提供保護裝備外,更重要是向警方表明立場,譴責警方在車站內使用武力。

螢幕截圖 2019-08-23 上午11.16.53

陳先生亦提到有乘客曾向客務中心投擲雜物及毆打職員,認為目前開放式設計的客務中心威脅同事安全,要求改為封閉式客務中心。

他們指如管方在8月30日未能回應訴求,站務主任在充滿風險下未必能繼續如常工作。不過陳先生指聯署員工未有組成正式工會,難以進行罷工,「只會俾人當曠工」。8月30日後訴求如未獲回應,前線員工或會拒絕執行指示或按其當時的判斷以合適的方式抗議。

陳先生明言,前線員工感覺公司立場會配合警方,包括會採取關站及封站行動。陳先生表示,如遇721元朗恐襲事件,關站是適當判斷,但如果關站僅為配合警方包圍則未必合適,指隨時引發更大騷亂。

對於是否擔心會被清算,陳先生承認清算確實存在,他們收集聯署過程並不順利,擔心影響升職及表現評核,此種文化在港鐵亦根深柢固,但重申「公義緊要過呢份工作」,「我地都係香港人。」

螢幕截圖 2019-08-23 上午11.09.27

聯署聲明如下:

港鐵行政總裁 金澤培先生
港鐵車務總監 劉天成先生

我們是一群港鐵公司的站務人員,過去兩個月,我們與港鐵公司一樣,正面對著四十年來最艱難的處境。近日的社會動蕩,作為前線員工,我們的工作安全現正受到嚴重威脅。

6月12日,警方在金鐘站 進行清場行動,發射大量催淚彈,並在車站出入口施放胡椒噴霧。
7月21日,大批人士進入元朗站進行無差別襲擊。
7月27日,警方在元朗至朗屏站一帶發射催淚彈,有彈頭落在行車路軌上;晚上有警員進入車站使用警棍並施放胡椒噴霧。
8月11日,警方在太古站內使用胡椒球發射器,並在扶手電梯上以警棍驅逐群眾;在葵芳站,有警員在車站內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

每次衝突,車站同事都首當其衝,但管方遲遲未採取足夠措施為員工確保工作環境安全,給予的答覆往往只是「會跟進」、「會研究」,未見有實質和長遠的措施。自衝突事件發生已有兩個月以上,惟暫只有少數車站被分發了十多個濾毒面罩。前線員工的個人防護裝備與所面臨的威脅相比之下,實在杯水車薪。

依據劉天成先生8月2日與員工的溝通會上表示,公司會與警方密切溝通,希望警方避免於車站進行驅散,但是8月11日晚上卻事與願違。至今,警方已在超過 30%的港鐵車站外附近發射催淚彈,港鐵公司更只表示「遺憾」,並未能體現公司專業、安全第一的精神。我們要求公司對警方清晰表示,禁止警方於車站範圍進行妄顧安全的驅散,以保障職員及乘客人身安全。公司作為以「安全第一」為營運宗旨,理應認清事實,而不是委曲求全。

我們發起了車站職員實名聯署,促請管方於回應我們以下的五大訴求:
1. 重新編製車站人手配置,短期措施為恢復 Line Reliever,長遠措施應增加車站站務員人手以應付突發事故
2. 譴責及追究警方在車站範圍內進行妄顧安全的驅散
3. 全面及深層清潔車站內的化學殘留物質,安排專家測量車站內的通風系統空氣品質,並向市民公佈數據
4. 以個人形式發放統一的保護裝備,包括但不限於頭盔,密封式眼罩及濾毒呼吸面罩,刻不容緩
5. 立即實行重建各線開放式客務中心為封閉式客務中心,並向員工公佈進度以釋疑慮

我們要求管方正視問題,公開回應我們的訴求,並提出實際的規劃及制定進度時間表,而不是讓我們無了期等待。如管方未能於八月三十日前公開嚴正回應我們的訴求,前線員工在充滿風險的環境下,將無法有效地繼續日常的工作,

我們會呼籲各站員時刻以專業判斷情況是否安全,方接受職務安排。

一眾車站員工上
2019年8月23日

Viewing all 1729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