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1729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睇唔到」的新界東北動物 相片展盼大眾關注鄉郊動物

$
0
0
內容: 

(左起)參與展覽的葉漢華、李建冲、吳星華

(獨媒特約報導)新界東北發展上馬在即,受首階段工程影響的居民,須於明年上半年起陸續遷出。

同樣居住在東北鄉郊的4,000隻動物,至今仍未獲得妥善安置。面對家園即將被夷平,牠們該何去何從?

動物救援組織「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與太古城中心「house by kubrick」於7月20日至8月20日,合辦「你睇我唔到——新界東北動物紀錄展」,展出46幀區內動物照片。

人們「睇唔到」這些動物,除因牠們住在偏遠鄉郊,也因牠們大部份時間都躲藏起來,與陌生人保持距離;而政府在發展時,更是對這些動物視而不見。

展覽展出46幀動物照片、短文故事及立體展品,亦設有多款互動遊戲、收地資料檔及領養相冊,讓東北動物重新被「睇到」,鼓勵參觀者反思動物生命的價值。

無標題

葉漢華:政府一直扮睇唔到

有份參展的資深攝影師葉漢華,有十多年拍攝社區貓的經驗。得悉東北動物的情況後,他加入了「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幫助當地貓狗絕育。是次展出的照片,是他由去年9月開始拍攝的。他時常帶同相機參與絕育工作,在救援動物期間順道拍照。

葉漢華以「存檔」作為圖輯的主題,「眼前嘅事物,無論係人、屋、動物,定街道,都唔會last好耐,可能一年半之後,好多嘢都改變晒。名為『存檔』,係想將現在變成過去,模擬十年之後,望返轉頭嘅場境。」葉漢華形容,自己只是拍下動物最日常的生活狀態,例如貓隻打架、爬樹,自在時就在路邊滾地沙,「初時只係紀錄,無諗過做展覽,拍低嘅都係最平常嘅狀態」。

葉漢華攝
(葉漢華攝)

在東北視察及協助救援工作期間,葉漢華最深刻的,是在路上接連發現貓屍體,「幫手運嘢去古洞,就喺路上見到貓屍......當時當然係傷心,無咩可以做到,就用紙皮裝住(貓屍)。知道垃圾房附近有動物屍體收集處,係放一啲死咗嘅病豬。走到收集處,八卦望吓收集處後面,又遇到另一條貓屍。」葉漢華認得出那隻小黃貓,就在約一星期前拍攝過,小貓只有二至三個月大,當時看來還健康。

葉漢華說,「你睇我唔到」是一個「好中」的命題,大眾及政府好像一直「睇唔到」大規模土地發展對社區動物的影響。動物與人一樣,是鄉郊土地的持份者,但政府在規劃前卻無任何安置計劃,「應該早啲有措施、安置方法,例如放寬公屋限制(讓動物能跟隨主人上樓),支持民間團體做絕育救援工作,甚至漁護署自己都要幫手做絕育放回,呢啲喺規劃時已經要諗。」

葉漢華指,居民最後只能選擇棄養,或將動物交給漁護署。雖然漁護署與發展局已計劃將荒廢村校改建為領養中心,但葉漢華形容,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而且領養中心日後的經費全靠民間團體負擔,難以長期營運。「而家係同時間競賽,出年年頭就會有第一批居民遷出,係咪可以趕得切(安排絕育領養)呢?我都好擔心。」

「我覺得呢件事(安置動物)應該跨部門做,人口凍結就係掌握社區動物數量嘅時機,但之前從來無count過。其實政府係知道,但一直扮睇唔到。」

李建冲:動物「等待」被人愛

李建冲養了十多隻貓狗,之前亦有拍攝動物的經驗,但在參與是次展覽前,其實對東北動物的情況不大了解。加入這個計劃,是受到策展人Jen的邀請,而他自己又居住於新界東北附近、近錦田的村落,所以想深入關注東北動物的去向。

李建冲的照片拍攝於今年5、6月,主題為「等待」,「拍攝咗大量照片之後,發覺好多相入面動物嘅眼神,好似都喺度等待一啲事情發生,就好似知道自己即將被放逐、被人道毀滅咁,又可能係等緊過幸福、被人愛嘅生活。」

李建冲攝
(李建冲攝)

對他而言,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貨倉附近的圍板印有「惡犬出沒」字樣,前面有數隻黃狗伏在地上,「當我行到呢個地方嘅時候,就被呢幾隻字(惡犬出沒)吸引住,因為我想知道呢啲標籤狗嘅字眼係咪屬實......但當我嘗試同啲狗示好時,又感覺唔到佢哋有幾惡,佢哋只係輕輕叫咗兩聲就繼續觀察我哋。當時我心諗,用『惡犬』標籤佢哋,會唔會增加咗收地後佢哋被人道毀滅嘅機會呢?啲人可能會覺得佢哋威脅到人身安全,所以會傷害或者殺佢哋。」

李建冲表示,對於「你睇我唔到」這個展覽主題有很深感受,因為他從小到大都居住在新界東北附近,但展開拍攝前竟然對東北的情況一無所知,「當時覺得好驚訝,點解咁貼身嘅事可以咁無知.....當城市人都開始關注呢件事嘅時後,我就發覺自己太冷漠。」完成拍攝後,李建冲只想政府在土地發展的同時,正視鄉郊動物的保育議題。

吳星華:珍惜城市發展下將要消失的片段

創作立體場境的藝術家吳星華說,「開頭未肯定做咩創作,到親身(往東北)視察,見到好多鐵皮屋、鄉郊環境,所有嘢都就拆,好快再睇唔到,所以想透過創作呈現立體場境。」

吳星華指出,「你睇我唔到」這個命題,是形容普遍市民住在城市,未必看得到鄉郊動物的處境。他坦言,作為城市人,曾經都「睇唔到」鄉郊動物的境況。「自己住喺市區,算係溫室小花小草。好多時大家都集中喺發展嘅好處,但提升生活質素嘅同時,又睇唔睇到動物面對嘅處境?」他表示,創作立體場境,就是想將「平時(城市人)睇唔到嘅,呈現俾大家睇,希望大家珍惜城市發展下,就嚟消失嘅鄉郊片段」。

無標題

吳星華用他在古洞遇到的有趣經驗,以紙黏土製作了6隻貓狗。他指,動物的神態各有不同,而最讓他深刻的,是一隻坐在路邊的黑白狗,「開頭以為狗嘅保護意識好高,但點知佢無吠。我行到邊,佢都望到實,好似呢個地方真係屬於佢咁......於是我嘗試認識佢,發現佢雖然好靜,但有唔同表情。」

吳期望這個展覽能為公眾帶來甚麼訊息?吳星華認為,很多人居住在市區,比較少留意鄉郊發展所衍生的問題,「原來好多人未必知呢回事(東北發展)」。他表示,自己有時都會與到訪展覽的市民聊天,與他們討論相關問題,希望能帶來多些迴響。

吳星華又指,漁護署與發展局在安置動物方面處理不當,例如鄉郊居民通常養許多貓狗,當居民搬遷時,動物卻得不到安置,而且鄉郊動物已習慣自然生活環境,就算牠們能夠跟隨主人搬遷,也未必能適應市區新環境。他指出,有關部門應該有妥善的安置計劃,才落實發展土地。

無標題

【展覽資訊】

「你睇我唔到」——新界東北動物紀錄展
展期:2019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參展藝術家:葉漢華、郭烯然、李建冲、張婉雯、吳星華
策展人:Jen Wan
開放時間:1 pm – 10pm(星期一至五)、10 am – 10 pm(星期六、日)
地點:house by kubrick
地址:香港太古城中心5樓MOViE MOViE Cityplaza戲院大堂側

記者:陳康麒
攝影:陳世浩


記者圍攻林鄭月娥 斥「市民係驚你同警察呀!」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行政會議舉行前見記者,在提問環節,記者連番圍攻,要求她正面回應。林鄭月娥窮於招架,在場新聞主任欲多番介入,但記者不再讓新聞主任主導答問環節,不斷追問及打斷林鄭月娥的發言。

在發問時,港台記者未有理會早前多番篩選問題的新聞主任,即時提問,炮轟社會慌亂,是因為警察公然插贓嫁禍、行刑式手段、無底線執法,「仲有將自己政治誤判,諉過於人,發動文革式人民鬥人民的方法」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依家要做既野就係結束市民恐懼,你幾時先肯辭職?幾時可以叫警方收手?」林鄭月娥沒有正面回應,只稱如果「暴力行為不停止,你想見到的不會出現。」

記者指「市民係驚你同警察呀!」「香港去到完全無底線既地步,你都視若無睹?」林鄭月娥稱警隊目的只有一個,便是維護市民安全,又稱警方已安排3小時記者會。記者再斥「係咪可以向市民開槍?公然目無法紀?」「請你尊重市民,點解可以俾警察向市民開槍?」新聞主任多次欲介入,均被記者無視。

林鄭月娥則反駁稱提問要基於事實,「評論都唔係建基於事實,相係有好多款,圖係有好多款,facebook post亦有好多唔同意見」,警察已表示很多個案要調查,表示所有人士如受不公平對待。港台記者再追問,如何向在港鐵站受催淚彈的市民道歉,林鄭月娥稱無人想有人受傷,對眼部受傷的女士,祝她早日康復,「但都係要調查」,「如果佢肯報案,願意同佢講當日既情況」,記者再追問「你會唔會探佢?」林鄭月娥再稱檢控工作由律政司進行,記者再問「咁你會唔會調查?」新聞主任欲打圓場,港台記者再追問「市民是要佢正面回答!」

對於警方派員假扮示威者,社會認為是「下三流」,是否就是如此「解決衝突」、過去兩個月扔磚等行為不是警方派員進行。林鄭月娥稱屬警方行動,昨日記者會上兩位最高級負責行動的人員已作解釋,屬特殊情況,不能稱警方「做咗唔岩既事」。對於葵方站一事,林鄭月娥稱在電光火石之間,警方仍需作出決定,再次稱應予時間讓警方調查。

記者再不斷圍攻林鄭月娥,「係咪因為艱難就可以置市民於不顧?」林鄭月娥稱要看當時實際情況,判斷有時候容易,有時候困難,「現場有好多人,會受佢執法或不執法影響。」她稱警方必定有考慮其他市民,指如示威者在港鐵站內採取激烈行動,會對其他市民構成影響。

路透社記者表示,示威者的訴求非常清楚,宣布「撤回」《逃犯條例》是否她的自主權,她的決定是否受制於北京,還是只是為其政治尊嚴,「Yes or No?」林鄭月娥並無正面回應。

記者再追問會否探望眼部受傷的市民,並稱中大民調顯示,市民不滿警方處理手法,「你從來都無譴責過警方濫權,點解警察做錯你一句都唔講?」林鄭月娥表示,對每一位受傷的人士都非常心痛,稱警方已呼籲該少女報案,以查出真相,「當方便既時候,我係好願意去探望呢位少女。」她又稱她及司局長已多番回應五大訴求,記者再追問會否譴責警方,林鄭月娥稱警方已是使用最低武力。

記者:麥馬高

版權: 

林鄭月娥又哽咽 「我地呢一個家,大家係咪忍心,將佢推落去粉身碎骨既深淵?」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主持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她再次毫無正面回應記者提問,並再次哽咽,稱「我地呢一個家,大家係咪忍心,推落去粉身碎骨既深淵?」表示目前惟一要做的是反抗暴力,一切平靜後真誠的對話、修補撕裂及重建社會和諧的工作將會開始。

林鄭月娥稱香港已到了緊急的時候,所以要提早重開行政會議。她先引述8月5日的講話,重提香港目前不安全、不穩定,被暴力推進不歸路,過去一星期已出現了類似情況。她炮轟示威者全港各區大規模惡意破壞,包括堵塞鐵路,指港鐵曾單日少了200萬人次。

林鄭月娥斥責示威者癱瘓機場,「機場的重要性不需要講」,強調機場是予市民進出和招待遊客的地方。她又批評示威者圍堵過海隧道和警署,令香港陷入慌亂局面,「搞到市民週末唔敢消費,又就嚟開學。」

林鄭月娥又談「法治」,指示威者目無法紀,令香港的法治受損。她表示示威者又大規模攻擊法治機關,首當其衝的是警隊,而3萬人的警隊是香港法治的支柱,網上罕充斥仇警、黑警的言論,「警民對立,對香港沒有好處」。她又指對立更蔓延到家屬,重提近日探望紀律部隊宿舍,表示情況令人十分憤怒。

她最後表示,香港如今已非常危險,「恐佈呢個經濟城市會五勞七傷」,指700萬生活的穩定將會無以為繼,邊說邊哽咽,促市民安靜情緒,用一分鐘「睇睇呢個城市」,「我地呢一個家,大家係咪忍心,將佢推落去粉身碎骨既深淵?」表示目前惟一要做的是反抗暴力,一切平靜後真誠的對話、修補撕裂及重建社會和諧的工作將會開始。

記者:麥馬高

版權: 

民陣星期日總動員「和理非」再遊行 岑子杰:今日不是政見分歧,是良知問題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宣布星期日(8月18日)再次遊行,由維園遊行至中環遮打道,主題是「煞停警黑暴力 落實五大訴求」。岑子杰指網上年青的朋友已稱當日是「和理非日」,勇武的朋友當日會做「和理非」,亦沒有「下半場」,籲「和理非」空群而出。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指,民陣本已申請8月31日遊行,但認為香港人已不能忍受,故決定在8月18日發起遊行,針對警黑亂港。岑子杰稱警察違法鎮壓愈來愈嚴重,8月5日罷工集會,有警察在大廈天台向馬路發射催淚彈,「呢個唔係謀殺係乜野?」他又斥警在室內放催淚彈,製造毒氣室;以布袋彈射向女士,造成極嚴重傷害。岑子杰稱警無視所有人權標準,殘害市民,另一邊一些鄉黑,卻可以手持鐵通,「盲既都可以睇到既武器,警方竟然話睇唔到。」即使有人被捕,罪名亦只是非法集結,「請問有無任何一個白衫暴徒,係扣留48小時後上庭?有無人被告暴動?」「呢個唔係警黑勾結係乜野?」

岑子杰認為目前是港澳辦縱容林鄭月娥,林鄭月娥縱容警隊,警隊縱容黑社會,「呢個係我地要既香港?」他斥林鄭月娥當香港人係金魚,只有八秒記憶,「我地好記得,6月9日百萬人上街,林鄭月娥要繼續二讀」,至今仍不願意尊重《議事規則》,以《規則》中的字眼「撤回」《逃犯條例》,而五大訴求仍然完全落空。「我地香港真係唔記得曾健超、手臂延伸事件?」斥監警會對警方的監管力近乎零。

IMG_1679

岑子杰指林鄭月娥造成全球觸目的動盪,卻將問題歸咎於示威者,而官員不問責、紀律部隊毫無紀律。他認為林鄭月娥的手段,便是抹黑所有示威者是暴徒,令警方可以無法無天,以及要香港人選擇「你要麵包定自由」,「你要錢,定係維持你既良知?」

「今日唔係政見分歧,而是道德、良知既考驗。」岑子杰促林鄭月娥回頭是岸,做一個有良心的人,卸下特首身份「佢本身都係一個人。」「林鄭月娥你對唔對得住自己既良心!」

他指本週日遊行組織倉促,感謝民主派議員及同原定於星期日於荃葵青遊行的搞手。岑子杰表示,民陣收到不少意見希望有一個完全「和理非」的遊行,全家總動員上街,認為有信心星期日的遊行會和平發生,警告警方必須發出不反對通知書。

荃葵青遊行搞手亦有出席記者會,宣布延期一星期至8月25日,表示要譴責警方在葵芳站發射催淚彈等。他們指起點待定,但終點會定於荃灣公園,目前正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他指根據過往經驗,警方無出現下不會出現有暴力情況,促期望不要到場,以「驅散」為理由造成暴力事件。

IMG_1680

有救護員亦出席記者會,稱四名已卸下裝備的人員,在荃灣綠揚新邨被身穿不同衣服、無透露身份的人士截查,並以頭盔攻擊其中一名救護員。另一名救護員因阻止該批人士搶奪手機,結果被拳打腳踢。該救護員表示,感覺到該四名人員屬反黑組探員,促警方克制,重申他們是進行人道工作。

IMG_1681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望地區的朋友,可把握時間落區宣傳,6月9日及16日遊行的人數,地區宣傳功不可沒。他指該兩次遊行,令《逃犯條例》「暫緩」及廢掉林鄭月娥政府武功。

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表示,不少朋友擔心安全。他稱根據過往經驗只有人多便會安全,亦需要政府回應市民訴求、警方克制、主辦單位訊息清楚及參與者和平。「面對恐懼的最好方法,是用我地既人數」,期望8月18日有更多人走出來,「令我地唔洗係白色恐怖下生活。」

民主黨林卓廷指香港有三大害,分別是黑社會橫行、警方濫用暴力及林鄭月娥拒絕回應五大訴求。他斥元朗恐襲其中一個嫌疑人、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仍然可以走出來,有恃無恐。林卓廷表示如解決三大害,香港經濟及股市一定向上。

IMG_1683

民陣8月18日遊行預定下午三點由維園出發,遊行至中環遮打道,遊行申請人數為30萬。民陣副召集人梁穎敏指,相信如限制民陣只能於維園集會,只會製造混亂。岑子杰指網上年青的朋友已稱當日是「和理非日」,勇武的朋友當日會做「和理非」,亦沒有「下半場」。他亦指灣仔無法疏導大批遊行人士,已證明上一次警方將其遊行路線縮短至灣仔並不可行。

岑子杰指,《公安條例》的限制十分可悲,「遊行係天經地義」,「如果連和平既遊行都唔俾,你又叫市民有咩方式表達意見?」對於恐懼,岑子杰稱在專制政權下,便是透過利誘及恐嚇管治,「今日香港要堂堂正正做番個人」。他感謝林卓廷的補充,「錢同良知不是對立」,只有在專制政權下當權者才會企圖以錢收買人的良知。

對於一旦出現「下半場」,岑子杰認為看不到有理由禁止,但民陣會呼籲保護好自己,重申相信網民決定當日「和理非」是最終決定。陳皓桓又補充指,今日是無法得知滋事的人是否由警員或黑社會扮演,並促記者今日下午警方記者會,詢問會否派人假扮示威者混入8月18日遊行。

818主題海報

記者:麥馬高

男子疑被警插贓竹枝 警否認稱:只係擺番落去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在8月11日於多區進行清場行動,其中在銅鑼灣更有警員冒充示威者拘捕多人,有傳媒更拍攝到警員將竹枝放進被捕人的背包人,疑插贓嫁禍示威者。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在記者會上澄清,指被捕人一早已手握竹枝準備反抗,只是竹枝在男子被捕後跌在路旁,「我哋係冇插贓嫁禍,只係擺番落去」。

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指出8月11日當晚銅鑼灣的示威情況十分平靜,示威者進行了甚麼行動致使警方需以喬裝警員,突然作拘捕行動。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喬裝行動是針對較有暴力傾向、注意力較高的人士而設。他又稱行動為情報主導,指有示威者喜用暴力、有組織,是帶有恐怖性及麻煩的人物,故以喬裝接近示威者,增加拘捕成效。他又認為行動有效,指作出拘捕行動後已令銅鑼灣重回平靜。

記者之後追問,示威者為何沒有作出任何衝擊行為,但仍然遭警方突然追捕。李桂華未能說明示威者所作出的行動,僅稱「之前有衝擊行為,唔講太多啦」。他又指,當時警方已鎖定幾名目標,他們正「換緊衫出動」,稱警方不能在作出示威行動後才作出拘捕行動,並指有被捕人士嘗試逃脫及拒補,警員才使用適當武力。

有記者指昨天記者會上,警方未有展示竹枝的證物,質對警方事後將竹枝放進於被捕男子的背包中。李桂華反諷記者「點解你會知唔係證物表入面?冇show唔代表唔係(證物)」。他之後又否認警方插贓嫁禍,並「澄清」指被捕男子一早已拿住竹枝,但被警員制伏在地上後,竹枝跌了在身旁,警員之後只是將竹枝放回男子的背包中,「我哋係冇插贓嫁禍,只係擺番落去」。對於警員的做法,李桂華指「唔完美,但可接受」。他又指有兩名警員目睹男子手拿竹枝,以及有其他「不能透露」的證據,並指男子被捕時有與警員對抗。

該名被捕男子的母親於社交媒體發文,指兒子在插贜被捕後遭警察毆打至腦出血,須送去醫院留醫診治,並要求與李桂華當面對質。李桂華稱未能掌握該名男子的傷勢,只表示該男子仍在扣查中。

記者:湯璧瑜

版權: 

8.11衝突 17人被控暴動及非法集結 3人仍留醫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獨媒特約報導)周日(8月11日)的血腥衝突中,17名於尖沙咀被捕者被落案起訴。其中一人被控暴動,16人被控非法集結。全部被告年齡低於30歲,年齡最小者僅得14歲。14人今午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3人仍在留醫。

IMG_1636

16人被控非法集結 1人控暴動罪

14名在8月11日尖沙咀被捕者被押送至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24歲的聶家寶被控一項暴動罪;控罪指他在柯士甸道與金巴利道之間的一段彌敦道與其他身份不詳的人參與暴動。其餘16人:馬孝文(24歲)、鄭智健(21歲)、劉維穎(18歲)、郭嘉輝(21歲)、李穎淇(27歲)、吳柏熹(21歲)、14歲男子、譚煒誠(22歲)、廖偉明(25歲)、16歲張姓男子、梁卓華(19歲)、莊嘉灝(24歲)、羅樂文(21歲)、黃千溥(21歲)、楊梓信(21歲)、黃奕瑋(19歲),各被控一項非法集結罪。控罪指他們在柯士甸道與金巴利道之間的一段彌敦道,與其他身份不詳的人非法集結在一起,即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

據悉,案中唯一被控暴動罪的聶德寶,曾向警方投擲雜物及用廣告鐵架堵塞道路,但是投擲的是什麼物品,則未有詳細資料。律政司代表稱今午上庭時間趕急,未有詳細資料說明其餘各被告的行為。

犯人欄內的被告,部分面上貼有紗布。有3人需留院,缺席今日聆訊。據悉,劉維穎右邊頭部受傷,需轉介至腦科;莊嘉灝左前手骨骨折。裁判官批准他們押後至8月19日提堂,或出院後即時押解至法庭應訊。

其餘被告獲准以2000元至5000元保釋,需遵守宵禁令、每星期到警署報到、不准離開香港。其中羅樂文為台灣國立大學電影系學生,9月需前往台灣升讀三年級。裁判官表示,暫時維持不准離港限制,被告可待接近開學日子再向法庭申請。

案件押後至10月23日再訊。約50名聲援者在法院外等候被告離開,並用傘陣遮擋鏡頭,護送被告上車。他們大喊:「沒有暴動,只有暴政!」

20190813185824_IMG_3684

解款員被控管有爆炸品需還柙

此外,25歲報稱任職解款員的張漢東被控一項管有爆炸品和一項襲擊警務人員罪名。案件原於昨日提堂,但張當時仍在留院,今出院後被押解上庭。

控罪指張漢東於8月11日於黃埔站外被捕期間,用腳踢向一名警察口部,需要三名警察才能將他制服。代表張的大律師石書銘則稱,張被警方推落樓梯,從後墮地期間,腳部踢到警員,並非蓄意襲擊。

律政司高級檢控官張卓勤指,案發當日有一連串示威活動,人群在紅磡過海隧道外用雜物設起路障,部分示威者用雷射筆射向警方。張被捕時手持橡筋發射器,腰包被搜出軍刀狀的刀和鐵珠,背囊被搜出4粒電池、電線,此外他身上亦有7個煙霧餅、懷疑經化學品處理的藍色雞蛋、頭盔、口罩和手套。

裁判官基於張漢東身上被搜出的物品,認為他相當可能在保釋期間干犯同樣罪行,因此拒絕張的保釋申請。案件押後至9月10再訊。辯方在庭上稱,張在扣押期間受到警方不當對待,導致身上有極多表面傷痕,需送去醫院治療,已向警察投訴課投訴。

記者:黎彩燕
攝影:何紹軒

中共最叻自我實現 大家做好準備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題為編輯所擬。

中共最成功是 self-fulfillment,定性然後隨之而行,恐怖主義意味甚麼?觀察了新疆好多年,要作一些最壞的準備:

1. 白色恐怖:所有反對政府行為都被貼上恐怖主義的 label,鎮壓收場,所以不要妄自小隊行事;

2. 更徹底地換血:建制內黃絲及同情示威者全被踢走;

3. 傳媒黑暗期:大媒體換血,小媒體要有心理準備被香港主要的ISP封掉,蘋果也很可能被封掉;

4. check point:其實已在進行,到大陸的關口已在檢查手機和隨身電腦,但大家進出澳門甚至國外都要小心,要不用兩台機,要不把重要的東西放在安全的雲端,出外前洗一洗台機器,不留任何 data;香港的 smart city 可能變成監控系統;

5. 運動邊緣化:分化運動,逐一打擊一少撮,滲入鬼,做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行為,然後輿論上抹黑整場運動。新彊最核心是維漢對立,當反對者被迫致死角,作出反撲,就來個滅村,封鎖所有消息;

6. 港警正式變公安:不會出兵,但會滲入很多大陸執法人員,強硬派領旗,爛仔黑社會入隊:剛看到01的報導,811北區收了十個骨折示威者,消息估計受酷刑對待,他們都認罪了,我猜除了認罪可能供出了衝衝子的組織方法; 類似的事會越來越多;

7. 教育社工等範疇全面控制,要做政府維穩工具;

8. 大灣區會建監倉放香港政治犯,減少政治犯與外界溝通;

9. 大量地迫人走及移民

10. 只會改善經濟,政治上吋步不讓,和解只是拉一派打一派,令反對聲音越來細,甚至消失,(新彊的伊力克木,本來是最溫和的溝通派和解派)

若這次中共不完全調整港澳政策,只會自我完成地把香港新疆化。在這個背景下,反對運動不能各自爬山(真的會出事),不分割但要陣營化(不同陣營要建立 trusted network防滲透),要有一個更安全的通訊系統,以正能量團結對抗恐懼,行動上不要走極端,要國際串聯。

民主派:昨晚機場示威者的行為錯誤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昨晚在機場發生衝突,有示威者封鎖離境出口、禁錮及攻擊內地記者,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舉行記者會回應,毛孟靜直指是錯誤、不可接受,相信不會有下一次。

毛孟靜表示,昨晚在機場發生的事是錯誤,網上亦已有不少年青人道歉,甚至到機場舉牌道歉,他們「接受」。毛孟靜指自從警方承認有喬裝示威者後,現場的年青人精神緊張,他們亦承認反應過敏,希望不會有下一次。她表示香港目前處於人道危機狀態,不能予人藉口,做一些與其他人一樣的事,「唔俾人返屋企係講唔通」,毛孟靜相信昨晚的事件不會重覆。不過她亦提到暫時未全面了解昨晚細節,包括是否有煽動者等。

機管局昨晚已申請臨時禁制令,禁制令規定示威活動只能於接機大堂部分地方進行,梁繼昌指如違反禁制令,或會被起訴藐視法庭。他表示在機場示威,目的是希望外國的朋友支持運動,昨晚的行動是適得其反。

20190814130359_IMG_3197

記者問到是否割席,毛孟靜指是「是其是,非其非」,示威者亦承認錯誤,「唔會用到咩割席既字眼」,「割席係唔可能既」。她重申抗爭是為香港未來以及下一代。

對於運動如何走下去及會否造成民意反彈,毛孟靜指如罷工造成阻礙,一般旅客均理解亦事先知悉,但昨晚卻是面對面不准旅客登機,有肢體接觸,「完全係不能接受」,希望年輕人「停一停、諗一諗」。她亦促警方克制,憂慮警方視自己為解放軍,用盡武力。梁繼昌指暴力是雙向,促警方嚴格執行僅使用最低武力。

記者會僅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及會計界梁繼昌出席,毛孟靜表示部分立法會議員不在香港,而召集時間亦較急。梁繼昌指,楊岳橋及郭榮鏗正前往美國,葉建源則正準備美國行動,而被拘留在粉嶺的示威者盛傳有不禮亂對待,部分同事正在處理。至於郭家麒及張超雄昨晚留在機場,身體較累。

20190814125654_IMG_3183


建制派指機場示威符合恐怖主義定義 拒答7.21元朗事件是否同等恐怖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建制派舉行記者會,譴責堵塞機場的示威者。建制派亦呼應港澳辦指香港有「恐怖主義苗頭」的說法,馬逢國指客觀上已符合對恐怖主義定義,工聯會郭偉強亦稱「的的確確」存在。不過民建聯李慧琼被記者問到會否以同等字眼即「恐襲」形容元朗恐襲及北角事件,李未有正面回應,僅稱建制派一直譴責暴力。

記者問到建制派會否以恐怖主義形容元朗恐襲及北角事件,李慧琼未有正面回應,僅稱一直譴責暴力。記者追問會否以同等字眼即「恐襲」形容,李再次迴避。記者亦問到建制派會否譴責警方在星期日同樣影響國際形象的行動,李慧琼指警察是磨心,示威者不斷製造事端,「警察無得揀,必須執法」,而警隊面對極大壓力,整體來說警隊的執法已是相當克制,「警察唔係自己想去放催淚煙」,對警隊的批評不公道。工聯會麥美娟稱,催淚彈入港鐵站等事均不應在香港發生,但亦不能因此將所有事混為一談,指一件事還一件事。

外國記者亦同樣問建制派會否譴責警方的暴力,民建聯張國鈞指對過去事件如元朗恐襲或警察喬裝示威者有不同看法亦可,但不能對昨晚的事件改變法律及道德標準。記者續追問正是如此,故如何定義元朗及北角事件,李慧琼只稱他們看法清楚。記者再問昨晚涉事的內地人是否公安,李慧琼稱不論任何身份,亦可以來港旅遊。

民建聯李慧琼稱令人髮指的是,在無挑釁下將施暴範圍擴大至旅客及記者,向遊客濫用私刑,甚至阻礙救護人員及襲擊警務人員,超過道德底線。她指機場是經濟重要的樞杻,過去兩日示威者的行為只會令國際看到示威者的真面貌。李慧琼稱香港已將示威者推向崩潰邊緣,今日再不止暴制亂,支持警方採取合適措施,並籲市民一起發聲,反對不合理的暴力。

馬逢國指示威者對無辜市民施加暴力,客觀上已符合對恐怖主義定義,稱如示威者「繼續咁做」,將會令香港在國際蒙上污名,呼籲市民與暴力示威者割席。工聯會郭偉強稱「的的確確存在恐怖主義苗頭」,又表示看到港獨的影子。他對民主派不割席表示極度遺憾,亦由於示威者不割席,故警方需以臥底方法,將最激進的示威者拘捕,警方亦需冒極大風險。

20190814143949_IMG_3224

經民聯梁美芬稱機場是重要公共設施,外籍記者及旅客亦「睇唔過眼」,促民主派議員要果斷與純粹暴力的行為切割,又促所有示威者除下口罩,承擔自己令香港市民受嚴重傷害的行為負責,以及盡快以法律手段平息亂局。梁美芬支持機管局申請禁制令,指目前未用盡法律手段,促公營機構可參考機管局做法。

20190814144336_IMG_3239

新民黨容海恩對示威者佔領機場予以嚴厲譴責,示威者如果是香港人,應「俾返香港人既尊嚴我地」,昨日的行為是法律不容、人性不容,「搞機場幫唔到自己講既訴求。」自由黨易志明則指昨晚的畫面令人痛心。

民建聯陳克勤稱,示威者今日送朱古力或說對不起,亦不能挽回傷害。民建聯鄭泳舜國際形象受衝擊,他又稱深水埗的生意已經大跌,對民生造成影響。民建聯葛珮帆稱第一次以身為香港人感到羞恥,昨日在機場發生的事是香港的羞辱,「有班人打著香港人的旗號搞革命,時代革命是革了香港的命。」她又反駁張超雄稱示威者是公民拘捕論,只是為暴徒尋找藉口,稱「昨日警察無警察啦,一樣咁暴力。」葛珮帆又稱,無論政府及警隊「做得點都好」,亦不能繼續縱容暴力。

20190814145736_IMG_3264

版權: 

警於機場拘5人 批「極端暴力行為」 讚拔槍警「英勇果斷」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反修例示威者自上周五起,一連四日在機場進行集會。昨晚有示威者堵塞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期間有兩名內地人被襲擊受傷。機管局今日向法庭取得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非法地及有意圖地故意阻礙或干擾機場的正常使用,市民只能在入境大堂兩端指定範圍內示威。

警方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昨日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拘捕了5名男子,年齡介乎17至28歲,全部涉嫌非法集結,其中兩人涉嫌襲警、藏有攻擊性武器。警務處助理處長麥展豪表示,昨晚於機場有威者打人及阻撓救援,是「極端暴力行為」。

麥展豪指,禁制令於今日下午2時開始實施,旅客、職員及送機人士可以進入機場,有需要時警方會配合機管局及執達吏執行禁制令。

IMG_0525
警務處助理處長麥展豪

斥「極端暴力示威者」阻市民旅客

麥展豪指,昨晚有大批示威者於機場進行聲稱和平的集會,但有部份極端暴力示威者打人,更阻礙救援,不但嚴重阻礙市民,更令旅客未能登機。麥向昨日受阻的市民及旅客致歉,並向受傷人士致以最深慰問。他指,不是每個人都有錢額外購買機票及訂酒店房,旅客感徬徨無助。他指示威者有自由集會及抗議,但「自由要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之下」。

麥展豪又指,有部份極端激進示威者捉住一名內地男子,進行非法禁錮、暴力虐待,令他有生命危險,事主一度暈倒,示威者更阻礙救護員救人。他指,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平等,值得有被救治機會。

警員拔槍「絕對正確」、「英勇果斷」

麥展豪指,警員到機場時沒有防暴裝備,警方已多次強調不是進行清場,只是救出傷者,但卻不能進入客運大樓,被路障阻擋,又有人投以雜物、用鐳射光照射、起閧,最終救護車到場數小時才能將傷者救走。

麥指警員及後欲撤退但不成功,遭大批示威者襲擊,有警員嘗試追捕時反被圍毆,被搶去警棍及胡椒噴霧,所以需要拔槍戒備。麥形容該警員拔槍的行為「絕對正確,完全合法、合理」,並讚揚他表現「英勇、果斷、克制」。他又表示,有人將警員拔槍的畫面「斬頭斬尾」,指控警方企圖殺人,形容是歪曲事實,籲大家認清事實,不要胡亂轉發。

女警辭職落區銅鑼灣:成為1/452更好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自6月反送中運動起,警民衝突日深。然而,近月就有一名女警決定辭職,並正式加入地區組織「灣仔起步」,積極考慮參選今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

這位剛辭去警隊職務的前女警叫邱汶珊(Cathy)。Cathy 從小到大都居住港島區,2003年起她已關心社會,是社運活躍分子,更因對當時政府施政感到失望而上街遊行,「得個講字,民生又冇改善」。大專畢業後,Cathy 首先成為衛生署合約員工,之後因為「想做多啲嘢」,她更決定投考警隊。2003年,改變了香港,也改變了Cathy。

Cathy 表示,自己一直想做更多、服務更多人,但衛生署的工作無法令她一展所長。於是她在2006年決定儲錢做激光矯視、操練體能,準備投考警隊,希望在更前線的位置上服務市民。2008年﹐Cathy 正式成為警察,被派駐柴灣警署擔任軍裝巡邏小隊,後來更成為「CID」,即刑事偵緝人員,一做便是六年寒暑。

_DSC3694-2

2014年雨傘運動,暗角七警、警司朱經緯用警棍襲擊途人等事件令警民關係開始惡化,當時被調派至中環作後勤行政工作的Cathy 表示,當時生活恍如隔世,「根本唔得閒理出面,每日14個鐘喺office,半夜都要聽電話」。Cathy 認為工作與自己想在前線服務市民的初衷已經不同,更反思「我個人生係咪就係咁呢?」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Cathy 也試過利用工餘時間為公民黨陳淑莊助選。

近年,Cathy 擔任警隊的半文職工作,並不是經常都有機會落區「行咇」,加上試過遭上司諷刺「你啲後生都係搞(台灣)太陽花運動啦」,令往後的工作上諸多阻撓,甚至萌生去意。然而此際,卻遇上了至今仍未平息的反送中運動。

IMG_4982
資料圖片

Cathy 指,在6月9日103萬人遊行時,她於銅鑼灣一帶執勤,認為遊行人士井然有序,對此印象十分深刻。但6月12日警方在金鐘發射過百枚催淚彈及圍捕示威者後,警民關係就急速轉差。Cathy 憶述,在6月16日200萬+1遊行中,有市民拿著標語向每個軍裝警察稱呼「黑警、黑警」。她當時心裡除了難過與委屈,也理解市民的怒氣,更表示在11年的警員生涯,從沒面對過如此境地。她之後反覆思考「(社會)點解會搞成咁?」歸根究底,她認為也是政府惹的禍,「問題係個政府冇回應過訴求」,將警察成為磨心。

Cathy 在6月尾入紙辭職,她坦言離職並不是完全因為「反送中」,而是警隊的工作已無法再令她全情投入服務市民。她直言「行落兩條街告架車(發告票)都要帶哂裝備,點解咁簡單嘅嘢都要咁多限制?」8月11日警方在港鐵太古站進行清場行動,Cathy 更覺得警察已完全失去理智,認為示威者已近乎無路可逃,警察根本無必要在狹窄的樓梯上追捕,甚至近矩離向示威者發射胡椒彈,批評警方以警棍毆打示威者只是想發洩情緒。

她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徹查警民衝突情況,又指委員會的組成及直接負責人均相當重要,「如果report俾林鄭就嘥氣」。政府一直強調現時的監警會制度行之有效,Cathy 則持相反意見,認為監警會沒有效用,指當中大多都是支持政府的成員。

_DSC3670-2

Cathy 在遞交辭職信後,依然不減服務市民的熱心,7月初已主動聯絡灣仔區議員楊雪盈擔任「灣仔起步」的義工,在銅鑼灣一帶進行地區工作,並考慮參選今年的區議會選舉。記者不諱言問道,為甚麼要承受謾罵風險走進社區。Cathy 稱希望在崩壞的時勢,能夠換個身份再服務社區,以正當的方法將市民聲音帶入議會。在灣仔區居住及工作多年,她認為可以憑自己對區內的認識,更直接服務社區,「起碼我控制到自己做到幾多」。她相信,成為1/452(區議會議席)總比成為1/30,000(警隊人數)好,以區議員的身份幫助人可以做得更多、更深入,「即使幾微細都好」。

在8月初完成整個離職程序後,Cathy 更全情投入社區,希望營造到一個溫暖和開心的社區環境。近月銅鑼灣與灣仔一帶的欄杆被拆除,她不忍心見到市民因此隨意過馬路,便從清晨開始將螢光膠帶綁上鐵架,希望途人注意安全,「既然冇咁快整得番﹐又唔可以由得佢,咁就試下做」。她認為灣仔人比較有教養,即使對素未謀面的人也會釋出熱心,主動幫忙,「覺得灣仔人值得有更好嘅社區」。她又特別關注加路連山道的發展,指銅鑼灣至跑馬地已經常塞車,他日發展後必定牽連甚廣,認為要再作詳細的諮詢。

被問及在此時此刻,帶著前警察的背景落區,會否擔心遭到指罵及狙擊。Cathy 也明白現時市民對警察的質疑,她認為耐心溝通是十分重要,希望與市民互相了解,漸漸讓街坊認識,以行動消除市民的疑慮,「唯有耐心講,講到明為止」。

記者:周頌謙

版權: 

戴耀廷獲准保釋候上訴 稱香港黃金時代很快來臨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2013年始發起「和平佔中」運動的戴耀廷,今年初被裁定串謀犯公眾妨擾及煽惑公眾妨擾罪成,判監16個月。他至今服刑接近4個月,高等法院今早批准他保釋等候上訴。

戴耀廷步出法院後表示,受反修例運動感動,在獄中多次落淚,認為前路雖然艱難,但有很多愛香港的人走在一起,他仍對未來充滿信心。

上訴聆訊明年2月進行

戴耀廷今由榮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代表。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表示,不反對戴的保釋申請。

據悉,若戴在獄中行為良好,扣除假期後將於下年3月中旬刑滿出獄。審訊期間,戴的辯護理由包括罪名違反憲法;佔領運動並沒有危害公眾;927至928期間警方已封鎖添美道一帶道路;及後的長期佔領是由警方不適當地使用催淚煙而激發;整個運動是基於公民抗命原則。據悉,上訴理據亦圍繞以上五個範疇。

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考慮到被告準備上訴所需的時間和文件,以及戴耀廷的潛逃機會不大,因此批准戴保釋等候上訴,需以10萬元擔保、不得離開香港、及交出旅遊證件。法庭排期下年2月24至26日進行上訴聆訊。

此外,同案的陳健民、朱耀明、陳淑莊等,各被裁定至少一項公眾妨擾罪名成立。所有被告將向法庭提出定罪上訴,部份同時會就刑期上訴。

戴耀廷神情從容 市民嘆消瘦

開庭前,戴耀廷步入犯人欄並坐下後,向旁聽者微笑揮手,有不少旁聽市民低嘆道「瘦咗喎」。

等候開庭期間,有旁聽市民兩度高聲祈禱,指香港生病了,求上帝醫治香港的病,遭執達主任阻止及警告。但是該名市民沒有理會警告,繼續祈禱直至說出「阿們」為止。

同案獲判社會服務令的張秀賢,及獲判緩刑的朱耀明、陳淑莊和鍾耀華,均有到場旁聽。

戴耀廷: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

戴耀廷在法院外表示,多謝一群好朋友給予他和家人很大支持,才能捱過過去艱難的幾個月,又特別感謝很多香港市民寄信至監獄,直言每日取信是最開心的事,令他感到鼓勵。他指在監獄的資訊有限,但看到在過去兩個月﹐有不少無私的香港人為守護香港的核心價而作出很大個人犧牲,「雖然監獄高牆將我們隔開,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大家所經歷的」。

戴耀廷又稱,受運動中很多時刻而感動,包括在7月1日有示威者抬走欲留守立法會會議廳的四名示威者,場面令他流淚。他指,在這時候能夠與大家在一起在香港感到非常驕傲,認為前路雖然艱難,但有很多愛香港的人走在一起,對未來充滿信心,指香港真正的黃金時代很快就會來臨。

被問及出獄後會做甚麼事,以及會否參與8月18日的民陣大遊行。戴耀廷稱會先與家人相聚,然後再了解周圍所以發生的事,需要接收更多資訊,強調自己一直堅持公民抗命的信念。

記者:黎彩燕

「光復紅土」遊行獲發反對通知書 申請人:港人反抗意志不會熄滅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早前曾發起7月27日「光復紅土」遊行,惟因日期與「光復元朗」遊行重疊,九龍角落主席李軒朗經修改後定於本周六(17日)再申請遊行,由紅磡碼頭出發,途經馬頭圍道、馬頭角道等,至終點宋皇臺遊樂場。今日警方就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申請人李軒朗批評警方以反對通知書作「令箭」,無視《基本法》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賦予港人集會及遊行的權利,又指18區「同根同命」,港人受打壓的憤慨不會磨滅。

是次遊行主題為「光復紅土,還我淨土」,李軒朗與其他成員於紅磡警署外高舉 「光復紅土、驅逐陸客 」、「我要有權遊行,毋需警方批准」等標語,又焚燒警方發出的反對通知書副本。李軒朗指,紅磡及土瓜灣區飽受南下低價旅行團困擾,淪爲「中港集團的生財工具」,希望爭取政府以果斷改善施政,讓紅土區回復成一個宜居的社區。

IMG_6479
李軒朗(中)

李軒朗透露,自7月16日起至少四次與警方會面商議遊行細節,但警方以申辦方過往未曾處理超過50人的集會或遊行,以及有機會出現擾亂秩序或違法行為等理由發出反對通知書。李軒濫朗認為,若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深信遊行會和平進行,批評警方以反對通知書作「令箭」,打壓所有拒絕服從警方命令的人士。

有記者問及7月27日的元朗遊行發起人鍾健平涉嫌組織非法集結被拘捕,會否擔心同樣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李軒朗稱自己既然受託,不惜冒被捕風險,籲警方當日不要用過度武力,例如於站內及民居施放過期催淚彈「毒害」市民。他指將於今日稍後時間會見律師,就遊行結果上訴,雖對結果「完全冇信心」,但會就結果再思下一步行動,歡迎有意人士修改遊行路線後再次申請紅土區遊行。

記者:湯璧瑜

政府指示威者令經濟下滑 「民間記者會」反撃批推卸責任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民間記者會」下午舉行第四次記者會,發言人周先生斥責行政長官和各司局長,把經濟下滑說成由示威者所導致,斥當局不負責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稱,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令香港經濟及貿易環境受損,多國向香港發出旅遊警示,呼籲他們必須停下來。「民間記者會」質疑,至少六國對香港的旅遊警示,均在7.21元朗恐襲後的一星期內發出。

「民間記者會」重申,政府在反送中運動前的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早已預期經濟會急速下滑,「站在經濟、民生對立面的是管治失敗的政府」。他們又補充指,旅發局公佈的訪港旅客數字,七月下旬大跌三成,更見和元朗恐襲及警黑勾結有關。「民間記者會」認為,外資對香港的司法制度信任遭到動搖,香港經濟將會萬劫不復,呼籲政府立刻正面回應五大訴求。

IMG_1904

此外,「民間記者會」批評,警方昨日的記者會刻意隱瞞真相,警察播放機場集會片段時,刪除了拔槍前粗暴對待一名女子的畫面,重申是示威者欲保護該名女子。

他們又提到,警黑勾結嚴重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指7.21元朗恐襲是繼續六七暴動和八九六四後,港人最大的信心危機。「民間記者會」引述台灣內政部的統計數據,指移居到台灣的數字比去年急增五成,認為港人在黑社會及送中陰霾下,唯有選擇移民自救。

針對前晚的機場集會,有示威者涉嫌圍毆兩名內地人,做法備受質疑。記者問到「民間記者會」對事件的看法,和路線上會否有分歧。

IMG_1911

發言人何先生回應稱,運動中有討論和爭議實屬正常,因為示威者均希望當局能回應五大訴求,「討論才能令運動走向更好,一定會改善及檢討。」他補充說。警察在星期日派員滲透遊行集會,已造成白色恐怖,令前日機場集會的市民成為驚弓之鳥,被迫處處防範。

IMG_1901

記者:李珈旻

版權: 

政府推191億元紓困措施 陳茂波死撐和修例風波無關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多名局長下午見記者,公佈多項支援企業和市民的措施,包括公屋免租一個月和電費補貼等,共涉及191億元。政府又預測香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為0至1%,但陳茂波「死撐」稱,今次的紓困措施和《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風波沒有關係,稱只是基於對經濟環境評估,政府是要做逆週期的措施「未雨綢繆」。

在記者會上,記者兩度問到,2月的財政預算案開宗明義拒絕作公屋免租和電費補貼等,如今卻突然「克服困難」,質疑政策朝令夕改。陳茂波沒有正面回應,只稱措施和當前面對的政治問題沒關係,強調是審時度勢,作針對經濟的準備。陳茂波又表示,因為經濟下行,餐飲及零售業的生意額下降,所以希望「留啲錢在市民袋,增加消費」。

「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中包括豁免27類政府收費,豁免期為12個月,涉及海事、物流、零售、飲食、旅遊、建造和漁農業等,租用政府物業及設施的租戶獲一半租金減免,為期6個月,政府將減少15億6,930萬元收入。

針對個人方面,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税和利得税的稅務寬減將由75%提升到100%,並維持上限為20,000元。而領取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人士將獲發多一個月津貼,公屋獲免租一個月,開支約為14億港元。電力住宅用戶獲提供一次性2,000元電費津貼,涉及56億元;N無人士則有機會獲關愛基金提供一次過生活津貼。

在2019至2020學年,當局將為本地幼稚園、小學及中學日校學生提供每人2,500元的津貼,措施涉及約23億元開支,超過90萬名學生受惠,大專生則「乜都無」。

IMG_0186 (2)

記者再追問近日的反送中運動,質疑政府不正面回應訴求,卻只推出經濟措拖。陳茂波回應時支吾以對,稱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言,政府已就修例風波作深刻的檢討和吸取教訓,強調會繼續聆聽不同業界及持份者的聲音。

記者會上有多名局長「哂馬」出席,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記者:蔣欣彤

版權: 

警承認8.11尖沙咀發射布袋彈 稱未能確認少女受傷與開槍有關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有女示威者在8月11日晚於尖沙咀警署外,疑遭警方發射的布袋彈擊中頭部,令右眼球爆裂,血流不止。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今午在記者會上承認,警方在驅散行動中曾發射10發以下的布袋彈,但現時仍未能確認該女子的受傷是否與警方開槍有關,指警方只見到少女的就醫位置而非受傷位置,「我哋都未知道究竟係咪布袋彈打落去(少女的眼部)」。

《香港電台》記者在會上提問,警方是否在8月11日於尖沙咀的清場行動中發射過布袋彈。李桂華稱「知道有冇人開槍」未必能清楚明白警方的調查進度,並指現時有很多「已知的事實」及「未能肯定的事實」,需要時間作詳細調查,還原真相。他又表示,在星期一已去信醫院管理局希望邀請該名受傷少女向警方作出報告,強調案件已展開調查,警方已進行現場勘察、查閱周圍的閉路電視及網上片段,以及會見相關人士。

李桂華表示,「已知的事實」是尖沙咀警署在當日傍晚6時40分遭示威者包圍,並用汽油彈、煙霧彈及彈珠攻擊,以及在晚上7時24分,有受傷的少女在尖沙咀警署外的巴士站接受治療。而在少女倒地前,警署曾被猛烈攻擊。他又指,在晚上7時半後,有防暴警員前來支援,在之前的時段街上應沒有任何警務人員,「因為警署已成為攻擊目標」。

他解釋,警方當時是實施警署保護行動,防止有示威者衝入警署, 承認曾發射催淚彈及布袋彈,目標是要令示威者遠離警署、停止攻擊。他強調布袋彈並非致命武器,但使用時是需要「瞄住打的目標」,使用時亦需要作預警及記錄。然而,李桂華稱仍有很多未知情況,包括傷者受傷的位置,「我哋只係見到佢就醫嘅位置」,以及之前該名女子曾作出的行為、使用保護器具的情況與傷勢等等,重申希望受傷的少女報警。

有記者追問警方發射布袋彈的數目及使用指引,李桂華未能具體說明,僅表示發射數量在10發以下,以及通常會瞄準人的身體中間發射,並強調「我哋都未知道究竟係咪布袋彈打落去(少女的眼部)」。

記者:湯璧瑜、陳泳霖

驅散盂蘭燒衣活動 向無人處射催淚彈 警:睇到前面有 threat

$
0
0
內容: 

深水埗警區指揮官何啟軒(圓圖)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是盂蘭節,有市民晚上於深水埗舉行「激光燒衣積陰德祈福晚會」,但被警方驅散。期間警方多次向無人的地方發射催淚彈,被質疑是否「見鬼」。深水埗警區指揮官何啟軒今日在警方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相信現場指揮官「一定睇到前面有 threat(威脅)」,才決定用催淚彈作出驅散,如前方沒有目標,警方不會使用武器。

LD4A4605
(資料圖片)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指,昨晚分別有示威者包圍深水埗、大埔、天水圍警署,有人站出馬路,以鐳射槍射向警員,行為等同襲警,因此警方作出驅散及拘捕行動。

深水埗警區指揮官何啟軒指,昨晚8時,深水埗警署外有百人眾集,警方於8時10分開始勸籲示威者離開,但有人用鐳射槍射向警署及當值警員。何指,至晚上9時半,現場有700人,人群聚集於欽洲街行車線,警方再次發出警告。何指於晚上9時45分,有示威者用彈珠攻擊警署及當值警員,警方亦見到有人手持磚頭及水喉通於欽洲街及基隆街一帶集結,警方發出警告無效,遂向欽洲街施放催淚彈,並於10時驅散欽洲街人群,期間有示威者走入鴨寮街、大南街一帶,不斷用彈珠及鐳射槍攻擊警員,警方再次施放催淚彈,於10時半完成驅散行動。

何啟軒指,昨晚是深水埗警署10日內第4次受到攻擊,過去3次事件中,警方均有使用催淚彈,強調警方不想使用任何武力,在別無選擇下才使用催淚彈,與示威者保持安全距離,在短時間內作出驅散。

謝振中亦指,「燒衣」只是示威者包裝活動的說法,示威者使用的鐳射槍及彈珠是長距離武器,警方如果不使用催淚彈,而是「行埋去」驅散,將會「唔知中了幾多鋼珠」,著記者應反問「點解示威者在深水埗咁多居民的地方,使用咁嚴重的武力?」

記者要求警方出示示威者攻擊警方的證據,惟警方未有回應。

IMG_4907
(資料圖片)

稱有用大聲公提醒居民

警方昨晚多次於內街施放催淚彈,波及居民、途人及食肆。何指,昨晚是突發事件,指揮官經評估後,決定在內街使用催淚彈,來不及警告居民,但期間警員有用手提揚聲器發出提醒。

此外,有深水埗食肆的食材受催淚彈污染,被問到警方會否對商戶作出賠償,何啟軒指警民關係組已派員到現場了解,現階段未有答案。

《大紀元》遭7-Eleven下架 籲良心店主加入售報網絡

$
0
0
內容: 

左起:Ingrid Wu、吳雪兒、梁國雄

(獨媒特約報導)《大紀元時報》(下稱:大紀元)發言人吳雪兒今日(8月1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7-Eleven便利店無理違約,繼刪減銷售店之鋪之後,報章更將於明天全面下架,譴責「香港政府放棄高度自治,任由香港的營商環境被中共破壞,剝奪市民知情權」。吳又呼籲餐廳老闆、連鎖機構東主等加入其售報網絡,「讓香港市民有多一個選擇不同聲音的空間」。

大紀元自今年4月起轉型為收費報章後,於7-Eleven旗下約500間便利店上架售賣,每份定價8元,其首月銷售額遠超合約要求的最低額數倍,惟卻在5月28日被7-Eleven以「銷售不佳」為由,通知在三個工作天後將上架店鋪減至150間。

吳雪兒表示,店鋪的選擇由7-Eleven 單方面決定,「幾乎所有地鐵沿線及銷售額高的店鋪都被刪掉」,她指曾多次去信7-Eleven及其母公司牛奶公司,要求恢復發行渠道至500間,惟牛奶公司北亞區及集團便利店業務行政總裁朱秉志先生僅以「商業決定」解釋削減發行量的決定,並拒絕與她會面。大紀元更在7月15日收到7-Eleven通知,將於8月16日、即明日全面下架。

大紀元業務發展經理Ingrid Wu直言,報章下架嚴重影響《大紀元時報》的發行量,對7-Eleven的違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並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力。她指,在被7-Eleven下架後,大紀元僅餘約100個報紙檔為銷售點。她表示大紀元經過慎重考慮才決定從免費報章轉型為收費報紙,期望透過收費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所以會堅持到底,「唔會返轉頭」。為發掘更多銷售渠道,大紀元已即日發起「民間售報網絡」,呼籲支持新聞自由的食肆老闆、店主、連鎖機構東主能以店鋪作為大紀元時報的銷售點。

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亦有出席記者會,直指牛奶公司藉削減高銷量的店鋪以達到所謂高銷售量的目的有所矛盾,「不合符商業目的」。而且,他指大紀元被迫下架是「中共收緊控制媒體的表現」和「完全的政治決定」。梁估計大紀元被下架與近來反送中議題有密切相關,「7月15日通知8月16日全面下架,咁就冇得報之後嘅反送中示威活動」。梁又稱,「中共明顯想令大紀元賣得少啲」,呼籲市民響應「民間售報網絡」的活動,支持言論及新聞自由。

記者:司徒曉霖

版權: 

警關閉沙田區議員聯絡群組 趙柱幫:唔專業、小學雞 警7.14後態度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反修例風波導致警民關係跌至冰點,然而「低處未算低」,警方日前更關閉了與沙田區議員的WhatsApp聯絡群組,著議員日後以書面方式提出查詢。沙田區議員趙柱幫認為,警方的舉動可能是基於7月14日沙田遊行發生的衝突,形容警方的做法「好唔專業兼且情緒化」、「好小學雞」,不理解為何警方要斬斷一直行之有效的溝通渠道,增加溝通難度。

群組2016年成立 7.14後警態度改變

趙柱幫表示,群組是於2016年,新一屆區議員上任時成立,所有隸屬田心警署警區的區議員,不論是建制派或民主派,均會被加入群組。趙指,一直以來警方都會在群組內發放資訊,包括防盜、防火及撲滅罪行的宣傳單張,而區議員都有幫忙作出宣傳。此外,趙表示區議員亦會就區內的違法事情向警方表達意見,要求解決事件,例如違泊及聚賭等,甚至是有區議員被恐嚇,都會透過此群組與警方溝通,多數均獲得回應。趙指曾以書面方式向警方作出投訴,結果超過5個月才收到回覆,顯示書面方式的溝通效率很低。

68474597_2258489821148441_95914634128654336_n
(趙柱幫Facebook圖片)

趙柱幫認為,今次沙田警民關係組退出群組的舉動,可能是基於7月14日沙田發生的衝突。他指,自反修例風波以來,即使區議員不滿警方處理手法,並在群組內向警方反映,警方仍然有向區議員提供資訊,包括7月14日沙田遊行的交通改道路線。

但趙指,於7月14日遊行之後,警方的態度有所轉變,例如會在群組內分享一些未經查證及虛假的訊息,並指明有沙田區議員於沙田遊行當日假扮記者阻礙警員執法。趙指出,警方在群組內分享錯誤訊息是十分不專業的做法,無助促進警民關係,「係咪因為近日嘅社會情況就要咁樣做?」他亦表示,民主派及建制派區議員有時都會在群組內各持己見,但都沒有退出群組,認為警方今次的作風是十分「小學雞」。

IMG_7260
一眾沙田區議員於7月14日,在沙田遊行前線監察警方。(資料圖片)

批警濫捕 散播白色恐怖

趙柱幫亦提到8月11日晚上,警方於沙田警署外作出的拘捕行動。他指出,當時大部份市民只是在警署周圍指罵警署,但警方則派出大批防暴警察,更發射催淚彈,共拘捕了17人。他表示,「係咪係警署出面鬧你就要拉人」、「係咪可以濫權」,認為現時警方的做法是「係咪都搞你一輪先,扣你48個鐘,之後再同你講你下次唔好再出嚟,唔係就會再拉你」。他指出,此舉會令市民懷疑,當有事情發生的時候是否仍應尋求警方協助,並指警察的使命是服務市民,而他們的薪金亦是由市民支付,「服務市民係應該」,但近期所看到的種種情況均顯示出警方內部需要作出改革。

擬於區會就解散群組、大圍放催淚彈提問

趙柱幫指,暫時只能透過書面方式聯絡警方,情況緊急的話,則可能直接致電警局熱線或999求助。他已準備在9月26日的區議會大會上作出提問,質問警方是如何決定解散群組,斬斷一直行之有效的溝通渠道。他亦會在環境及衞生委員會上,質問8月10日警方在港鐵大圍站附近發射催淚彈的行為是否會對社區、環境及人體造成影響,以及發射的催淚彈到底有沒有過期。

他坦言,此舉雖然可能沒有甚麼作用,但都一定會盡自己議員責任。他亦聯同區政聯盟的區議員組成議員監察隊,在運動期間到前線監察警權運用。他強調並不會在現場進行挑撥行為,但若然看到警察非法運用權力,就會作出干擾。他指,目前議員監察隊有約30名區議員,他們配備反光衣,會行使區議員被賦予的權力去監察政府。

記者:何紹軒

調查指9成中學生撐罷課 平台擬9.2起一周一罷

$
0
0
內容: 

青年反修例關注組常委梁同學

(獨媒特約報導)「中學生罷課籌備平台」於上星期六(8月10日)開始展開為期五日的問卷調查,讓中學生對9月罷課之方向提出意見。平台今日公佈,共有近二萬名中學生參與調查,其中有近9成同學支持進行罷課。平台計劃於9月2日開始,展開「一周一罷」無限期罷課,初步計劃當日會於港島、九龍、新界各物色一個地點,舉辦三區集會。

調查指出,有近9成中學生支持罷課,而當中最多人選擇以校內集會及分區公眾集會形式罷課,平台指將會針對上述兩種形式籌備罷課。調查又指,有6成中學生投選於9月2日開學日展開罷課,並有4成中學生願意進行無限期罷課。

平台呼籲中學生於9月2日一同罷課,除了於校內進行集會,平台亦計劃9月2日於港島、九龍、新界三區舉辦集會,讓學生和公眾參與。集會形式初步擬以公民課形式進行,邀請大學教授作講員,學生亦可上台自由發言。

IMG_3829

青年反修例關注組常委梁同學表示,香港從未有中學生無間斷罷課的例子,故是次罷課將會以「一周一罷」的方式進行,訂定逢星期一為罷課天。罷課開展後,平台會持續收集同學意見以調整罷課模式。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指,若政府未有回應,不排除將行動升級,增加罷課天數。

將申不反對通知書

梁同學指,集會會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以保障學生安全,希望集會能夠和平進行。鄭家朗續指,警方無理由禁止學生進行和平集會的權利,但若不獲發不反對通知書,仍希望學生以其他方式響應罷課。

中學生反修例關注員核心成員司徒同學認為,一場具規模的罷課有賴學生、家長和校友同行,希望各學校可以設立罷課籌委,方便與平台溝通及聯繫。梁同學期望學校可以就罷課行動作出恊調,不希望有學校打壓學生罷課的自由,如果有秋後算帳的情況,平台將會提供援助,並引起大眾關注。

記者:鄒樂瑤

Viewing all 1729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