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173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協助街坊變非法集結 遭警辱罵「帶頭搞事」 黃學禮:警察已不受約束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方仲賢星期二(8月6日)購買10枝觀星鐳射筆後,被警方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拘捕,大批市民及後前往深水埗警署聲援方。警方於晚上驅散警署外人群,沙田區議員黃學禮在現場被拘捕。黃學禮被扣查約20小時後,前晚獲准保釋,暫未被落案起訴,下月須再到警署報到。

黃學禮接受獨媒訪問時表示,當日只是接到街坊求助而到達現場,並未衝擊警方防線。他批評現時警察不分青紅皂白,加劇社會矛盾,令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稱無衝擊下被十多名防暴警制服

黃學禮憶述,當晚本來在沙田享用晚餐,收到街坊求助,指在深水埗看見大群防暴警察出動,未能返家,因此他前往現場提供協助。他在深水埗警署附近逗留15至20分鐘後,突然有多名防暴警察衝前,在長沙灣道近麗閣邨拘捕他,並稱他涉嫌襲警及非法集結。

黃學禮表示,當時被十多名防暴警察「㩒住」,更被防暴警察手持的圓盾擊傷左耳,至今仍有瘀傷。他指,手腳也因撞擊地面而擦傷,當時所穿的長褲亦破損,需要到醫院驗傷。

無標題

他認為警方的行動並不合理,他指當時身處的地方只有一、兩名街坊,並沒有任何衝擊行為,「一、兩個人點集結」,質疑為何要用上十多名防暴警察去制服他一人, 而這些警員未有展示編號及階級。

他被制服後表明區議員身份,更被警員辱罵,對他呼喝指「哦!區議員襲警!」、「我都有份投票㗎!」、「我對你好失望!」等。他被押返警署後,下警車時被部份警員指責「區議員帶頭搞事」,警署警長發現他的錢包內有數千元現金時,更稱「懷疑你派錢畀後生仔搞事」。

IMG_1515
警方當晚於深水埗拘捕多人。(資料圖片)

斥警不專業 胡亂搜捕

黃學禮表示,現時在不同場合,即使完全沒有發生衝突,警方都大規模拘捕市民,認為此舉毫無必要。他透露,在警署內有一名中年男子向他表示只是下班回家時路過現場,即被警方拘捕。

黃學禮指警方的處事手法只會增加矛盾,加劇警民衝突。他批評,他所遇到的警員完全不專業,並無依照守則工作,不受約束地辱罵市民,包括記者及議員。他希望政府早日回應市民訴求,特別是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工作。

清者自清 無懼被捕

黃學禮被拘留近20小時後,始獲保釋外出,並須於9月中旬返回深水埗警署報到。現時警方仍未落案控告他任何罪名,他表示日後若收到街坊求助,仍會繼續親身到達現場協助,因為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違反任何法例。被問到會否影響年底的區議會選情,他認為區議會比較專注於民生事項及地區工作,所以影響較少。

記者:何紹軒
攝影:陳世浩


林鄭月娥指「香港唔能夠亂」 稱港正處於外憂內患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和33位商界代表會面後,在下午見記者,表示香港目前處於外憂內患,即中美貿易之戰,以及已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政治紛爭,重申「香港唔能夠亂」。

林鄭月娥表示,對比2003年沙士和1997年的金融風暴,香港今次的經濟下行更為嚴重,表示香港要從撕裂中復原,便必須停止廣泛性的暴力行為。林鄭月娥呼籲,示威者不要再進行破壞行動,包括影響公共運輸交通及公共設施的運作,希望各方能放下分歧和減少對立,「真心講,對特區政府有不滿可以表達,但不等於可縱容暴力,不忍心因為對香港的不滿而傷害了香港。」

行政會議在暑假休會,原定8月27日才復會。林鄭月娥決定,行政會議將會提早在下星期二復會。她指出,鑑於目前情況嚴峻,需要行會成員發表意見,並稱行會是其「最重要的顧問」,所以要提早復會。

IMG_1555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一)

林鄭月娥又表示,已邀請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制訂抒解民困和協助企業的措施,希望商界要發揮同舟共濟精神,為客戶及商戶提供支援。她提到,近月的衝擊對零售業及餐飲業有很大打擊,指他們均希望政府可發放正面信息和正能量。

有記者問到,當局會否承諾獨立調查委員會令商界安心。林鄭月娥表示,政府目前所有精力是要停止廣泛性暴力,指暴力已令旅客不敢訪港和市民失去日常生活。她表示,當前是要先放下分歧,和令社會回復安寧。

記者再追問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即先平息紛爭才振興經濟。「如果獨立調查委員會是針對警務工作的話,我是不認同。」林鄭月娥重複稱,監警會制度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制度。她只稱政府會依法辦事,凡涉及暴力及違法的示威者必須作出檢控,並交給法庭。

政府10月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表示,面對連日來的政治紛爭,香港在10月時可能已要面對經濟海嘯,所以必須先重視民生及經濟的工作。但她承認,今次風波中有不少是由民生問題所引發,但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將會顯示政府是有誠意和承擔服務香港。

記者會僅35分鐘便完結,政府新聞處職員只安排官員回答經濟問題,並拒絕讓更多的本地記者提問,做法遭多名記者質疑及引起不滿,「你篩選,有無搞錯?淨答經濟,政治問題唔洗解決呀?」

在發問環節時,《無綫新聞》、《Now新聞台》、《有線新聞》、《商業電台》、《香港電台》、《東方日報》和《蘋果日報〉均未能發問,有記者斥責新聞處如同做騷,批評「新聞處職員有冇搞錯」、「係咪以後唔答政治問題?」

記者:麥馬高

版權: 

千人集會坐滿機場接機大堂 參與者盼旅客關注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發起一連三日到機場舉行「萬人接機」行動,今日行動(8月9日)於下午1時開始,逾3,000人參與,坐滿接機大堂A及B的非禁區位置。是次集會沒有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但網上的訊息可見,集會強調「不衝擊、不破壞、不衝入禁區」。

機場於昨晚發出通知,今日早上6時至星期日晚上11時59分,一號客運大樓的離境大堂旅客登記行段會變成禁區,持有登機證及有效護照的旅客才能進入。現場所見,有工作人員把守旅客登記行段的出入口。

IMG_6778

大多數參與者穿著黑色上衣,並戴上口罩和頭盔,舉起印有「反送中」字句的標語和紙牌。有參與者以多國語言,在紙皮和紙張上寫上標語,又貼上與反送中運動有關的報章報導。此外,參與者自設物資站,提供水和乾糧,也有人站在集會外圍派發傳單和貼紙予旅客和途人。

IMG_6817

有人在離境大堂對出天橋掛出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橫額,一度被機場工作人員制止。現場參與集會人士不滿,對工作人員喝倒采,又有人以鐳射筆照射橫額抗議。幾經波折後,橫額被收回,不能懸掛。

IMG_6770
(左起)麥先生、陳先生

有參與者化身「連儂人」,讓路過的人將寫好的便利貼貼在他們的身上。麥先生和陳先生即興成為「連儂人」,麥先生表示,遊客經過可能會被「連儂人」吸引,繼而拍照「打卡」,讓他們了解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麥先生又指,會不時與拍照的遊客傾談,希望外國繼續留意香港的情況,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

IMG_6772
(左起)黃小姐、林小姐

黃小姐和林小姐是高中生,表示今次參與機場集會是繼續表達五大訴求。黃小姐和朋友自製標語和貼紙,當中包含11種語言,比如烏克蘭語,希望以不同語言的文宣引起最大迴響。

IMG_6767
郭先生

郭先生是台灣「社會主義行動」成員,他表示一直十分關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多次來到香港,6·12衝擊當日亦在場。郭先生認為,香港社會運動是在「走上坡」,比起雨傘運動更具自發性,但也更有危機 。郭指香港人現時需要更好的組織,發起第二次罷工,甚至發展長期罷工,直接對政府施壓,可能更有效。郭先生表示,台灣社會對香港反送中運動迴響頗大,他留意到內地人同樣關注,認為他們會因香港爭取民主感到鼓舞。

IMG_6757
(左起)賴先生、劉先生

賴先生和劉先生分別手持美國國旗,遊走於集會外圍。賴先生表示,美國國旗代表民主和自由,正是香港爭取的理念,同時希望美國通過對關於香港的人權法案。他認為,類似機場集會的「和理非」活動能為「勇武派」爭取時間休息,繼續表達訴求。

IMG_6783

IMG_6800

記者:胡伊汶

警反對周末四遊行 稱有理由相信暴力事件將重演

$
0
0
內容: 

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吳樂俊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於本周六、日分別於深水埗、黃大仙、港島東及大埔發起遊行。警方以維護社會秩序、公眾安全、保護他人的行為權利及自由為由,對四個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其中港島東遊行只獲批准於維園舉行集會。警方今日於記者會上解釋,近日社會氣氛升級,有理由相信暴力事件會重演。

警方今日拒絕周日維園足球場至渣華道遊樂場的遊行申請,僅批准於維園集會,時間為下午1時至5時。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吳樂俊指,近日每場公眾活動完結後,參與人士發起大規模堵路行動,又投擲汽油彈、以丫叉攻擊警員,考慮到遊行路線會經過政府部門,故此拒絕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強調屆時若市民有任何違法行為,警方會即時介入。

吳樂俊指,留意到申請人正進行上訴,警方亦正等待上訴結果,若聆訊維持決定,但示威者仍參與則涉非法集結。

警:社會氣氛緊張 迫不得已才介入

吳樂俊表示,兩個月以來的和平遊行演變成暴力示威,批評激進示威者破壞社會秩序、堵路、縱火及毀壞交通燈,強調警隊一直尊重市民和平表達意見的權利,但見社會氣氛愈趨緊張,衝突往往在一瞬間爆發,警方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介入。

深水埗區同樣原訂於周日舉行遊行,於楓樹街球場集合,途經長沙灣道,遊行至深水埗遊樂場,但遭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西九龍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張惠華指,過往發生無數暴力事件,違法者嚴重影響社會治安,有理由相信類似事件將會重演,加上考慮到深水埗區有很多易燃搭建物,道路狹窄,若遊行出現衝突,將令市民的生命財產受嚴重威脅。

IMG_5857
西九龍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張惠華

至於周六的黃大仙區遊行,東九龍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傅逸婷強調,警方於審批遊行及集會申請時會作詳盡路線風險評估。遊行路線將經東九龍主要交通幹道,即龍翔道,傅逸婷擔心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會受嚴重威脅,又指遊行糾察人數不足,認為申請人保障不了市民的人身安全。她又指過往黃大仙曾發生衝擊警署及紀律部隊宿舍,呼籲市民切勿參與一切暴力行為。

周六的大埔遊行以大埔頭巴士總站為起點,至運頭角里馬會投注站外完結。新界北總警司(行動)韋華高認為遊行路線接近大埔市中心,人口密集,示威者以往駕駛挖泥車,破壞單車徑路面及挖磚,將對道路使用者及居民構成危險,加上遭區議會反對,因此作出決定。

被質疑只批撐警集會 警:唔係警方説了算

對於有指警方收到最高指示,未來將不驅散群眾就直接作出拘捕,吳樂俊稱指控不實,警方一直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只會針對處理違法行為。至於有指警方故意於黃大仙衝突當晚關上街燈,警方指當時路政署發現有燈線被剪斷,批評示威者的行為不負責任,有機會釀成路面意外,又強調路燈開關不是行動組的決策範圍。

被問及警方反對四區遊行,但又批准周末的撐警集會舉行,是否涉及政治考慮,吳反覆指「唔係警方説了算」,指有獨立委員會作裁決,而警方本星期已批准超過10的個集會。在場記者追問10個集會的詳情,指警方網站上並未有顯示,吳指「咁可能係我記錯,唔好意思,係有幾個?」

記者:湯璧瑜

大埔遊行上訴遭駁回 申請人陳凱興:連做「終極和理非」也無方向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就明日(8月10日)的大埔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遊行上訴委員會今午進行聆訊,最終決定維持警方決定。遊行申請人陳凱興表示,對上訴結果感到憤怒和失望,指以現時撕裂的警民關係,市民想做「終極和理非」也沒有方向。基於法律考慮,他不傾向明天繼續遊行。

陳凱興:不傾向明天繼續遊行

聆訊結束後,大埔分區指揮官劉家業步出會議室,即遭大埔居民指罵「黑警!」、「有無良心㗎?」一度無法乘升降機離開。

遊行申請人、好鄰舍北區教會堂主任傳道陳凱興表示,對上訴結果感到憤怒和失望。基於法律考慮,他與遊行籌委會不傾向繼續遊行,但指如果有街坊用自己的方式「出街」,都遭到檢控的話,相信香港不但已經進入戒嚴狀態,也進入了文字獄的狀態。

20190809170818_IMG_3651

陳凱興稱,是次遊行的籌委會一直都很願意跟警方合作,希望和平地表達「五大訴求」。他指,警方覺得終點設於馬會投注站很危險,籌委會便作出讓步,將終點改去海濱公園的回歸塔,甚至願意圍繞大埔運動場遊行,可是警方在聆訊上卻聲稱,收到不同的線報指會有動亂發生,以此反對舉辦遊行,陳凱興批評警方是抹黑示威者。

此外,警方在聆訊上提及的三至四個高危地點,警方在與籌委會協調期間從未提及。陳凱興批評警方「講大話」,「你叫市民點樣相信前線的警務人員?」陳凱興又透露,警民關係科警員曾向籌委會表示,批出不反對通知書的機會很高,可是出席今日聆訊的警方高層,卻聲稱沒有能力控制暴力場面,可見「嘆冷氣的警察」和前線警員的說法截然不同。

陳凱興慨嘆,現時的警民關係已撕裂至無可挽救的地步,他們和一眾大埔居民作為「和理非」的市民,已不知可以怎樣表達訴求。他指,警方是完全否定日後市民和平遊行的可能,「我們做終極和理非的方向也沒有。」

遊行籌委會成員:上訴委員會不再中立

委會成員陳生批評,標榜中立的上訴委員會已經不再中立。他發言期間多次表示非常不開心。他與大埔居民籌備了整個月,舉辦了多場咨詢會去吸納不同的意見;他們亦多次配合警方的建議去更改遊行時間和路線,兩點、三點、四點、五點、甚至晚上六點半也嘗試過;也曾建議圍繞運動場遊行,「我們只是想遊行咋!」惟最終獲發一張「反對通知書」。

另一籌委會成員沙小姐(化名)表示,是次遊行的對象是從未參與過遊行的大埔街坊。近日有街坊向她查問遊行是否獲發「不反對通知書」,因為不少街坊有年幼子女,認為在自己社區遊行是相對安全。對於遊行未能獲批,她對街坊們感到抱歉。

約20名大埔居民到聆訊場地外聲援。他們大喊:「打壓可恥!我要遊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20190809154747_IMG_3641

場地僅安排6座位予傳媒 部份記者被拒入場

聆訊場地位於永安九龍中心10樓的一個單位,只得傳媒席和公眾席各6個名額,部份公眾和記者無法入場旁聽。警方傳媒聯絡代表解釋稱,最近上訴委員會頻繁進行聆訊,找尋場地方面有困難,今次只能安排在永安九龍中心舉行。他又稱,該會議室規定只能容納30人,因此連企位也不能安排。有記者質疑,警方安排這樣細小的場地,是變相剝削了記者和公眾的知情權。

記者:黎彩燕

內地民航局禁制「反送中」國泰員工 譚文豪斥社會信用系統隔空實施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內地民航局今日(8月9日)對國泰發出安全風險警示,禁止曾經參與示威集會的航空員工執行飛往內地航線的職務。本身是飛機師、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斥是「未審先判」,向香港蔓延白色恐怖、政治打壓,隔空對本港實施社會信用系統。

譚文豪晚上9時於機場接機大堂A對出見記者,他指今日內地發出類似禁飛的警示,其實可向香港各行各業施行,等同將內地的「社會信用系統」強加在港人身上。他又質疑內地民航局「未審先判」,被控暴動罪的國泰機師仍未被法庭定罪,事件反映港人為何憂慮「送中條例」,內地司法制度透明度低。

譚文豪認為香港擁有行之有效的法例規管,「有規有舉」,質疑內地民航局如何得悉機組人員是否有參與集會和示威。他亦指如果機組人員是在下班後參與任何遊行示威,只屬個人身分參與,與工作無關。

譚文豪希望中央能明白香港人的憂慮,今日內地民航局發出的警示只反映內地向香港施壓,只會激發香港市民繼續反對「送中條例」。他又指香港不少企業及人員均與內地均有商業來往,表明不希望「不要把大陸的法律制度中未審先判的做法擺落香港。」

內地民航局的公布指,國泰機師被控暴動,但繼續執行飛行任務,「存在嚴重威脅航空安全的隱患」,提出三項要求,包括所有參與和支持非法遊行示威的人員,不能負責飛往內地的航班;內地亦將審核飛往內地及途經內地的機組人員身份,以及國泰需向內地報送加強內部管控的措施方案。

記者:胡伊汶

【不斷更新】8.10遊行遭警反對 網民號召到大埔「行街」

$
0
0
內容: 

警方籲太和路示威者離開

(16:38) 部份示威者走出太和路行車路段,警方剛才已作出呼籲,指前方市民正進行一場未經批准的集結,呼籲他們離開。警方傳媒聯絡數次呼籲馬路上的記者回到行人路上,但由於太和路和南運路上仍有大批示威者聚集,不少記者未有理會。南運橋下林村河邊亦有人聚集,高呼「黑警死全家」。

IMG_0125

警方舉藍旗指市民正非法集結

(16:05) 遊行隊伍到達大埔墟火車站後,人群往不同方向散去。不少人前往連儂隧道拍照打卡,亦有人轉往港鐵站外的新達廣場「涼冷氣」,少部份人入閘離開。

另一方面,警方於太和路和南運路交界設置防線,原本市民亦能經南運路穿過警察防線,後來警察封路,不再讓人穿過南運路防線,着他們繞經其他路線前往目的地。

有防暴警察於天橋底佈防。警方剛作出呼籲,並舉起藍旗,指前方的市民正在參與一場非法集結。

IMG_0117

有示威者抵終點後籲「和理非入機場」

(15:55) 大埔太和路和南運路交界,有約三十至四十名防暴警察,部份持有長槍和施放水劑噴灑裝置。另外,南運路單車徑行人隧道附近亦有防暴警察駐守。

示威者繼續經安祥路向大埔方向進發,未有轉入太和路警察防線前。示威者經過原定終點後繼續往吐露港方向前進,到達南運路和廣福道交界後停下,短暫停留後轉往港鐵大埔墟站方向前進。有人大叫呼籲「和理非入機場」。
IMG_7368

示威者已抵達遊行原定終點

(15:44) 示威者佔據安慈路及安祥行車路。當隊頭經過太和路時,看到大埔警署外已有防暴警察設置防線,於是向他們揮手說「bye bye」,繼續經寶鄉橋往大埔墟方向前進。

示威者繼續高喊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並佔據廣福道行車線,往吐露港方向前進。有人沿路派發樽裝飲品,向示威者打氣,亦有不少街坊在行人路上拍掌以示支持。現時遊行隊頭已經到達原定終點運頭角里。

IMG_0107

大埔街坊派茶包 助逛街市民「養生」

(15:20) 18歲的李小姐和19歲的黃小姐準備了幫助睡眠及紓緩吸入催淚氣體後不適的茶包,於大埔頭巴士總站派發。

兩人稱是大埔街坊,今日出來逛街,但由於擔心市民在逛街時不小心吸入催淚氣體,加上自己最近也常因看到新聞畫面而睡不著,於是特意帶來200多個茶包,幫助大家「養生」。她們希望「做得幾多得幾多」,又呼籲港人不要放棄。

IMG_7352

市民高呼「行街」 走出馬路

(15:18) 於大埔頭巴士站聚集的市民開始高呼「行街!」、「刺激大埔經濟!」、「尋找大埔隱世美食」。大批市民走出大埔汀太路行車路段。

IMG_0098


網民號召悼念民建聯區議員
現場未見人聚集

(15:10) 大埔遊行被警方發反對通知書後,申請人宣佈取消遊行。昨晚有網民號召,今日下午3時到民建聯大埔區議員黃碧嬌的辦事處,舉行「黃碧嬌議員追悼會」。但現場所見,辦事處外仍未有市民聚集。

惟鄰近的廣福商場陸續有商鋪下閘關門,但未知原因。

IMG_8279

千人聚集大埔頭巴士總站 人民力量搞「導賞團」

(15:05) 大埔頭巴士總站外已有逾千人聚集。今日天然炎熱,不少人自備雨傘、毛巾及帽遮擋太陽。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現身,包括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劉其烽和陳惠達,及人民力量譚得志快必等。

譚得志向獨媒記者表示,今日將舉行大埔導賞團,指過往人民力量亦有於不同地區舉辦導賞團和部遊團,「間唔時都有郊遊團」,旗幟只是用於集合之用。

他指,今日將先帶大家到錦山,再沿路介紹大埔特色小店,如介紹石磨腸粉,又會路經運頭塘和大埔連儂隧道,沿路介紹抗日戰爭的歷史和大埔的風光明媚。他強調,最重要是自由和保育社區。他指康樂活動不需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又歡迎其他人沿途加入。

IMG_7347

領展:太和廣場如常營業 歡迎任何人進入

(14:40) 領展社區關係科姚先生回覆獨媒記者電話,指最近收到很多電話查詢,致剛才無法及時接聽。獨媒記者問及,太和廣場的營業安排會否就今日大埔區有可能出現的示威活動有所改變,姚先生指太和廣場將如常營業「as usual」。

對於會否讓警方進入商場範圍,姚先生指,如商場未有主動報案求助,不希望警方進入商場範圍。他指,領展旗下商場保安均知悉以上安排,又特別強調太和廣場歡迎任何人士進入商場範圍。

IMG_7340

黃大仙遊行取消

(14:10) 原定今日下午有網民自發的黃大仙遊行,被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而昨晚在黃大仙的「祈福除惡晚會」中,有16人被拘捕。網民決定取消黃大仙遊行,主力號召市民參與大埔遊行。

接近下午2時,遊行起點摩士公園球場沒有市民聚集。但仍有市民不知道活動已取消,詢問記者黃大仙遊行的起點。

IMG_0494
逾百人聚集遊行起點

(13:55) 過百人在原定的遊行起點大埔頭巴士總站聚集,並有愈來愈多人陸續到達。不少人身穿黑衣,亦有人在背包裡放置喇叭,一邊播放《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一邊在巴士總站和大埔運動場一帶四處行走。

太和廣場大部份商戶仍然照常營業,獨媒記者向駐守商場顧客服務中心的保安查詢,商場應對今日大埔區有可能出現的示威活動的措施,假如警察要求進入商場範圍,商場會否允許,該名保安未有回應,僅留下一個手提電話號碼,指記者可直接向該位屬保安部門的「專人」查詢。惟獨媒記者至少致電5次,仍未能接通。

IMG_7339

網民籲到大埔「行街」 商場店鋪落閘

(13:30) 原定今日下午舉行的大埔遊行,被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但網上仍有人稱會去大埔「行街」。

大埔中心一帶的交通需要改道。下午1時半,大埔廣場內不少店鋪已落閘關門。大埔超級城則仍有大量連鎖商店營業,一田百貨則全日落閘休息,但仍有不少人在商場裏閒逛。鄰近大埔警署、連接新興花園及大埔超級城D區的天橋已被膠鐵馬封鎖,並寫有「警察行動,此天橋暫時封閉,請改用行人隧道」的字眼。

IMG_3831

IMG_3826

IMG_3833

守護孩子未來集會 逾千家長攜子女參與 望教育下一代辨是非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持續,有家長今早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守護孩子未來」集會,及後遊行至政府總部,逾千名家長攜同兒女參與。大會提供巨型橫額及氣球予市民寫上訴求,小朋友亦可於橫額上畫畫。集會發起人希望聚集一眾家長的聲音,同時教育下一代明辨是非。

集會發起人吳偉明指,留意到近日表達訴求的方法愈益激烈,警方則將武力一再升級,希望舉辦「和理非」活動,讓親子表達意見。他表示遊行人數超出預期,雖然沒有正式統計數字,但認為已達到目的,聚集一眾爸媽的聲音,同時教育下一代明辨是非。吳偉明強調孩子也有獨立思考,家長很多時候也要向孩子學習,促特首林鄭月娥立即回應民間五大訴求,解決社會撕裂及警民衝突,「你想下一代尊重你,你就要做返尊重社會嘅事」。

IMG_5932

有市民以顏色筆於橫額上寫上「還我香港,免孩子於恐懼」、「孩子有明天在你我」、「清潔香港,我哋有責,唔要垃圾」等標語,又以木筷子及綿花棒製作「希望風車」。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幹事張展翹批評,政府及警隊一再打破常規,拒絕回應五大訴求,讓市民感到失望及憤怒,又感謝一眾爸爸媽媽於酷暑下仍願意攜同子女參與集會及遊行,促政府立即回應「孩子」的訴求。

IMG_5923
何小姐一家

家長形容政治如影隨形 望捍衛下一代權益

何小姐家住新界,得悉集會的消息後便攜同4個月大的女兒參與。她表示,過往曾與朋友參與過數次遊行,但考慮到女兒年紀幼小,曾有幼童吸入催淚煙的新聞,所以沒有帶同她一同參與。何小姐認爲今日的集會性質和平,能以家長的身份向政府表達訴求,捍衛下一代的權益,「唔會因爲政府唔回應,自己就唔出聲」,望以行動支持前線年青人。

內地民航局昨日對國泰航空發出安全風險警示,禁止曾參與示威集會的機組人員執行飛往內地航線的職務,被批評製造白色恐怖。本身任職空姐的何小姐擔憂本港自由日漸收窄,指員工只是在工餘時間表達訴求,並無不妥,又表示支持示威者於機場和平集會,向國際發聲。她形容政治就是生活,「你刻意唔去,呢樣嘢都會找上你」。

IMG_5926
胡太一家

從事教會工作的胡太表示,一直以來都有攜同女兒參與各集會遊行,包括6月9日及6月16日的大遊行,亦有向分別5歲及3歲的女兒解釋事件。她認為今日的集會以親子為主題,更能以孩子的視野了解事件,故甚至特地將女兒的興趣班時間調後。她表示作為家長,有責任將重要的訊息傳遞給子女,對於暴政,自己斷不能坐視不理。

胡太的女兒於巨型橫額上畫上彩虹、愛心及「Hong Kong」字樣,象徵對香港未來的祝福。

IMG_5895

遊行人士舉行集會後遊行至政府總部,沿途高呼「林鄭好懶惰,市民好難過」、「特首講大話,小心甩大牙」等口號,又手持寫上標語的橫額及氣球,懸掛於政總圍欄上。

IMG_5930

IMG_5921

IMG_5912

記者:湯璧瑜


一場不需要大台的革命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三罷之後,忽然有泛民的輿論領袖出來說要組大台。此言一出,不僅打開了不同行動路線分裂的缺口,更加是一個不信任群眾的表現。

大台在本質上沒有問題(當然要有權力自我約制、民主決策機制等配合),最大問題是有人企圖硬生生把額外的機制套落行之有效的系統裡。簡言之,即是在以公共討論為主的運動模式上,強加一個框架。

儘管組大台者未必懷有惡意,甚至是怕運動擦槍走火,往他們不欲見的方向發展。但切忌好心做壞事,不自覺破壞了運動的節奏。

由6月至今,以連登為重心的運動和決策模式,令全球眼前一亮。竟然有一場牽動世界局勢的運動,可以無大台,但有機地協調和運作。這種以公共討論取代精英主導的運動方式,其規模在香港也是前所未有。不旦令運動百花齊放,如創意文宣、街頭戰術之類;運動者亦自覺擁有這場運動,從而更投入參與。

雖則不要大台,但我們都不能否認,平台是重要的。就如telegram channel等資訊平台、民間記者會的論述發放平台,對於運動者資訊流通、駁斥政府謊言都相當必要。

不要大台的同時,我們都要破除「現場決定一切」的迷思。所謂現場決定是並非全然現場才決定,事前在網上的討論、各平台的文宣,定下底線(如訂好要對途人有禮貌、放火要注意不要傷及無辜、堵紅隧要放車行但阻收費等)都是在行動之前就經過發酵,而不是全部由現場臨時決定。

理解有些人對沒有大台的不安,但我們要相信民主的精神,也要相信群眾的理性。時代革命不只是政治的革命,也是思想的革命。運動者每一日都在成長,還請泛民的輿論領袖們不要原地踏步,否則你就和葉國謙沒有分別了。

版權: 

炮台山「護旗手」被警截查 防暴質疑「特約記者」不是記者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原訂今日舉行的港島東遊行,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無法合法舉行。不過在炮台山及北角沿線,不少市民擔任「護旗手」,揮舞國旗準備「應對」反送中示威者。在港鐵炮台山站外,有大批警察把守,並截查「護旗手」。「護旗手」及後要求本網記者刪除照片,防暴警察上前了解,質疑本網記者的記者證上所示的「特約記者」身份,「即係唔係記者」。

今日下午兩時許,炮台山港鐵站A出口有約20至30名防暴警察和便衣警員駐郁守,對面馬路亦有大批警察駐守。 期間一名持着中國國旗的男子經過,警察隨即上前截查其身分證,同行的身穿紅色上衣的男子聲稱他們是「護旗手」,警察檢查完畢後隨即放行。本網記者在警方截查兩人期間,一直在場採訪。

IMG_0249

後來記者經炮台山道橫過英皇道馬路後再往天后方向前進,遇上剛才持中國國旗的男子,該名男子看到本網記者,要求記者展示並刪除剛才拍到的照片:「這是我的私隱。」記者拒絕,其後再有兩名中年男子走近作出同樣要求。

防暴警察上前了解事件,要求「護旗手」離開。防暴警察又檢查本網記者的記者證,質疑記者證上所示的記者職位「特約記者」,稱「你係特約記者,即係唔係記者啦。」記者回應表示「我哋2004年成立,有喺政府新聞處註冊,使唔使打返我哋Office問吓?」警察:「唔使啊!」又指:「你哋係嗰啲唔會出版嘅媒體。」

IMG_0256

IMG_0251

本網自2004年成立,由於大部分記者均屬義務身份,故冠以「特約記者」作職位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本網屬註冊報刊,亦獲政府新聞處承認。

記者:顏寧

【不斷更新】深水埗遊行被拒 港島東遊行改維園集會

$
0
0
內容: 

示威者快閃紅隧 5分鐘即離開

(16:53) 原於維園約百名黑衣示威者,經商討後認為港島東西均無法行動,故乘港鐵至紅磡海底隧道位於九龍的收費亭,進行快閃堵塞行動。他們在尖沙咀站出站後,快速奔跑紅隧口,沿途有市民高呼「加油,你地一定要平安番屋企。」他們以雜物封堵隧道口,行動不足5分鐘後便離開,目前乘西鐵前往美孚方向。

IMG_8385 (2)

深水埗警署舉黑、橙旗 警察測試裝甲車 叫居民關窗

(16:52) 在示威者沿荔枝角道折返深水埗期間,深水埗警署內的警方一度大為緊張,高舉黑旗及橙旗,示意將會發放催淚彈及開槍。與此同時,遊行隊伍較後位置,有過百名身穿黑衣口罩的示威者停留於欽州街,嘗試拆除街上鐵欄,並於長沙灣政府合署外架設路障。

位於深水場警署的警察見狀後,隨即登上天台位置,於水馬後播放廣播指市民「現正參與未經批准集會」,並提醒麗安邨的居民關窗。之後亦有防暴警察登上裝甲車測試音響系統,播放「示威者請勿衝擊深水埗警署」的錄音。

附近多達300名街坊聚集於欽州街及西九龍天橋一帶,期間天橋上有市民指罵警署內的警察。

IMG_0431

維園示威者轉戰九龍

(16:27) 維園的集會仍在進行中,部分黑衣示威者在商討後,決定乘港鐵轉戰九龍,示威者已登上往金鐘方向的列車。

IMG_8372 (2)

示威者行至長沙灣警署外 警察舉藍旗指正進行非法集結

(16:15) 深水埗「自由行」的示威者經長順街進入長沙灣警署後門,警察大為緊張,一度展示藍旗,指在場的示威者正進行非法集結。警察更發出廣播,要求他們立即離開,但示威者沿行人路即長順街公廁繞過警署。有示威者向警察投擲水樽,警察要求在場所有人士必須回到行人路。

IMG_1605

示威者商議後 先去長沙灣警署 再折返深水埗

(16:02) 示威者沿長沙灣道到達美孚葵涌道天橋時,經商議後決定先到長沙灣警署外,並再途經荔枝角道折返到深水埗。

深水埗遊行出發後半小時,仍有逾千市民源源不絕自楓樹街遊樂場加入遊行隊伍。沿途有市民自發派水,亦有教會開放為休息站,市民可入內休息。遊行人士間中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氣氛大致平靜。

警方亦發出新聞稿,指在場人士現正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屬違法行為,呼籲在場人士盡快離開。

IMG_1602

隊頭已到深水埗運動場 重申訴求勿讓林鄭模糊焦點

(15:54) 深水埗示威者沿長沙灣道,經過長沙灣政府合署和麗閣邨,隊頭已到達深水埗運動場外。有示威者表明,今日必須重申五大訴求,不能再讓林鄭月娥政府模糊焦點。期間多架往新界西的巴士均要改道,包括要改行興華街前往荃灣。

IMG_1599

市民走出楓樹街球場 深水埗「自由行」

(15:32) 在深水埗楓樹街球場聚集的示威者,在下午三點十五分走出球場「自由行」,沿長沙灣道往長沙灣方向進發。

期間有警員在場拍攝,但沒有阻撓示威者,及後更登上私家車往南昌街方向離去。

示威者沿途高叫「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長沙灣道的舖頭紛紛關門。

IMG_1596

市民無視深水埗遊行被拒 照逼爆楓樹街球場

(15:13) 網民發起今日下午3時進行深水埗遊行,由楓樹街遊樂場遊行至深水埗運動場。接近下午2時30分,到達楓樹街遊樂場集合的市民不斷增多,現場大約逾三百人聚差不多坐滿足球場的觀眾席。在汝州街的入口,也企滿了幾十名擬參與遊行的市民。楓樹街遊樂場入口市民派發傳單和貼紙,也有市民在入口擺設物資站,提供眼罩、豬嘴、濾罐和退熱貼。

另外,有一輛警車停泊在楓樹街遊樂場外、長沙灣道往深水埗港鐵站方向,以揚聲器對遊樂場內的市民發出呼籲,指是次深水埗遊行不獲警務處處長的不反對通知書,呼籲遊樂場內的市民離開,在場人士沒有理會警員的廣播,反而大喊「香港人加油、黑警可恥」口號。

IMG_8405

炮台山「護旗手」被警截查 防暴質疑「特約記者」不是記者

原訂今日舉行的港島東遊行,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無法合法舉行。不過在炮台山及北角沿線,不少市民擔任「護旗手」,揮舞國旗準備「應對」反送中示威者。在港鐵炮台山站外,有大批警察把守,並截查「護旗手」。「護旗手」及後要求本網記者刪除照片,防暴警察上前了解,質疑本網記者的記者證上所示的「特約記者」身份,「即係唔係記者」。

IMG_0257

中央圖書館提早閉館 市民不滿要求解釋

(14:41) 維園今日下午舉行集會,鄰近的中央圖書館於下午一時提早關閉。往圖書館之各出入口均以鐵馬圍封,市民如欲離開圖書館,則必須經行人天橋步往維園方向。

市民姚先生表示自己於下午一時抵達圖書館,原本欲入內進餐,但職員無緣無故落閘,姚先生直言感十分荒謬。他透露當時有位自稱場地經理的黎女士與市民交涉,市民追問圖書館是根據何守則下此決定,黎女士表示會請高層出面解釋,又指康文署網站上已清楚交待,促市民「自己聽日打電話去office問」。

下午二時三十分,仍有市民對關館不知情,有外籍人士不滿喊「Mother fuck off」,部份繼續於門外守候,包括人民力量成員錢寶芬。

IMG_5962

維園集會開始 約2,000人參與

(14:08) 維園集會已開始,不反對通知書期限至下午五時,現場氣溫高達33度,主辦者在場地內掛上「反送中」象徵橫額「痛心疾首、撤回惡法」。集會開始前,參與者先為在反送中運動中失去生命的人默哀。

市民亦有於球場各燈柱上貼上「徹查7.21元朗有組織聚眾打人」、「回應訴求還我香港」、「實行雙真普選」等字樣,部分則手持「同舟共濟」、「譴責黑警勾結 無巨白色恐怖」等標語。

IMG_5953

維園約千人集會

(13:44) 維園集會目前有約千人,申請人謝禮楠表示人數比預期的過萬人少,認為是警方延遲批出不反對通知書,令宣傳不足。謝禮楠同申請的遊行往北角的港島東遊行,但警方反對,被問到是否擔心有人會走出維園,謝禮楠稱造成危險情況的,往往是香港觀察及其他襲擊市民的人士。

IMG_5941

裝甲車深水埗警署待命 鴨寮街商鋪已落閘

(13:36) 民協區議員楊彧申請下午在深水埗遊行,由楓樹街球場遊行到深水埗運動場,惟遊行不獲警方批准。在深水埗警署正門外,已擺設水馬陣,報案室門外只餘下一條小路予市民和警察出入。在停車場更泊有上星期曾在旺角執勤的裝甲車,記者拍攝時,有警員稱「陣間出嚟慢慢影啦,唔洗急」。

平時周末人聲鼎沸的鴨寮街和長沙灣道,大部分商舖現已落閘,部分鴨寮街的攤檔亦沒有營業。有不少市民仍然在鴨寮街一帶流連,在深水埗港鐵站外的影音舖更在播放社會運動相關的歌曲,包括《一起舉傘》及《試問誰還未發聲》。獨媒記者問及店員播放歌曲的原因,店員微笑並回答到「因為好聽囉!」

IMG_1589

版權: 

北角有市民被圍毆 港台、立場記者採訪同被襲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在北角,雖然並未有示威者遊行到達,但現場持續有「愛國」市民聚集。

在晚上,北角英皇道富臨皇宮附近外有市民遇襲,嘴角流血。警方上前了解,表示並非作出拘捕,只是協助該名男子。該名男子向警方表示,自己只是想去商務印書局買書。

目擊事件的港台記者表示,受襲男子被約10名市民圍毆,指他被雙手捉住膊頭,再被人以膝頭襲擊。港台記者隨即上前拍攝,在旁的《立場新聞》記者被人搶去用作固定手機作直播的腳架下半截。施襲者並繼續揮棍襲擊記者,港台記者被施暴者打中左手上臂。

港台記者向警方表示要報案,惟警方回應指,記者需前往附近警署落案,只記下受襲記者的個人資料便沒再作跟進。

IMG_0417

IMG_0414

記者:顏寧

警銅鑼灣假冒示威者 拒回應是否警察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昨晚(8月10日)約十時,銅鑼灣Sogo一帶只剩約200名示威者,大部分正在靜坐休息。示威者突然高呼「有鬼」,指有警察混入示威者當中。身穿警察制服的警員突然衝入軒尼詩道,拘捕十數名示威者,以警棍毆打部分示威者至頭破血流。

警察進場後,在「警察群」中有至少10名扮相與黑衣口罩示威者相似的人並未遭拘捕,更稱呼防暴警察為「我同事」。

獨媒記者當時亦正於希慎廣場外休息,突然聽到有示威者高呼「有鬼呀!快啲走呀!」,由灣仔方向沿軒尼詩道跑往銅鑼灣,其中數人血流披面。及後警方於軒尼詩道和波斯富街交界迅速制服十數名示威者。

LD4A4340

片段由現場的獨媒記者拍攝,約有10名黑衣蒙面男子未有遭拘捕,其中3人協助警方拘捕示威者後遭記者圍訪,一人著記者「睇住撞到我同事」,又呵斥記者「唔好行咁埋,唔好阻住我哋做嘢」。獨媒記者隨即追問該黑衣蒙面男子為何稱防暴警察是「同事」,促揭示真實身分,隨後警方將蒙面人拉入防線內,又阻擋記者上前拍攝。

當記者再次追問其中一位戴帽蒙面男是否警員及向他要求他出示委任證時,該戴帽蒙面男不發一言轉身離開。隨後一群防暴警察護送三人離開,記者追問警員「係護住示威者走定警察走呀?」及「點解是威者會有警棍㗎你答我呀!」,惟該防暴警察沒有理會。

LD4A4397

被捕示威者受傷,留上血跡

目擊者親證警員以綠色螢光棒傳遞暗號

目擊事件發生的王先生指,當時軒尼詩道及波斯富街交街天橋底發生黑衣人互相毆鬥事件,懷疑有警員假扮示威者混入群中被拆穿後發起攻擊。王先生指,當時被指假扮示威者的警員與一般示威者的扮相無異,即配戴了防毒面具及頭盔,後突然開始毆打示威者。警察到場後,數名人士大喊「自己人自己人」,與警員以綠色螢光棒互通訊號後獲即時放行,令王先生確信他們的真正身分是警察。

LD4A4360

王先生

警棍扑頭、連環拘捕惹眾怒 市民與警對質遭強光照射

警方將示威者帶至軒尼詩道與波斯富街交界,中國工商銀行外一併扣押至停泊於駱克道的60座旅遊巴。市民追前指罵警員「個啲細路嚟㗎咋,做咩打到佢咁」、「痾篤尿照自己個樣啦」、「你哋有自由意志㗎」等。有警員持續向前方相距只有五米的市民及記者以強光照射。獨媒記者所見,在場所有防暴警員均沒有配戴委任證。

拘捕行動完成後,警方退至波斯富街及謝斐道交界,即信和廣場外,大批街坊情緒高漲,上前大喊「黑社會」、「收皮啦,有你哋喺度好亂呀」等。警員則一度持咪指市民正進行非法集結,命令其立即散去,否則使用武力驅散,有公共關係科警員更著同事「影佢,快啲影佢!」

市民追問警方於今日稍後時間的記者會將如何作交待,警司 Choy Wai-sum 態度輕挑,笑著說「你問PPRB(警察公共關係科)啦」。後警方不敵示威者人數眾多,退至謝斐道後登上警車朝灣仔方向離開。

LD4A4366

記者:湯璧瑜

劉穎匡家門遭淋紅油 憂針對反送中人士 斥警拖延處理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曾經主辦7月7日九龍遊行和7月28日遮打集會的劉頴匡表示,昨晚(8月11日)約8時,其屯門住所的大門被人「淋紅油」,其父親向致電報案,警方一度指無法調配人手到場,要求他親自到警署報案。劉頴匡認為,事件與他近日主辦「反送中」遊行有關。

劉穎匡表示,昨日下午約3時收到一個來自「Erin Cai」的恐嚇訊息,威脅劉不要再「搞搞陣」,否則會去他的住址「做場法事」。劉穎匡指,收到訊息時以為對方「玩玩下」,沒有再理會。

IMG_6891
(劉穎匡提供圖片)

至大約晚上8時,劉穎匡在尖沙咀收到父親的電話,指家門外聽到「嘭」一聲,打開門不見任何人,只見大門被淋了紅色油漆。劉指,由發現有人淋油至開門的過程只有大約十秒。

事發時,只有劉的父母在家,劉父立即致電「999」報案,但報案室的人表示警署內沒有警員可以協助,警員都「出了去(市區)」處理「暴動」。劉父被指示直接到屯門警署報案,劉父當時覺得十分奇怪,但仍然跟從指示,晚上大約9時到屯門警署報案,但警署外有兩名軍裝警員禁止劉父進入報案室,指示劉父到青山警署報案。幾經波折,到了晚上10時,劉父終於獲青山警署受理案件,隨後有兩名刑事偵緝人員到劉家落口供及進行調查。

IMG_6902

劉穎匡表示,他在大約晚上10時15分回到家,質疑警方事發後兩小時才處理案件,是有心為難。他覺得「成件事好滑稽」,事件發生的時間也相當奇怪,懷疑恐嚇他的人特意在今晚各區發生衝突的時候出手,減少傳媒報導。但劉穎匡表明,不會因為被恐嚇而害怕,反而擔心家人受驚,認為「有咩不滿就同我講」。

劉表示暫時未知誰人策劃,但恐嚇訊息中提及「不要搞搞陣」,相信與他近日曾主辦遊行有關,擔心會有更多與「反送中」運動有關的人被恐嚇。

記者:胡伊汶

警示範水炮車 稱最低武力標準隨示威情況而定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上午安排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成員,參觀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俗稱水炮車)的示範。警察機動部隊副校長陳健國強調,警方只會使用最低武力驅趕示威者,惟當被問及最低武力的定義,,他指水炮車所使用的水壓及距離需按實際情況而定,指「最低武力」並非一個絕對數值,而是一個相對數值。

_DSC3768

公民黨郭榮鏗(左一)

警方早期斥資1,660萬元購入三輛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其中兩輛今日於於粉嶺蝴蝶山路一號警察機動部隊總部的操場予傳媒拍攝及作示範。示範前安排傳媒拍攝,有記者一度打開車門拍攝車廂內部畫面,惟立即遭警方喝斥「邊個打開車門架?我覺得咁好唔理想囉」。公民黨郭榮鏗隨即質問警方代表,水炮車以公帑購買,記者採訪監察有何問題用。惟該名男警方沒有回應,僅表示「我依家唔同你拗」。

_DSC3857

警察機動部動警司(訓練)葉卓帆

IMG_8326

警察機動部動警司(訓練)葉卓帆首先簡介水炮車資料,指水炮車雖然在規格上為中型貨車,但登記類別卻為政府特別用途車輛。他稱,整架車可容納5名警員,由警長級警員負責車頂的水炮發射,另外亦有警員會紀錄行動。而最受關注的水炮裝置則配備雷射測距器、高壓清洗防霧化裝置及射燈鏡頭;噴射模式分為花灑式、間斷脈衝式及連續水柱式。

IMG_8314

IMG_8307

葉卓帆表示,車廂兩邊有電子屏幕及讀數表,可供警長控制噴射水壓及角度。另外,整架水炮車皆有7個鏡頭,可連續錄影20小時,警員亦可在車廂內觀察到車身四周。葉又稱,車頭及車身兩側底部各有一支水炮,車頂亦有噴灑裝置,葉強調這幾項設備只會用作保護功能,包括撲滅車身著火、驅趕兩側示威者及協助移除障礙物。

_DSC3716

葉卓帆補充,車身左側有水缸,平日將以消防喉灌水,如有需要更可於街井取水,亦會視乎情況加入催淚溶液。

_DSC3747

_DSC3940

警方之後示範使用水炮車,分別以不同水壓射向20米、30米及40米的人形塑膠公仔,被射中的塑膠公仔一度後退約5米。每次發射水炮前,水炮車均會作出「停止衝擊,否則噴水將你哋驅散」的廣播。示範期間,葉卓帆多次強調水炮車只會射向人群的腳部,是警方其中一項「最低武力」。

_DSC3985

警察機動部隊副校長陳健國

在提問環節,公民黨郭榮鏗質問警方會否在20米或更近範圍使用水炮,以及「最低武力」的定義。警察機動部隊副校長陳健國回應,水炮車是警隊其中一項戰術選項,所使用的水壓及距離需按實際情況。他又強調,「最低武力」並非一個絕對數值,而是一個相對數值,是按衝擊情況而衡量。

_DSC3988

左起:毛孟靜、郭家麒、梁耀忠

區諾軒指,昨晚有急救隊女隊員遭警槍擊致右眼嚴重受傷,並有可能完全失明,質疑水炮車會否同樣對人體有永久傷害問題。陳健國稱,使用武力從來不是警方的首要選項,警方在行動前會先作出警告及勸喻,如不遵從才會考慮武力。他又補充,警方清楚使用武力必然有不良效果,強調只會在受到暴力衝擊的情況下、以驅散目的使用武力。在旁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即斥,「尋晚(8月11日)咪唔係咁囉」。

_DSC4045

陳志全嘗試抱起測試模型,驗證其重量,指模型較正常人體重更重

公民黨郭家麒則質疑,警方所使用的測試人像重量較重,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問及警方是否曾親身測試,以及催淚水劑是否已經化驗,「試下射下頭、射下中間,你知警方唔係下下都咁準」。陳健國指,機動部隊所有警員都有測試過水炮車,「我哋都要說服自己嘅壓力(水壓)有幾大」。他指水炮車所用的催淚水劑濃度與日常使用的一樣,而符合國際執法標準。

民主黨林卓廷批評警方在執勤時情緒不穩,如何可以確保使用最低武力。陳健國則反指,警方所使用的武力並非單靠一張照片及一段影片可判斷,「只以制伏後的片段嚟衡量係比較唔全面」。

最後何君堯向警方提問,指如果今晚有示威行動,水炮車是否可以即刻出動。陳健國未有正面回應正式運作時間,僅稱示威現場的總警司職級警務人員,才可以向警務處助理處提出長出動水炮車的要求。

_DSC4007

在何君堯提問後,街工梁耀忠欲發問問題,惟何君堯突然與民主派議員口角,並以手機拍攝對方,指「你係咪話我黑社會?你再講多次!」情況一度混亂,警察機動部隊副校長陳健國先返回辦公室,何君堯之後亦自行提早離場。衝突平息後,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要求陳健國繼續回答議員質詢,惟他未有再現身,人民力量陳志全則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陳克勤,「帶隻何君堯嚟,搞到我哋冇得問」。

_DSC3754

_DSC4057

警方職員亦無法搬動模型,需以滾動方式移走

記者:周頌謙

版權: 

警察濫暴升級 民間記者會轟已干犯酷刑罪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由反送中運動參與者組成的「民間記者會」,下午開第三次記者會,「民間記者會」發言人吳先生炮轟香港警察過份使用武力,已涉嫌干犯酷刑罪,即法例第427章刑事罪行(酷刑)條例,重申必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和追究。他質疑,警察在太古站內近距離開槍,並將市民推落電梯,全部均違反武力使用守則,「屢屢對頭開槍,用意何在?」

DSC00987 (1)
「民間記者會」發言人 吳先生

在昨日的深水埗和港島東大遊行後,警察在驅散示威者時嚴重濫暴,包括假扮示威者進行拘捕,並在港鐵站內發射催淚彈,並在近距離作行刑式開槍,更在尖沙咀使用布袋彈射爆義務急救人員的眼球。

吳先生表示,對警察和黑社會的行為深惡痛絕,並對被捕人士致以最深切慰問。他指香港昨晚經歷了黑暗的一夜,多區均尤如戰場和遍地鮮血,質問行政林鄭月娥竟對警察惡行和市民訴求視而不見,懇請對方「搵返良心」,「還香港人一個自由、公義及和諧的社會。」

斥警假扮示威者自編自導、發動煽惑

「民間記者會」又質疑,警察假扮示威者已涉嫌煽動及進行暴力行為,令警民衝突升溫。他們要求警方正面回應,必須證明警員從來沒有參與衝突和發動煽惑,「之前不斷譴責暴動。啲暴行其實係咪警察自編自導?」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週見記者時,貶低示威者「No stake in the society」,「民間記者會」表明強烈譴責。他們早前進行網上調查,指同意五大訴求和升級行動的受訪者中,近六成為25至39歲,七成擁有學士學位,證明高學歷人士佔大多數。

前線抗爭者:警察態度越見卑劣

前線抗爭者羅先生自6.9開始參與反送中運動,眼見政府對訴求不聞不問,遂決定上前線支援。

他昨日因身體不適,無法到前線,「要對手足說對不起」,並對遭到警察濫暴的手足感到非常心痛。羅先生表示,在前線其實一直心驚膽跳和害怕,但感謝「手足」的愛和決心,「我們都是為自己的家、社會出一分力,雞蛋集合起來,戰勝高牆。」

羅先生又認為,政府和警察對運動的態度越來越差,甚至是卑劣。他日前在黃大仙港鐵站目睹警察濫暴,斥對方已不再公正嚴明地執法,而是殺人式的射殺。他質疑,林鄭月娥口中的「施政新作風」是否更強硬威嚇示威者。

DSC00987
前線抗爭者 羅先生

記者問到,警員持續混入示威者當中,會否造成分化。吳先生則重申,示威者是因為良知和對社會的熱愛,才在面對生命威脅和危險下,仍然願意上街,「無人可以叫到任何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

記者:劉俊傑

版權: 

民主派斥港澳辦 「咩恐佈主義呀,最恐佈既係警察扮示威者」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舉行記者會,斥如今是「暴警治港」。 昨日警方在銅鑼灣派出假扮示威者的警員混入人群,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質疑,警員擔任臥底需先向律政司申請,質疑昨日該批警員的角色,包括是否有份參與或煽動示威活動的暴力行為。

毛孟靜表示昨日警察的暴力,已經非筆墨所能形容,「林鄭政府去咗邊?」政府日前委任退休警方高層劉業成為臨時副處長,她斥警方「新官上場三把火」,但三把火把警方僅餘的公信力燒盡,包括在葵芳站使用催淚彈及在太古站掃射市民,使用的是最高武力。毛孟靜指更令人髮指的是,派警員假扮示威者拉人,斥臥底只適用於黑社會及犯毒集團,而非用作針對香港年輕示威者,重申「沒有暴徒,只有暴警。」她又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竟然說經濟,完全不負責任。

毛孟靜表示,民主派7月21日已要求與林鄭月娥緊急會面,但至今日仍沒有回覆。她表示「沒有公道,又點可能有安寧?」對於港澳辦「有恐佈主義苗頭」的評論,毛孟靜認為是「大一大佢」,「撐完又撐撐完又撐」,以北京的語言震懾香港,「咩恐佈主義呀,最恐佈既係警察扮示威者」,斥非常可恥。

公民黨郭家麒斥昨日警方的行為等同謀殺,他批評警方在葵芳站內使用催淚彈,大量有毒氣體將停留在站內抽風系統。郭家麒指催淚煙不是煙,而是會長期附在所有地方,「窗壁、樓梯所有既地方都會有」,將誘發長期病患,而室內放催淚彈亦極容易引發「人踐人」,再次斥是「謀殺」。

IMG_0457 (3)

街工梁耀忠表示,昨日催淚煙攻進葵芳站月台,他播出一條音頻,指有媽媽帶BB在葵芳站遇上催淚彈,黑衣人當時保護小朋友及長者,「佢地真係唔係暴徒黎架!」梁耀忠又表示,今早有眾多葵芳邨街坊投訴,警方為何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發射催淚彈。他亦稱,警方如今完全無視立法會議員,「咁樣落去,要令社會平靜好難」,要求林鄭回應訴求。

區諾軒表示昨在尖沙咀中槍的少女一旦失明,將會是一世,但警員仍在每月繼續「逗糧」,目前是完全無機制監管警員。他提到now新聞台昨在銅鑼灣拍得,將一條竹枝放進示威者背包插贓嫁禍,認為或屬「妨礙司法公正」。

IMG_0459 (2)

民主黨黃碧雲認為港澳辦發言後,警員不當示威者是人,而是曱甴,蓄意謀殺香港市民。人民力量陳志全指上月如叫喊「香港警察」,下一句會是「知法犯法」,今日則會是「意國謀殺」,認為警察是與香港人宣戰,對居民、遊客「都想攞命咁」,無差別對待示威現場的市民。他又稱今早港人眾籌近200萬美金,在全世界登報,「你羞唔羞恥?」指香港要「止暴制亂」是「止警暴,制警亂」,「有警察出現既地方先最危險。」陳志全指成因是政府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令警員有恃無恐,「處處是暗角,個個是朱經緯」。

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認為,昨日是尚未有人死亡的「血醒鎮壓」,港澳辦直接授權警隊,減少對峙,大規模圍捕及大規模違反警倒,造成震懾的效果。對於警方混入示威者,范國威認為有理由懷疑過往較嚴重的衝突,均是由警方策劃,是「賊喊捉賊」,香港已到「死人邊緣」。

IMG_0461

教育界葉建源斥昨晚的事件已超越良心底線,監警會對警隊「連心理約束」亦無法做到,認為要盡快召開立法會商討。工黨張超雄認為,香港已在內亂邊緣,斥警行為與黑社會無分別。他促問責官員及身處社會重要位置的人,應走出來明確表明不認同此種做法。

記者:胡伊汶

兄弟罷工撐機場集會 批室內放催淚彈「和沙林毒氣冇分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過千民市民今日於香港國際機場集會,高舉「黑警還眼」、「香港警察企圖謀殺香港市民」、五大訴求的標語,派發有關8月11日警察濫權行為的英文宣傳單張。機場管理局在下午三時半更表示,因受公眾集會影響,機場運作已嚴重受阻,所有航班登記服務須即時暫停 。政府在下午更舉行跨部門記者會指機場集會為「非法集結」。

在一號客運大樓內,黃先生和他的兄長一起參加集會。黃先生表示,今日他是罷工而來,而他兄長則剛好放假。他們貼上「811 Police attempt to kill Hong Kong citizens 」的標語在身上,說參加集會的原因是昨晚警方在各區的驅散行動濫用暴力,認為太過份。今天出門前兩兄弟都沒時間準備文宣材料,但笑言甫到機場,便見到有人拖滿載文宣的行李箱到來,現場派發。

「我們逗留過幾個位置,現場幾平靜。我們主要想向旅客指出香港警察的手段不但違反警察通例,違反國際法,包括平民、記者、救護員。」他又指出,警方向港鐵站內發射催淚彈的行為,「和日本奧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氣沒分別。」

IMG_5361

一號客運大樓內,有示威者舉牌呼籲6點撤退。仍有示威者接放機,向旅客大叫「Don’t trust Hong Kong Police」,但現場不時有示威者各自溝通退場時間,並謂「冇gear依家好走喇。」

由於現場流傳6時前撤退的消息,黃先生和其兄長表示,今日癱瘓機會的目的已達到,會在稍後衡量安全情況離開。

記者:陳子雲

版權: 

萬人參與「警察還眼」機場集會 遮眼示威斥責警方濫暴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8月11日)警方在多區針對示威行動進行清場,一度進入港鐵葵芳站施放催淚彈,以及在太古站掃射人群,甚至被揭發警察偽裝成示威者及槍擊一名女急救員致右眼視力嚴重受損。有網民發起今日下午到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進行「警察還眼」集會。有約一萬名市民身穿黑衣,配戴口罩,手持道具前來響應,更有人以黑布及紗布遮蓋右眼。

IMG_7493

IMG_7495

集會在一時開始,過萬名市民坐滿機場的接機大堂,部門商店更關門休業,多條機場巴士線須改道不停客運大樓。機場管理局在下午三時半更表示,因受公眾集會影響,機場運作已嚴重受阻,除已完成航班登機程序的離港航班,以及正前往香港的抵港航班外,其餘今日所有航班已全部取消。政府亦在下午更舉行跨部門記者會指機場集會為「非法集結」。

無標題左起:吳先生、楊先生、黃小姐

楊先生現時為自由工作者,從事玩具業,年約20多歲。楊指有見警方過渡使用「不必要」的武力,對支持者和反對者所使用的武力分別極端,「支持就放,反對就打」,又不合理處理元朗恐襲事件。楊表示前幾天亦有參與「和你飛」集會,稱讚在場參與者有秩序、主要通道暢通,遊客可以離去,與此同時證明「無差佬嘅地方好和平」。楊又斥政府對市民訴求「零回應」,一直放大示威者的行為。

無標題

楊先生又認為,警方的鎮壓手法越趨激烈,甚至是以個人情緒凌駕工作。他舉出太古站內警方在沒有舉旗預警下,短距離發射胡椒彈。楊指,「正常人都知傷害,點解警察放催淚彈,放到好似唔洗錢咁」,斥警的行為是製造白色恐怖。他稱昨日在尖沙咀目擊警方行動,指當時仍有很多旅客在場,在警方不停施放催淚彈後,一名九歲小孩更與父母失散,認為警方的行為已經失控,長官無法控制前線行為。他又批評,警察假扮示威者的行為非常黑暗,製造白色恐怖。他相信現時政府即使認真解決修例爭議,也未必能徹底化解所有問題,更何況根本無意撤回修訂條例,「政府仍然刊憲,點知會唔會死灰復燃」,強調怨氣根源在於特首林鄭月娥。

無標題

二十多歲的黃小姐,現職家庭主婦,今日攜同幼女到場參與集會。她指丈夫雖然沒有到場,但仍對集會表示支持,昨晚甚至憤怒得難以入睡,難以想像自己的小朋友要在香港長大。她坦言昨日在家觀看所有電視直播,都感到警方行動不合理,斥警方作為執法者,驅趕應有明確指引,但卻以武器瞄準市民頭部,「最離譜嘅係捉重犯都唔會以腳夾頭」。她又認為,催淚彈對民居十分影響,尤其是老人家及動物。

無標題

同樣年約二十多歲的吳先生,原本任職物流業,但參與兩、三次罷工後,卻被公司無理解僱。吳先生是元朗橫洲的原居民,於7月21日更有協助義載。他指﹐於天橋上目擊警察只是圍在南邊圍村口,但對於村口入面不斷的鐵通敲打聲音卻毫不理會。他又透露,得悉7月21日當日十八鄉每條村都要「交人」,但不是每個圍村村民都會支持「教仔」。他坦言村內普遍多老人家,不會走到示威現場,只能單靠無綫新聞了解情況。在無限放大示威者問題的報導下,吳指老人家深信示威者是暴徒,又指現任消防員的父親,對其示威行為並不反對,甚至擔心其經濟能力,更會協助購買物資。

吳先生又斥責警察越來越暴力,作為紀律部隊卻沒有紀律,認為應該要自控,又憶述父親的質疑「唔通你講兩句,就唔去救火」,認為警察應盡其職責。

無標題
Aaron

以色列遊客Aaron因集會滯留於二號客運大樓,他原本今日乘搭亞洲航空前往越南,但到場才得悉航班已被取消,航空公司仍未有跟進。Aaron表示知道香港現在發生示威行動,但未有深入了解,只聽聞警察的執法手法恐怖。

IMG_7504

在近下午五時,網上流傳警方將於晚上六時清場,大批市民前往巴士站欲乘車離開,但由於十分擠塞,一度令車輛無法駛入客運大樓。大批市民隨即沿馬路離開赤鱲角,前往東涌。

記者:陳世浩

版權: 

記者狂問3小時 警認有派員「喬裝不同人物」拘「核心暴徒」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今日再舉行例行記者會,由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坐陣。昨日多區發生嚴重衝突,有穿著示威者服飾的人在銅鑼灣拘捕其他示威者,有一名女子於尖沙咀疑被布袋彈射爆眼球,警方於港鐵葵芳站內施及催淚彈,更有警員於太古站內近距離向示威者發射胡椒彈。

記者會上,記者瘋狂追問關於昨日事件,鄧炳強承認有警員「喬裝成不同人物」,去拘捕「核心暴力示威者」。記者會於下約午3時45分開始,近晚上7時才完結,歷時逾3小時。

IMG_6219

記者打斷鄧發言 要求立即答問題

鄧炳強在開首發言中指,示威者「胡作非為,目無王法」,暴力不斷升級,警方昨日在銅鑼灣拘捕了15名「核心暴徒」。鄧發言約10分鐘後,被記者打斷,指其發言內容可於網上發佈,要求開始讓傳媒提問。鄧著記者先讓他完成發言,隨後「會盡量答晒」記者提出的問題。記者不滿,繼續追問是否有警員扮成示威者,「唔俾問問題,你就唔好開記者會!」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接續發言,指過去三天共拘捕了149人,包括111男及38女,年齡介乎15至53歲,涉嫌非法集結、襲警、阻差辦公、藏有攻擊性武器等。記者再次不滿,追問昨日是否有警員「插贓嫁禍」,將竹枝放入被捕者的背包。

鄧炳強隨後取消講解水炮車的部份,重申「暴力本身就是暴力」,呼籲「和理非」與暴力劃分界線,便開放讓記者提問。

稱主要喬裝成「參與活動人士」

鄧炳強指,因應6月起有核心暴力人士帶頭挑去事端,警方開始「情報主導行動」,內容類同調查有關毒品的案件,派員「喬裝成不同人物」。記者追問是否有警員假扮「示威者」,「有定冇呀?」,「Yes or no!」鄧炳強都未有正面回應,僅稱警方主要是喬裝「參與活動人士」,不過承認昨日作出拘捕行為的是警務人員。

記者又質問行動由何時開始,及涉及警員人數,鄧炳強都未有回應,又指「拉核心暴力示威者不是咁容易」,拒絕透露「行動細節」。至於如何定義「核心暴徒」,鄧指是有人「每次出來都諗住用暴力」。

LD4A4338
(資料圖片)

否認卧底警帶頭衝擊

有傳聞指,過去示威者的暴力衝擊行為,是由假扮示威者的警員發動。鄧炳強多次強調警員不會作出違法行為。警務處助理處長(行動)麥展豪提到,昨日有示威者向尖沙咀警署投擲汽油彈,造成一名警員的腳部二級燒傷,引述他指「覺得會死」。被問到投擲汽油彈會否是卧底警員所為,麥指「卧底就一定唔會啦」,強調卧底警員不可以犯法,也不可以煽動人犯法。

警方又於記者會上展示圖片,指昨日有示威者舉起槍械。被問到如何知道圖中人不是卧底警員,鄧炳強指認得派出的同事,知道他不是警員。

對於「喬裝」的警員為何未有表露身份,鄧炳強指,在切實何行的情況下,警員會盡量出示委任證,警方會檢視日後情況是否可做得更好。

記者問警員所指的「不同人物」是否包括記者,謝振中指警員沒有喬裝記者,但「(現場)有好多人喬裝記者」。

警被拍到放竹枝入示威者背包

昨晚有影片拍到有警員將竹枝放入其中一名示威者的背包中,被質疑是插贓嫁禍。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指,警方只看到網上影片,指如果被捕人士藏有致命武器,有需要當場搜查。

記者指出,警方過往須於被搜查者的視線範圍內進行搜查,但警員卻於被捕者的背後,將竹枝放入其背包。李桂華指,單靠一段影片,不知道事前發生了甚麼事,指插贓嫁禍是妨礙司法公正,警方會十分留心,又稱雖然被捕者可能看不到搜查,但是在其附近進行搜查。

鄧炳強承認,一般情況下,要在被搜人面前、視線範圍下搜查,但事實情況未必容許。他指會就插贓嫁禍的指控作出調查,但如果一收到指控就要將警員停職,「我諗警隊有一半人要停職」。

稱昨於北角「高姿態巡邏」

記者質疑,警方不有以同等力度跟進元朗、荃灣及北角發生的襲擊事件,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媒體聯絡及傳訊)江永祥否認,指昨日派了大批警員到北角「高姿態巡邏」,又指進行喬裝行動需要時間,針對目標人物,「唔係穿同一件衫行埋去就可以」。

版權: 
Viewing all 173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