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布販爭取棚仔不遷不拆 何應:無怨無悔
(獨媒特約報導)深水埗布市場自去年八月傳出要拆遷的消息,布販一直要求爭取不遷不拆和政府重新簽發小販牌。面對政府盲搶地建屋和食環署的分化政策,布販的位置一直被動。而由組織布販成立關注組並走上街頭、聯絡各方求助、和食環署談判甚至舉辦不同導賞活動等,應利布業的何應都是站得最前。何應的故事,也是那一代獅子山下的故事。56歲的何應坦言自己的子女都不禁問他:「布販不團結,政府又不理你。老豆搞咁多野做乜?」但何應...
View Article傑志巴倫古素突被取消註冊 球迷場外聲討球會管理層
(獨媒特約報導)傑志週三於官方 Facebook 專頁正式宣佈簽入西班牙前鋒羅勳奴,並取消巴倫古素的球員註冊以騰出外援名額,而巴倫古素在亞協盃的位置亦被巴西外援費蘭度取代。此舉隨即引來球迷熱議,質疑會方決定草率,變相犧牲這位前亞協盃神射手。今週港超聯「南傑大戰」,不少球迷特意穿著巴倫古素的球衣向這位前朝功臣致敬,部份球迷更拉起「We want Belencoso 」及 「Gracia...
View Article頌安街市加租3成 11商戶今結業 街坊:領展冇理過我哋需要
(獨媒特約報導)馬鞍山頌安邨領展街市上月突然宣佈裝修加租,租金加幅高達68%。經過1個月斡旋,外判管理公司宏安將裝修期延至6月,租戶可選擇續租4個月,或簽署新的3年租約,租金加幅減至3成。但多個小商戶仍難抵受加幅,11戶今日便會結業。沙田頌安區議員葉榮於本月訪問了逾百位居民,發現近8成人反對街市裝修,認為應維持現狀。加租3成...
View Article給為「衰十一」歡呼過的人
六名少年男女在長洲東堤租住渡假屋,其中兩對少年情侶,因為曾發生性行為,前日被警揭破,繼而以「衰十一」罪名拘捕。在網絡上,有許多抱著「食花生」心態的在傳閱報導;自然也另有一群衛道之士,鼓掌叫好,哈又有四個失德之人落網了。然而少年少女的命運,他們的想法與自我,還有這一串法律運作的背後的問題,則鮮少有人關心。不打算糾纏於性權是否人權的問題,因為我們也很難對此否定:否則大概要把自慰的、看咸書的,都予以制裁。...
View Article平民美食車大匯演 撐多元美食可能性
【2016年1月31日新聞稿】為回應政府的美食車政策,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撐.基層墟市聯盟、社區發展陣線、香港藝術及設計聯會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今天下午於銅鑼灣東角道舉行了「平民美食車大匯演」,展示了多款美食車,並即場烹調各項民間美食,向市民派發。在是次活動中共展示了10架美食車,設計及規格各有不同,包括滿有民間智慧的本頭小販車,由單車改裝的「Cargo...
View Article緬甸農民也要「被高興」──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
被稱為「雙龍」項目的中緬石油及天然氣管道由由西南至東北貫穿整個緬甸,進入中國的雲南省,為中國西部的能源供應提供捷徑。中國人眼中的瑞獸來到緬甸,當地民眾只感到他們是不懷好意,甚至是掠奪者的象徵。然而,中緬管道的主要投資者中國石油(下稱中石油)對民眾的反對聲音感到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公司已投入大量資源造福百姓、創造就業機會,不明白為何少數民眾在他們的建設項目「拖後腿」。他們的解釋離不開是外來民間團體的教唆...
View Article教育,虧欠動物什麼?
文:Roni人生的懂事年齡,各有不同,對我而言,大概由就讀幼稚園開始。在我僅餘的記憶中,上幼稚園的課,早上就得要做早操、吃茶點、勤練字,然後就是下課回家。三年的生活,就是在這種模糊而真實的記憶中渡過。早前,有幸獲一所幼稚園的邀請,主講關於動物權益的課堂。由於這次的分享對象,打破歷來最低的平均聽眾年齡,因此演講內容和說話上不得不深入淺出。雖然我明白不可以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什麼深刻的人生大道理,但至少...
View Article回應陳鑑林議員承諾就說服各界接納「公平使用」修正案四方會議
圖為編輯所加,攝:Alex Leung就 2016 年 1 月 28 日立法會會議,《2014 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 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辯論動議現即休會待續期間。法案委員會主席陳鑑林議員閣下承諾可召開「四方會議」,並游說版權商、建制派及政府接受「公平使用」的發言。鍵盤戰線回應如下:我們向來就《2014 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三點要求,包括:1. 於《2014...
View Article港鐵逾99%股東通過高鐵協議
(獨媒特約報導)港鐵今早進行股東大會,就高鐵844.2億元封頂價、借貸及增派發特別股息$4.4表決。大部份發言小股東均反對協議,質疑議案不符港鐵利益,但亦有小股東支持。大會在進行2小時後投票,結果99.83%贊成,議案須待立法會通過高鐵超支撥款後才會正式生效。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在股東大會上發言,指高鐵是胡里胡塗的爛帳,郭批評高鐵從開始到現在的承諾均從未做到,指點可以相信管理層。港鐵主席馬時亨打斷...
View Article去信反對白沙澳過度發展丁屋
編按:白沙澳分區規劃大綱草圖將於2月2日截止,該處部份生態優美的土地被劃作丁屋發展,作者促市民去信反對:tpbpd@pland.gov.hk。【白沙澳分區規劃大綱草圖 No....
View Article食環阻深水埗大南街地攤 稱收到投訴
(獨媒特約報導)深水埗藝遊區昨(1月31日)再次舉辦大南街地攤,活動打著墟市重生的旗號,希望把交流與分享的元素帶回鬧市。最終墟市在食環署派員打壓下無法順利舉行,只有少數攤主堅持營業。主辦單位過往曾多次於大南街舉辦地攤活動,吸引不少手作人擺檔。昨日原定參與的地攤超過100個,奈何食環署職員不斷驅趕,地攤場面冷清,不少專程前來的檔主大嘆失望,但仍有少量檔主堅持營業。其中一檔是專賣退休人士手制公仔的Ste...
View Article領展街市買餸貴食環街市5成 菜心貴1倍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近年翻新多個旗下公屋街市,租金及物價大幅上升,基層市民叫苦連天。「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於上月底進行調查,比較領展街市與鄰近食環署街市的物價差異,發現相差可達5成,其中馬鞍山耀安街市的菜心,更比同屬沙田區的大圍街市貴超過一倍。東涌逸東邨居民批評政府是幫兇,縱容領展「賺盡」,居民只能「硬食」。(資料圖片)領展藉翻新加租...
View Article【台灣大選12】台灣新媒體 找新的形式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派出5人小隊到台灣走訪「選舉新聞」,我們的重點不在藍綠,而在藍綠以外,文章將陸續刊出。在香港工作兩年多、擔任《號外》主編的張鐵志,在今屆台灣大選,他在台灣埋手策劃兩個新媒體,一是《政問》,二是他作為共同創辦人的《報導者》。 辦有趣而能深入探討政策議題的媒體,一直是張鐵志的願景。《政問》是一個現場直播(live...
View Article珠海建海上風力發電場 距港僅10公里 威脅白海豚生態
(網上圖片、小圖由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提供)(獨媒特約報導)受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條跑道等大型基建及填海工程影響,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大幅下降。南方電網擬於距離香港僅10公里、常有海豚出沒的珠海桂山伶仃洋水域,興建海上風力發電場,進一步危害生態。海上風電場項目今日於廣州舉行環評公聽會,環評獲通過後,工程便可正式上馬。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認為工程選址接近保育區域,而且工期與港珠澳大橋重疊,須考慮各項工程對...
View Article高鐵超支撥款繞工務小組直上財委會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工務小組今日審議高鐵超支撥款,盧偉國在會議進行一小時後強行「劃線」剪布,多位泛民主派議員抗議,會議兩度暫停,盧偉國一度擬驅趕社民連梁國雄離場,但泛民主派議員阻止下,僅要求梁收回言論作罷。會議結束前,民主黨黃碧雲提出休會動議,會議至預定時間四點半結束。張炳良在會後指,由於時間緊急,會將項目直接提交財委會審議。工務小組主席盧偉國在會議進行期間,已不斷「提醒」議員不要重覆提問,又不斷...
View Article銅鑼灣書店事件破壞一國兩制 程翔: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鬥爭
(獨媒特約報導)銅鑼灣書店事件繼續引起港人關注,廣東省公安早前承認李波正協助調查,5名書店人士的失蹤更令人擔憂一國兩制已蕩然無存。資深傳媒工作者程翔星期二晚在使命公民運動中的講座中提到,銅鑼灣書店事件是因為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鬥爭,中央政策要「清源」,遂主動出擊清剿反動勢力。程翔先講到香港的禁書市場,由來已長達30年,禁書其實是中共高層內鬥的境外延申,不同派別利用香港的出版自由,散布對己方有利,對方不...
View Article老英國自由派的猶豫(《事實即顛覆》導讀)
據說,今天的新聞就是未來的歷史。這句話簡單直接,似乎大家都能明白它的意思,甚至還能同意。但只要稍稍一想,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問題重重。例如,它似乎隱含了一個標準,一個什麼事情能被寫進歷史的標準;難道只有今天被新聞媒體報導過的事實才夠得上歷史的殿堂嗎?當然不,因為我們在報導新聞的時候,在判斷什麼事情才有新聞價值的時候,總是已經先有了一套預設,而這個預設又總是離不開我們這個時代的視界;明天的史學家憑什麼要...
View Article規劃署強行改劃長沙灣用地 議員炮轟零諮詢 政府霸王硬上弓
(獨媒特約報導)深水埗區議會星期二討論《長沙灣分區大綱核准圖》,規劃署提出新修訂核准圖中的b項,即荔枝角道近長順街用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改劃為「商業(6)」。建議在會上引起激烈討論,多位議員均不滿規劃署沒有作諮詢,便匆匆改劃土地用途。規劃署官員在會上遭議員炮轟零諮詢,民協何啟明提出要求署方撤回方案,動議最後獲得通過。圖:左為楊彧,右為袁海文民主黨的袁海文在會上表示,1月26日才收到文件,有碧海藍天、...
View Article深水埗區會要求保留棚仔 政府企硬搶地建屋
(獨媒特約報導)深水埗區議會星期二討論布市場的去留,布販在會議前先行遞交請願信,高叫口號:「不遷不拆,貢獻半生,還我牌照」,爭取保留棚仔。建制及泛民議員均一致反對食環署計劃,但政府多個部門態度強硬,部門代表一致表明為配合興建及發展房屋,布販應遷到通州街臨時街市。圖:食環署深水埗區環境衛生總監黎家傑接收布販請願信食環署深水埗區環境衛生總監黎家傑表示,為了做到集體搬遷,署方已提議搬到通州街臨時街市。署方...
View Article港珠澳大橋:永遠的負資產
上周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港珠澳大橋追加超支撥款,市民見證主席陳健波高調剪布,壓縮議員提案,縮短表决時間更驅逐員出場,總之用盡一切方法在政府自定的死線前撥款。如此大費周章,究竟是為了重大公眾利益還是政府面子?香港人善忘,若果不重温這項目的前世今生,便難以明白這是特區政府在錯誤時空針對錯誤功能的錯誤規劃,恐怕會變成永不翻身的負資產。從1983年合和集團胡應湘提出興建伶仃洋大橋的時候算起,至2003年國務院同...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