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白沙澳分區規劃大綱草圖將於2月2日截止,該處部份生態優美的土地被劃作丁屋發展,作者促市民去信反對:tpbpd@pland.gov.hk。
【白沙澳分區規劃大綱草圖 No. S/NE-PSO/1】
敬啟者
我們強烈反對將原本位於淡水濕地上,後於2012年受發展商破壞而被發展成農地的0.7公頃土地劃作鄉村式發展用地,理由如下:
我們曾於2011至2013年於白沙澳展開蝴蝶調查,共記錄得八十種以上的蝴蝶品種,其中不常見蝴蝶十九種,四種罕見蝴蝶,電蛺蝶(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燕鳯蝶(Lamproptera curius walkeri)、蚜灰蝶(Taraka hamada isona)和古銅穀弄蝶(Pelopidas conjunctus conjunctus),另外發現彌環蛺蝶(Neptis miah)、白斑嫵灰蝶(Udara albocaerulea)和綠弄蝶(Choaspes benjaminii)等三種非常罕見蝴蝶。我們也在附近的溪澗發現稀有的淡水魚三綫擬嘗(Pseudobagrus trilineatus),根據魚護署資料顯示,白沙澳三線擬鱨魚是香港唯一有記錄的地方,除白沙澳以外,只在廣東省有發現。另外白沙澳亦有多達175種鳥類記錄。這麼豐富的生態記錄,足以證明保護白沙澳的生物多樣性,是規劃大綱草圖必須考慮和執行的原則。一旦容許大量村屋發展,汚水、噪音、空氣汚染、光害等等人為活動,必然徹底摧毀白沙澳珍貴的自然瑰寶。
而且,相比其他已經面目全非的新界傳統村落,白沙澳屬一級歷史建築的何氏舊居和週邊的客家村屋,可以說是香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客家村屋群落。而村裡又有一聖母無玷之心堂,始建於一八八○年,屬三級歷史建築,亦見證了早期天主教在西貢傳播的歷史。這麼豐富的人文歷史建築,如果容許村屋發展,必然破壞了白沙澳整體的客家傳統建築美學,香港亦失去了一個能夠欣賞學習傳統客家文化的好地方。
現在白沙澳只有一步行小路通往海下路,適當地提供了目前人口的需要而且也構成一緩衝地區,讓白沙澳保存其生態多樣性和建築特色。一旦容許村屋大量發展,新增外來人口必然構成嚴重消防安全和交通問題,到時的步行小路一定不能應付居民的生命安全要求,而隨時被擴濶以應付消防車、救護車通過等安全問題,到時白沙澳的生態和歷史建築只會受進一步的破壞。
那片受破壞的淡水濕地原本也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西貢和香港的農地、濕地一直面對許多類似先受破壞,後再發展的問題,最近有四百年歷史的黃竹洋村旁一大片同樣是淡水濕地遭推土機填平便是最新的例子。令人遺憾的是,現在白沙澳規劃大綱圖的做法如同認可這種先破壞後發展的做法,這只會變相鼔勵其他地方的發展商和村民競相仿效,白沙澳這麼擁有高生態價值和珍貴人文歷史的地方尚且不能避免,那其他地方又談何平衡保育與發展?
我們不是完全反對村民回村自住的權利,但經土地賣買調查所知,白沙澳的土地有大約四成已經出售予地產發展商,所謂村民回村居住的理由如何成立?而當中又是否涉及現正爭議極大的非法套丁行為?我們當然容許真正的經確認身分的原居民的建屋權利,但亦希望政府能為保護白沙澳提出一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可批准白沙澳的丁屋申請移往其他地方即俗稱的「飛丁」。
白沙澳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客家建築群落,又可以讓遊人輕鬆步行進入,欣賞其中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保存了香港珍貴的文化生態資源,希望貴署重新規劃,將那片原本的濕地規劃為綠化地帶,以制止進一步的破壞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