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工新聞與獨立媒體(香港)合辦:「零散工」工作坊
筆桿和鏡頭,是幫助還是掠奪?採訪者與受訪者的關係,應如何理解?在這裡,你將獲得與主流傳媒不一樣的體驗。我們相信,寫一篇好的報導,首先要認識議題,同樣重要的是,思考自己的位置。老闆隨時可以炒魷,工傷、病假無得claim,這是「418」零散工的待遇,而工作零散化正是全球趨勢。在這個扭曲的制度裡,每一個人都無法倖免於剝削他人與被剝削的困局。生活下去,不想麻木,就要直面地獄。短短兩個多月的工作坊,必然充滿局...
View Article海洋公園最老海豚死亡 困養38年
海洋公園最老海豚Jessie去世,享年44歲。(海洋公園圖片)海洋公園剛宣佈,他們園內最長壽的海豚Jessie於昨晚10時半死亡,終年44歲。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表示Jessie為海洋公園貢獻超過38年,公園所有員工將永遠懷念她云云,並謂Jessie為公園最值得尊敬的保育和教育大使。可是,海洋公園一片慶祝似的呼聲背後,對海豚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香港動物報記者:陳泰臣瓶鼻海豚Jessie...
View Article在不安與徬徨中看「毛記」
「廢」是「廢」,但已踏進灰色之年,不能算是「廢青」。至於香港人嘛,百分百,但不必自豪,也毋須自卑。是否要找尋「集體認同」?哪裡去找?至於不安與徬徨⋯⋯不安與徬徨開啟了香港的2016,至少網絡世界如是,「自由」消失的恐懼瀰漫Facebook的帖子,至少「黃絲」世界如是。幾千人走到中聯辦,抗議「一國」以侵害人身自由的「恐怖主義」方式,以踐踏「兩制」中香港自治的方式,越境「擄人勒索」以「綁架」香港的「出版...
View Article丟掉幻想 叫停高鐵 抱緊自由
文:黎廣德(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高鐵謊言被一步步揭穿,銅鑼灣書店股東店員工一個個失蹤。梁振英政府不但沒有設法釋除港人對一國兩制瀕臨崩潰的疑慮,更變本加厲調動立法會財委會議程,務求於今年二月通過追加高鐵超支撥款近200億元,令一地兩檢公安入城變為事實。高鐵工程已經成為財務黑洞,高鐵列車更可能變成令港人失去自由的「天國列車」。急於替政府護航的建制派議員拋出兩套論調:用「公安守法論」安撫港人,亦用「工...
View Article向城規會陳述:空域問題解決與否,第三條跑道都沒有需要興建
今天向城市規劃委員會作出陳述,講解空域問題解決與否,第三條跑道都沒有需要興建,又指出存在嚴重航空交通安全隱患,呼籲城規會必須遵循香港法律第131章《城市規劃條例》的要求,作出盡責審查,拒絕接受第三條跑道的規劃申請。以下概要介紹會上的陳述首先我們必須認識機場原設計時的空中航道配置。圖1 原設計航道圖,飛機上天有四個門戶 (A, B, D,...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學者質疑新農業政策成效 籲勿變質成大財團項目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在農業政策方面,梁振英表示會增加土地選擇及善用土地資源,落實「新農業政策」,包括設立農業園及農業優先區,又會設立5億農業基金,為農民增值,發展休閒農業。土地正義聯盟執委劉海龍質疑政策脫離農夫實際需要,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則希望政策能拉近人與農業的距離,籲勿變質為大財團發展項目。劉海龍:政策製造發展農業成本高昂錯覺政府去年就新農業政策進行...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守護大嶼聯盟:發展大嶼山出賣全民空間
(獨媒特約報導)梁振英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成立發展諮詢委員會,向大嶼山開刀。今日梁振英公佈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佈將設立大嶼山拓展處,並推動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計劃居住40至70萬人,又將在東涌及欣澳填海建立房屋及經濟走廊。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沒必要開發大嶼山,犧牲港人生活空間,批評只為中港經濟活動服務。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對獨媒表示,質疑中部水域填海的「東大嶼都會計劃」沒必要,而且對...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委任體育專員 扮落實政綱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施政報告中,梁振英指「落實政綱建議」設立體育專員,作統籌及協調跨局或部門的體育工作,該職位由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楊德強擔任。理大專上學院講師李峻嶸對獨媒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只是名義上「落實政綱」,但體育運動專員由一向研究體育政策的民政事務署副秘書長楊偉德出任:「暫時睇唔到職能上有大轉變。」...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工黨譏「擦鞋報告」 向中央交心爭連任
(獨媒特約報導)今早施政報告集體離場抗議的工黨,要求梁振英回應李波事件已被趕離會議廳的李卓人形容施政報告「一片紅,毫無內容,帶出香港已全面赤化。」,向中央交心,斥政府只懂解決「過馬路同去廁所」層次的問題。李卓人指,梁振英於施政報告提及47次「國家」,42次「一帶一路」,民生、退保只得4次,標準工時更只得1次,從優先次序看出這是一份「擦鞋報告」,「同中央交心,最緊要配合一帶一路,連獎學金都要俾去一帶一...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無全民退保 有綠燈過路
(獨媒特約報導)面對長者老年化及貧窮化,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並無明確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亦未提及政綱中的「「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承諾。相反在「應對人口老化」章節中,提出的措施僅限於「小修小補」,包括增加長者過馬路的綠燈時間。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應對人口老化」章節中,稱要為長者建立友善環境,措施包括增加無障礙通道、行人通道加建上蓋,增加長者過馬路的綠燈時間。另一些措施包括增設長者優先座、長者優先廁格...
View Article海豚地畫捱轟 創作者指市民企錯位睇 海豚學會:政府無視本地保育惹民怨
(政府新聞網圖片)(獨媒特約報導)上星期日於大埔「水陸墟」開幕的5D海豚地畫遭到網民劣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腳踏海豚留影,被指是「踩死」海豚,象徵政府強推大白象基建工程滅絕中華白海豚。地畫創作者、靈美創意培育基金總幹事林旭輝向獨媒表示,外界曲解了他的創作意念,從適當角度可以見到「海豚好開心咁抬起個人」。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則指,民怨爆發反映政府無能,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亦無視水深火熱的本地...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梁振英稱考慮退出《禁止酷刑公約》 人權監察:戇居
(資料圖片)(獨媒特約報導)梁振英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全面檢討處理酷刑聲請而留港的外國難民,包括檢討《入境條例》,強調加快審核聲請及打擊非法入境及逾期居留問題。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政府長遠會否退出聯合國防止酷刑公約,以阻止透過酷刑聲請滯留香港的「假難民」,梁振英回應指「如有需要會咁做(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梁又特地感謝《東方日報》對事件的關注。梁的退出《禁止酷刑公約》...
View Article倡退出國際人權公約 特首毫無人權承擔
特首梁振英回應酷刑聲請的問題時,提到如有需要會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此言反映他對國際人權公約的無知,亦對保障人權毫無承擔。縱有批評,中國仍接受國際監察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自1992年適用於香港。公約第31條訂明可以書面通知聯合國秘書長退出公約,但只限締約國。若然香港政府執意退出公約,必須透過中國書面申請。不過,過往禁止酷刑委員會公布審議結論後,中國雖然批評委員會「個別委員」有「偏見」、「惡意...
View Article【台灣大選5】掰掰舊政治——同志立委候選人呂欣潔
圖:呂欣潔facebook專頁(獨媒特約報導)2016台灣大選將於1月16日舉行,獨媒派出5人小隊到台灣走訪「選舉新聞」,我們的重點不在藍綠,而在藍綠以外,文章將陸續刊出。去年香港2015年區議會選舉,有「傘後」、有年青人參政的現象。那邊的台灣大選也有類近的現象,單以「花後」(2014年太陽花學運)形容並不足夠,「掰掰舊政治」的訴求或者更為貼切。藍綠兩黨,不能代表台灣政治的一切。2014年的太陽花學...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長毛鞋油送特首 譏「擦鞋報告」
(獨媒特約報導)梁振英今早出席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報告大談一帶一路,在「真民生」政策上交白卷,港人關注的李波「被失蹤」事件隻字不提。社民連梁國雄在大會結束前向梁振英示威,投擲「CY擦鞋專門店」鞋油和鞋刷,譏是「擦鞋報告」,只為向中央爭取連任。社民連梁國雄向梁振英投擲「CY擦鞋專門店」鞋油和鞋刷,諷梁振英「創新擦鞋」。他稱僅是希望向梁振英遞交請願品,奈何梁不肯接受,唯有改為「掟嘢」。長毛表示已聽取...
View Article路邊污染改善了?你話牙!
圖:蘋果日報《施政報告》於「空氣質素」章節,一開始就提到「在2010年至2015年間,空氣質素明顯改善,大氣及路邊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懸浮粒子,平均濃度均下降了12%至25%,只有臭氧因區域煙霧問題上升。」無疑,比較2010年「高位」,2015年二氧化氮確有改善。但如果我們看長線一點,原來二十年過去了,香港的路邊空氣污染沒有寸進。如果我們看遠一點,比較一些國際大都會,香港的...
View Article保育大嶼水口 反對盲目消費生態
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及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第一屆工作報告中,將大嶼山多處都建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建設。其中,建議將水口發展主題定為康樂與野外活動,考慮增設滑翔傘、單車、登山徑網絡的延伸、動物農莊、探索露營地點等設施。可是,此舉將破壞水口的生態環境,令生物失去棲息地,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水口灣位於大嶼山南部,擁有多樣化的棲息地: 河流為淡水魚及無脊椎動物提供居所; 鹹淡水交界孕育紅樹林成長;...
View Article關於嶼南道—— 大嶼山從保育到遭受發展的命運
嶼南道——保育大嶼南的屏障嶼南道為大嶼山南部的重要道路,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連接梅窩及石壁,途經大嶼山各個主要村落如貝澳、長沙、塘福等,以配合石壁水塘的興建;而連接東涌、昂坪及大澳的道路亦於六十至七十年代相繼建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嶼山的人口並不多,加上不少地區地勢險要,故此嶼南道的道路只按照配合較低交通需求的鄉郊道路標準設計,未完全符合現時的道路設計標準。比如舊東涌道不少路段只有一部車輛的闊度,...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