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淺回《我係乜乜乜》男神測試

$
0
0

男神測試在網上熱傳,大量網民感歎港女見「高富帥」(personally唔覺劉先生高同帥)就轉軚,十分現實。我無意笑人現實市儈身體誠實,只想補充一點背景,另對《我係乜乜乜》製作團隊提出一些疑問。

1. 不少人指責港女「現實」,我無意為「港女」說項,但如果看看歷史,不難發現婚姻自古以來是家庭與宗族之間財富分配,積累和延續的社會制度,以宗族和家庭利益為先,甚或是個人為了生活而與他者連結而作出的生存策略,以自由選擇和浪漫愛為基礎的婚姻約只有一,二百年歷史。現代社會雖喜歡標榜愛為婚姻的「價值」, 但浪漫愛的婚姻相比起工具性的婚姻歷史短得多,因此婚姻的「現實」,從來不是「愈來愈」,而是源遠流長。我比較驚訝的是,還有女生願意在見樣後依然選擇游先生,我願意視作為社會進步。(阿Q之精神,just kidding. )

2. 我認為整個節目中最有趣的,是劉先生和網民等對親密關係的說法和想像。主持人問他,可不可以提議一些又廉價又浪漫的拍拖活動,劉先生說,可以中午時一吃吃三文治,主持人挑戰他如一個在元朗一個在中環而lunch time 只有45分鐘點算,劉先生竟說都可以抽時間見,而且足見有誠意。然後劉先生後來又說,覺得港女以有無樓擇偶是錯的。聽落好 pure 好 true。這裡就點出了「物質」和「浪漫愛」的對立。好像後者才是正確的值得推崇的,前者就是庸俗。

但這裡忽略了一點,就是浪漫愛本身在香港這個裙帶資本主義社會裡是高度物質化的,資本主義的各式媒介利用「愛」作為營銷的致勝策略,並把「愛」的概念生產再製成各種促進資本積累的符號,口號與經驗,代替人與人之間透過長時間的互動和連結下對愛的體會與表達。再者,當生活各種都完全被資本主義和財閥控制,處於不利位置的個人如何創造表達愛的方式?要從元朗到中環食 lunch,來回都不止40蚊車費呀,車程點止45分鐘?看似好經濟的的示愛活動,其實到底也是經濟活動,被財團控制。浪漫愛從來從來不便宜。

3. 想問《我係乜乜乜》制作團隊,到底這一集的製作意圖是甚麼?如果是破除對「港女」的刻板印象,但內容似乎看不見有力的挑戰,反而是加深了對香港女性的污名。甚或是,想要點出香港男女拍拖與婚姻的困難?然而討論亦不見能深入點出親密關係底下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矛盾,除了買樓困難外,就是「港女/男拜金」的舊論點。我深信是嘉賓的深度問題,但製作團隊沒能在節目中引出更深入思考和挑戰,是令我失望的。我期望的《我係乜乜乜》團隊是不為 gimmick,能挑戰主流價值觀的節目制作人。

4. 剛看《鏗鏘集》,看到一個辭工在香港搞螢火蟲保育的男仔,樣有dd毒(no offence) ,仲要無發達的,但也有個女仔辭了份工嫁佢幫佢手,因為俾個男仔對d 蟲既熱誠感動。想來,我身邊也有不少女生,都不是看有無樓擇偶的。(雖然我的圈子真的難作準)。其實到最後還是要問心,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有人愛安穩,有人唔怕飄搖,有人鍾意孤身一人。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誰是男/女神?」, 「甚麼是 ideal mate ? 」而是,甚麼的社會文化產生了這些「神」和「ideal」? 更重要是為甚麼個人的選擇愈益被階級限制?如何被限制?個人如何抵抗?我想這才是更值得探討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