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反釋法大遊行之真相:和理非的抗爭才是爭取民主的殺手鐧
改變終點的不甘心因為擔心、不甘心和痛心,萬多名希望守護香港司法獨立,以及不希望人大釋法的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並努力以最和平的抗爭方式應對警方可能會使用的暴力對待。遊行至中環,有一半或以上的市民,由本來走至終審法院便完成反釋法大遊行,改至願意繼續走至中聯辦。當中不少市民可能於上星期三已參與一場和平的反釋法遊行至中聯辦,但警方不放行而於50米外的位置完結,結果第二天官方正式透過傳媒暗示會釋法。我想不少堅...
View Article許智峯質問 梁君彥又趕人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大會復會,獲安排進行口頭質詢的民主黨許智峯利用發言時間質詢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何不批准就人大釋法的休會辯論,梁君彥數次警告後宣佈趕離許智峯,但遭民主派議員阻止,會議暫停逾30分鐘後,梁宣佈中午一點改在會議室1復會。梁君彥宣佈趕離許智峯後,多名民主派議員立即上前阻止,梁君彥重申自己的裁決是最終,暫停會議並要求秘書處執行其指令。會議一宣告暫停,至少6名建制派議員立即「直播」,各據會...
View Article梁君彥拒休會辯論人大釋法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在會議室1復會,多名民主派議員提出規程問題,要求主席梁君彥回應為何拒絕就人大釋法進行休會辯論,梁多次以「唔係規程問題」、「已作出裁決」等回應,公民黨楊岳橋諷刺「不如你解釋下咩先叫規程問題」。梁君彥未有理會,續進入口頭質詢環節。民主派則在發言時諷刺人大釋法及梁君彥的決定,其中工黨張超雄在質詢時亦反擊官員對議員身份的質疑,稱他今日的質詢官員,不代表他認同政府的做法,並對此保留一切法...
View Article2030年 綠色環境跨不過
文:吳希文(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不知政府是否也意識到近年坊間多談的「承載量」問題,《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及策略》(下稱《2030+》)把之放在研究的當眼處,《2030+》的主軸之一,是「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不過,綜觀《2030+》這種創造容量的操作,本身傾向滿足發展需求,並非檢示不同環境、資源條件下可承受的發展壓力,進而加強保護、修復環境。《2030+》中,農業給視為...
View Article十個缺席橫洲投票議員去咗邊?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早開會,姚松炎提出成立「跟進橫洲發展項目事宜小組委員會」,但最後以17票反對、14票贊成、7票棄權,遭到否決。有10名非建制派議員沒有出席會議,引起爭議。人民力量陳志全昨日率先在Facebook專頁發炮,斥民主派欠團結:「唔好淨係鬧保皇黨護短!不計梁頌恆同游蕙禎,民主派在發展事務委員會有25人,點解只得14票贊成?議席已經少過人,又唔開會,點同689打仗呀?」一...
View Article電視新聞增手語翻譯無期 通訊局稱明年底完成研究
圖:張超雄曾帶同手語翻譯,出席立法會選舉now新聞選舉論壇(獨媒特約報導)聾人爭取電視新聞增設手語翻譯多年,獨媒早前報導,通訊事務管理局於無綫電視的牌照加入了相關賦權條文,但生效日期未明。街工梁耀忠於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要求局方交代檢討進展。梁耀忠因事離港,由工黨張超雄代為提出,當局回覆指正進行研究,將於明年底前完成。圖:街工梁耀忠亦曾帶同手語翻譯出席選舉論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回覆指,在20...
View Article特朗普當選令人失望,但我仍然相信民主
圖片來源我一直都未有對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公開作出過任何預期,因為我最關注的是香港這個社會及香港在中國大環境下如何發展下去的問題。另一方面,因為實在是看不通,只知道這會是一次很接近的選舉。不過如果要兩害取其輕,其實我對特朗普獲選,確實有點意外,也十分失望。我認識的美國朋友,本土的也好、移民過去的也好,公開說支持特朗普的少之又少。但民調結果的上上落落,說明不能少覷特朗普的機會。2009年初上半年,我在美...
View Article未完場,始終唔好慶祝住
題為編輯所擬。直到現在,Clinton 的 popular vote 仍然多過 Donald Trump ,而 Electoral College...
View Article《國定殺戮日》的預言成真?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已經塵埃落定,共和黨的極右民粹候選人Donald Trump勝出,即將入主白宮,響起了全世界的警號。同時,這次選舉結果也讓筆者聯想起《國定殺戮日》(The Purge)這齣電影系列,因為當中的「預言」好像已經開始成真。《國定殺戮日》(The...
View Article地政摸黑貼收地通告 橫洲村民批鬼崇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就元朗橫洲房屋發展第一期項目的道路及排污工程刊憲,橫洲三村村民今早帶同橫額守護家園,斥政府及建制派欺壓村民,強行發展。地政署及土木工程署在清晨暗中安排人員到村口張貼通告,村民斥政府鬼祟,「連刊憲都唔敢明目張膽,就話拆我哋間屋,衰過賊。」政府在去年10月30日刊憲,以《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收回土地,在村內興建由朗屏邨鳳池路,穿過朗屏路,銜接新世界私人屋宇的新馬路。村民在早...
View Article【本研解密】香港命運:被遺忘的美國
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震驚全球,許多人都感興趣究竟未來會如何影響美國對中港外交政策。數年前一份遭維基解密(WIKI LEAKS)曝光美國國務卿有關香港前途問題的電報密件(THE FUTURE OF HONG KONG,...
View Article黃成智創辦《見報》 首期封面「梁游攬港陪葬」
(獨媒特約報導)前新思維成員黃成智創辦《見報》,首階段印刷3萬份,頭三個月以雙週免費形式派發,逢隔星期五出版,往後則作週報;並設新聞網站。《見報》今期創刊號以「梁游攬港陪葬」作封面,內頁亦重點針對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被問到《見報》是否要狙擊本土派和反港獨,他稱自己沒有參與編採,見到封面後的反應是「嘩,乜咁爆既!」《見報》下午舉行「創刊酒會」,擔任行政總裁的黃成智表示,希望能繼續推動中間路線,稱報...
View Article光棍節來襲香港:買多一件貨,吸多一啖廢氣?
11月11日,在內地俗稱光棍節。大家彷彿放下過去一天美國選舉的陰霾,迎接這個全國、甚至普世歡騰的日子,因為多個網購平台促銷大砍價,人人鬥快搶貨,動作夠快便成為大嬴家。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今晨開賣52秒後,全球成交額即超過10億人民幣,6分58秒後便超過100億人民幣,39分45秒後更達300多億人民幣。今年天貓更宣佈設立香港專區(即以港元計價),香港街上舖天蓋地的宣傳廣告,歌頌這個商品半折、免運費...
View Article防止學生自殺聯席轟教育局卸責 八成人促全面檢討制度
(獨媒特約報導)過去3年,本港共有71名學生因為抵受不住學習壓力而輕生。今年3月,教育局宣佈成立防止自殺委員會,本月7日提交研究報告。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接受訪問時,卻指分析沒有顯示學生自殺成因源於教育制度」,又羅列出一連串當局為減低學生壓力所作的措施,以示關注學生情況。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今早聯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邵家臻召開記者會,對報告及吳克儉的回應表示失望及遺憾,譴責當局製造假象推卸責任。民間聯席...
View Article舌尖與筆尖,謀殺了野豬——回李純恩《蘋果日報》專欄 「野豬」一文
過去星期六,北角天后廟道有小野豬女現身私人屋苑,大廈保安使用竹枝驅趕野豬,結果小野豬被診斷為骨折,最終遭漁護署獸醫處死。當天,碰巧居住附近的李純恩先生牽狗經過,接受記者即場訪問時,叮囑市民要當心野豬。日前,他於專欄上指野豬非常兇猛,並非與迪士尼彭彭那麼好相與,更稱「野豬肉肉質堅實,很有咬口」,鼓吹食野豬所謂的飲食文化。猶記得事發當天,主流傳媒的標題均以「野豬襲擊」保安員一詞來扭曲事件。事實是,小豬遭...
View Article賺盡生活每一程
港島南港島線預計於下月底通車,南區長期飽受香港仔隧道塞車困擾,小巴巴士長期脫班的問題,相信可以得以紓緩。但金鐘站面對本已非常龐大的港島線及荃灣線轉車人潮,若下個月加入南港島線的人流,相信金鐘站月台將必會更加擠逼。可能選區在新界西,太專注地區事務的田議員,又太憂懼金鐘站的擠逼情況,竟然主動呼籲海洋公園考慮延長開放時間,並口出狂言,要求打工仔延遲放工,避開擠逼情況。不過,香港人的工時本已是世界之冠,如果...
View Article行管會限議員助理行動 莫乃光:非一致通過 郭榮鏗:僅短期措施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於星期二宣佈,因應11月2日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與其議員助理硬闖會議室,發生激烈衝突,禁止兩人共13名助理進入立法會大樓,更禁止所有議員的助理在大會、內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進行期間進入一樓及二樓,即會議室樓層。今屆行管會內有4名民主派議員,除當日缺席的民主黨黃碧雲,資訊科技界莫乃光、公民黨郭榮鏗及陳淑莊皆有參與是次會議。行管會主席梁君彥宣佈新措施時,稱獲行管會「...
View Article周博賢、楊雪盈組「文化同行」參選選委會 公開挑戰汪明荃高志森
(獨媒特約報導)由周博賢、周俊輝和楊雪盈牽頭組成的「文化同行」,參選選委會選舉文化小組。團隊早前已報名參選,他們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周俊輝表示,團隊將作綑綁提名及投票,並表明反對梁振英連任及人大831決定,爭取雙普選及廢除功能組別。「文化同行」又發英雄帖,要求由汪明荃和高志森等人組成的團隊對話,聆聽業界聲音。周俊輝分享感受時提到,四年前曾參選立法會選舉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稱近日到銀行重新準備戶...
View Article大專學界組「學界同盟2017」參選選委會高教界 促特首候選人正視民意
(獨媒特約報導)大專學界組成「學界同盟2017」,出選12月選委會選舉高等教育界,成員年紀介乎19至23歲。他們在參選宣言《為天地立心...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