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核電廠】公專聯去信港交所證監會 促中廣核交代
(獨媒特約報導)距港僅130公里的台山核電廠預計明年初投產,但自2009年動工至今醜聞不斷,上月有傳媒發現核電廠使用中國製組件,及核電機組已封頂,威脅香港安全。公共專業聯盟昨日(6月3日)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解釋目前已發現的核電廠安全漏洞,包括壓力容器的材料及技術等,並指已就事件向證監會及港交所發信,要求關注及跟進事件。中廣核為港上市公司...
View Article那年六四,我和德國朋友到維園
忘記了是七還是八年前,有一次為朋友接待一個德國人,正好是在六四那一天。我就讀的浸大,有歐洲研究系,分法文和德文兩個專科,就讀的同學需要額外多一年時間畢業,那一年就是要到法國或德國實習,因此總會認識到一些德法的朋友。在大學我有緣認識一些讀歐研的朋友,那年六四,一位以前讀德研的同學忽然有事,臨時要我代為照顧一位路過香港探望他的一位十八九歲德國青年。我帶他去旺角廣東道的街市看紙紮舖和活雞檔,去油麻地果欄嘗...
View Article〈黃雀飛〉創作人吳彤參與報哀音:歌手生命可以完結,但人的信念不能
歌手吳彤(獨媒特約報導)理工大學、樹仁大學及浸會大學學生在銅鑼灣東角道進行「六四報哀音」活動,以歌唱方式悼念六四,及提醒香港人要堅持爭取民主。創作〈黃雀飛〉的歌手吳彤到場支持,更與學生一同合唱。學生一共唱了三首歌,分別為〈在天安門前〉、〈黃雀飛〉及〈民主會戰勝歸來〉,期間約有60人圍觀,觀眾在完結時亦向學生報以掌聲。但由於天雨關係,現時活動轉至時代廣場進行。吳彤指創作〈黃雀飛〉過程中曾令家人擔憂其前...
View Article社工學聯街頭重演六四情境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發起街頭行為藝術行動,悼念六四事件27周年。社工學聯成員在銅鑼灣時代廣場以行為藝術重演六四情節,戴着頭巾撰寫絕食宣言,又模擬解放軍持槍指向參與學運的學生,躺地的人代表為事件犧牲。社工學聯外務副會長何俊昌表示,選擇以行為藝術作表達對六四的關注,有正視事件的意思,希望重現當時學生爭取民主的過程,傳承當年八九民運的民主精神,同時喚醒公眾的關注,讓香港人反思香港的民主進程...
View Article張德培回憶1989年法網:天安門的情況激勵了我
法國網球公開賽每年在五月底開打,到六月初結束。因此,在1989年,六四慘案就是在法國網球公開賽舉行期間發生的。而當年以十七歲之齡贏得男單錦標的就是華裔美籍球手張德培。奪得他職業生涯唯一一項大滿貫二十年後,張德培仍然記得兩件事之間的關係。當年他和母親每晚在巴黎的酒店就是追看電視,以了解北京事態的最新消息。他仍然記得,武力清場的一天,就是法國公開賽進行到半程的那個星期日。張德培說:「那場景令在網球賽中爭...
View Article台北六四晚會 吾爾開希:中國民主是對港台的保障
(獨媒特約報導)在台北,有近500人到自由廣場參加「六四貳柒」晚會。由華人民主書院、劉曉波之友會及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舉辦的晚會,分為四個部份,分別為紀念六四、台灣公民社會聲援、政界人士發言,以及台灣青年展望。社會民主黨召集人陳尚志、學運領袖吾爾開希等人上台發言。八九學運領袖吾爾開希指,希望跟香港及台灣的朋友解釋,「六四從來不是你們的責任,而是我們的責任,但是中國民主是對你們的保障。我們願意...
View Article參加維園晚會市民:拒絕遺忘
(獨媒特約報導)六四27周年,面對應否悼念、晚會形式僵化的爭議,不少人仍然選擇到維園,再次點起燭光。王同學陳老師、王同學和同行友人表示,已經參加了維園燭光晚會5年以上。他們亦認同即使現在中學老師有教導學生關於六四運動,但同學對此事的認知仍十分低。陳老師指「以前可能係個人經歷,但而家距離太遠啦,佢哋根本感受唔到」,「學生只係當歷史咁聽,普通事一件」。葉同學葉同學指自己參與燭光晚會已有6年。最初得知六四...
View Article港大六四集會 800人參與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學生會第二年在校內舉辦六四活動,於晚上7至9時在黃克競平台舉行論壇,題為「五代香港人——我們的前途問題」,嘉賓包括土地正義聯盟朱凱迪、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作家李怡、傳媒人王慧麟,高峰期約有800人參與。學生會早前已表明不會點蠟燭及唱歌,會長孫曉嵐宣讀六四宣言後,一眾幹事率領群眾默哀1分鐘。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在宣言中指,六四以後中國與民主正式話別,摧毀港人對中國...
View Article維園12.5萬燭光 大專政關:堅持悼念是正義
(獨媒特約報導)八九民運27周年,在本土思潮泛起及抗爭方式的爭議下,今年支聯會、學界和不同團體各自舉辦活動紀念六四事件。數以萬計市民出席支聯會在維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悼念集會,12.5萬人坐滿了6個維園足球場及部分草地。支聯會:12.5萬人出席...
View Article300人六四晚會後遊行到中聯辦 焚鄧小平、李鵬紙紮人像
(獨媒特約報導)維園六四集會結束後,大專政關、社民連、人民力量等團體約300人,遊行至中聯辦,並一如往年並未申請不反對通知書。遊行人士帶同有鄧小平、李鵬等紙紮公仔起行,沿途高呼「平反六四、薪火相傳」、「公民抗命,無需警察批准」等口號。遊行人士在近凌晨一時抵達中聯辦,拋擲紙錢並默哀3分鐘,並焚燒鄧小平、李鵬等人之紙紮公仔。大專政關及社會民主連線等團體,於晚會結束後在維園噴水池近銅鑼灣出口,呼籲市民一同...
View Article「桂林日市」賣熟食抗領展 劉小麗:還小市民公共空間
(獨媒特約報導)小麗民主教室昨日(6月5日)下午在黃大仙中心南館外舉辦「桂林日市──抗衡領展」墟市,是繼早前的深水埗和美孚後第三次發起墟市活動。今次日市的形式有別於過往,活動開始時雖和過往一樣以自由定價形式擺檔,到中段時間有攤檔改為定價擺賣,並即場明火加熱熟食。教室創辦人、大專講師劉小麗對獨媒表示,改變擺賣形式的目的是利用公民抗命對抗領展,要求領展將公共空間還給市民,和令市民反思小販制度的不合理。劉...
View Article大館塌樓 馬會「專家」堆砌掩飾
港英政府沿用的專家顧問機制,原意是在管理系統上加入專業支援,以加強成效,並作為風險管理。每當遇到特別的情況,政府會在官僚系統以外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士作為顧問,甚至成立專家小組,透過其專業知識提供意見。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因為無論在項目執行、政策制定或事故檢討,專家毋須囿於官僚的習性規則,以最專業的角度進行評估、策劃和監管,行之有效。過去政府的管治高質可靠,專家的角色可謂居功不少。專家/顧問的功能,...
View Article李旺陽「被自殺」4周年 團體悼念促調查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6月6日)是八九工運領袖李旺陽「被自殺」4周年,公民黨及支聯會分別到中聯辦悼念李旺陽,並要求中共重新調查其死因。社民運亦將於晚上7時遊行到中聯辦,要求緝拿兇手。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及區議員黎志強等約10人遊行到中聯辦門外進行默哀,要求中共重新調查李旺陽死因,停止監控其親友,以及允准李親友及公眾人士到墓地拜祭。黎志強指,近日李波事件其實與李旺陽事件極為相似,中共對維權人士無情打...
View Article墟市申請處處碰壁 團體促房署交代準則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旗下街市物價高昂,多個團體提出設立墟市以抗衡領展壟斷。撐基層墟市聯盟、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等團體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房屋署清晰交代申請墟市的過程及審批準則。團體又集合市民和規劃師意見,初步向房署建議10個分別位於九龍及新界的屋邨地點營辦墟市,例如天水圍天悅廣場,促請房屋署回應這些地點是否適用申辦墟市。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以7票贊成、無人反對,通過要求房署盡快落實在各公共屋邨增...
View Article你看得懂那三個水桶麼?--中國律師的抗爭
圖中的三位女士,是「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中的律師家屬,她們在天津市檢察院及法院外高舉水桶抗議,喻意「桶桶(通通)被抓」,水桶身上有「支持你」、「相信你」等字句。這樣微弱的抗爭,不要說身處香港的我們,就是路過的天津市民,大概也看不懂,包括那幾個水桶。這讓我想起今年六四前,有某位本土派傾向的大學學生會會長說,二十七年前的中國人爭取民主,二十七年後的中國人甘心服從專制。這種無知,一半是立場認同先行,...
View Article守住六個足球場的基本盤
在剛剛過去的維園六四燭光悼念集會,有兩位嘉賓的發言,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港大社工系應屆畢業生唐曉昕,她說:「學術討論甚麼時候也可以做,但對於中共屠城、中共鎮壓自己人民,這一個控訴,一定要今晚做!」而另一位是1989年的學聯代表團成員陳清華,他說:「我們從未愚蠢得以為每年來維園六四,六四民運便能得以自動平反,更不會奢望萬千燭光會感動中共。然而我們倒堅信公開的悼念、將六四的真相...
View Article馬屎埔留守堡壘第6天 聲援者斥發展不公義
(獨媒特約報導)恆基上星期四於粉嶺馬屎埔村口農地收地,用鐵板圍封,連日又在鐵板外圍加建鐵絲網,數十名保安駐守,不讓人靠近。田上用木板砌成的堡壘仍然有人留守,至今已是第6日,靠外面的人定時提供物資,默默堅持著。炎炎夏日時晴時雨,村子又多蚊,但仍有人特意前來聲援,準備應付恆基隨時突襲。桂好「馬寶寶的毅力,喚醒好多人關注」「可以抗爭就係可以say...
View ArticleTim Cook講過,佢真係有講過
有一個工商管理學的笑話:門鈴響起,丈夫無暇應門,他知道是朋友陳大文找他,於是請剛沐浴完還裹著一條大毛巾的太太幫忙。門開了,陳大文見到太太這個模樣,就說:「如果你打開毛巾兩秒,醒你五千蚊。」太太一聽,二話不說就打開毛巾,陳大文亦守諾付款。太太回到屋內,丈夫出來問道:「陳大文是來還五千蚊的,你收了嗎?」故事的教訓,是沒有充分掌握市場資訊,必有損失。這個笑話,是送給今期主角蘭蔻Lancôme的。它到底錯過...
View Article政黨踩場抗議Lancôme自我審查 籲杯葛L'Oréal品牌
(攝:周頌謙)(獨媒特約報導)法國化妝品牌Lancôme因《環球時報》及內地網民批評,取消與歌手何韻詩合作的音樂會,並劃清界線指何並非品牌代言人,引起國際關注。社民連發起聯署杯葛Lancôme母公司L'Oréal集團,並於今天(6月8日)遊行至連卡佛Lancôme專櫃,要求L'Oréal就事件公開交代及道歉,並承諾日後不會因受政治壓力作出自我審查。(攝:Alex...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