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租金4年加近2成 9成居民拒明年加幅超通賬
(獨媒特約報導)觀龍樓居民關注組不滿房協租金自2010年起每兩年調升一次,令基層居民百上加斤,要求房協增設租金援助,減輕居民負擔。關注組亦公佈在9月份進行的調查報告,超過9成受訪的房協居民認為可接受的2016年租金加幅比率為低於6%,即不能高於通脹。房協、房委居民待遇不同房協於1984年成立,是一個獨立運作、財政自主及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宜的公共租住單位和發展資助出售項目,轄...
View Article泛民建制同「追數」 梁振英續迴避勞工議題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他提到,政府一再提出要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推動創意經濟。梁表示自己上周到以色列正是向他們取經,他要求立法會議員盡快通過成立創科局的議案,因為能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新動力。但會上多名泛民和建制議員,均要求梁振英盡快就取消強積金對沖和訂立標準工時立法。工黨李卓人要求梁在餘下的立法會會期立即立法。梁振英多番迴避問題,表示希望勞資合作和凝聚共識,繼續推動落實相關政...
View Article回到未來預言 VS 山羊魔咒
2015年10月21日,是為「回到未來日」,皆因在《回到未來續集》一片中,米高霍士飾演的Marty就是來到2015年10月21日。香港傳媒對此也大事報道,但焦點總離不開Nike...
View Article港鐵樂器登記制未盡人意 古箏、武術用品仍遇阻
(獨媒特約報導)港鐵於10月13日宣佈下月試行攜帶大型樂器登記制度,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委託新論壇,訪問市民對新制度的意見,8成受訪者表示支持,有近6成認為應涵蓋體育及藝術用品。馬逢國又於昨晚(10月22日)舉行座談會探討攜帶藝術及運動用品乘搭港鐵的問題,「箏音樂」主席鄒勵娟認為港鐵應放寬古箏登車限制,有武術聯會代表則不滿攜帶武術用品經常受阻。港鐵重申行李限制是為保障安全,將會與...
View Article傘兵東涌戰鄧家彪 「唔想選舉淪陷。」
(獨媒特約報導)梁漢威(Jimmy),出身建制家庭,928當日戴著防毒面具上街,傘後從事傘兵參選的協調工作,,到最後一刻決定參選離島區議會逸東邨北選區,阻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自動當選。「去到14號,離島得番兩個位(自動當選),不如(自己)頂上。做傘兵協調,就係唔想選舉淪陷。」一早思考、臨尾才終於頂上,家庭的因素很大,Jimmy出身於建制派家庭,家人一直反對他參選,去年雨傘運動亦早有分歧,「928...
View Article東涌河淪垃圾涌 環團促回購私人土地設河流公園
(獨媒特約報導)獲政府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的東涌河,近10年屢受挖石、傾倒廢料、填土和露天貯物等污染,河段美景和生態受威脅。政府近年更擬在東涌西填海,最終讓步,決定保育東涌河,並於本年訂立《東涌谷發展審批地區草圖》,並設立河岸公園,但環團質疑力度不足,東涌河谷受破壞的土地由2007年的4.8%上升至2015年的13%,促擴大保育範圍、回購私人土地設立河流公園。圖:東涌河河口東涌灣。東涌河位於東...
View Article灣仔傘兵黃瑞龍挑戰民建聯三十年老將 宣揚社區營造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尚有不足一個月便舉行,灣仔向來被視為深紅選區,但今屆自動當選的僅得兩區。其中多區均有傘兵參選,有的是為阻止建制自動當選,有的是一試身手。而出戰灣仔愛群的22歲傘兵黃瑞龍則是希望能透過參選區議會,發揮社區聆聽和宣揚更深層的社區營造。不少傘兵都表示政治啟蒙是佔中,是佔領,是雨傘。黃瑞龍的答案則有點不同,戴耀廷在信報發表佔領中環一文後,黃表示開始更留意時事及社運。及後更參與和平佔...
View Article習近平到訪曼城 阿古路:感謝能與你自拍,習主席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到訪英國,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卡更在會談間向習總提出要給予香港自治權和在無籂選下選出行政長官。而習近平係倫敦訪問後,星期五已經轉到曼徹斯特訪問,卡梅倫更陪同習總到曼城的主場球場參觀。曼城官方社交網站 twitter 上貼出隊中球星阿古路和二人的自拍合照,並引述他指:「Thank you for the...
View Article帶樂器搭港鐵行動發起人:如果早知係咁,我未必會搞
(獨媒特約報導)港鐵不准大型樂器入閘事件引起全城公憤,揚琴教師龍文慧(Mavis)發起「號召各界攜帶大型樂器搭東鐵」行動,於10月3日帶同樂器到大圍港鐵站表達不滿。這個沒有任何政黨、團體帶領,僅由一位「素人」發起的行動,獲過百人響應,雖算成功,但對於個人卻是一個挫敗的經驗。Mavis指發起行動是一時衝動,「因為我覺得好唔公平,好唔合理」,然而滿腔熱誠,在過程中遭遇無理攻擊,「我可以好坦白話俾你聽,我...
View Article演藝地毯風波揭校方黑箱作業 師生校友擬組織抗爭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演藝學院的一樓到三樓日前更換地毯顏色,引起校內師生和校友不滿。約70名的教職員、學院代表及舊生在星期一召開公開論壇,批評負責的設計師何周禮於校內會議上的表現及校方施政欠透明,未有明確及公開交代學院的發展方向。事緣演藝學院上月中在沒有諮詢的情況下,貿然將1樓至3樓的地毯由紫綠色更換為藍色。有校友上月更開設...
View Article編輯室周記:區選揭示廣播政策的缺陷
區議會提名期於10月15日屆滿,共943人競逐431個議席,其中66個選區只有一人報名參選,即會「自動當選」成區議員。根據昔日報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於年中在立法會會議表示,因資源問題,今屆不會再與香港電台合辦論壇。若連香港政府都說沒有資源舉辦區選論壇,那有商業傳媒機構能夠擔此重任?簡單如此已揭露本地媒體政策的缺憾,需要社區電視台和公民記者補足。劉江華本年七月中出席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時表...
View Article青馬全封被轟無應變 運輸署稱原定十時提供四班渡輪接載700人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晚上7時許,一躉船撞向汲水門大橋觸及警報,汲水門大橋須全線封閉作緊急檢查,來往大嶼山及機場的惟一陸路交通中斷。運輸署在事故中被轟全無應變,署方在今日晚上9時許發出新聞稿,稱在事發後隨即聯絡小輪公司安排接駁渡輪往來荃灣西及東涌,原定晚上十時開始服務,提供最少四班渡輪接載約700人,但因汲水門大橋重開而取消。昨日晚上的汲水門大橋事故中,運輸署被轟毫無應變計劃。署方在今日晚上發出的新聞...
View Article在空置的觀塘碼頭逛街、看電影
(獨媒特約報導)提起香港的碼頭,除了天星和皇后,你還想到甚麼?聽過觀塘碼頭嗎?曾經,觀塘碼頭是市民往返港島和觀塘的重要樞紐,但自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地鐵發展令交通變得便利後,乘坐渡輪的人寥寥可數,碼頭亦風光不再。觀塘渡輪碼頭東翼將於11月交還政府,昨日(10月24日)網站「GOOOOOD」在碼頭舉辦「好時光市集」及神秘電影會,吸引過百人到場,亦示範了歷史建築除了空置和清拆外,還有第三個條出路——活化。...
View Article【走訪台灣系列】雞蛋與高牆:六輕王國與麥寮居民
【前言】獨媒編採團隊於8月31日至9月3日,到台灣與當地另類媒體「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進行交流。公庫帶領我們由南走到北,實地了解台灣的土地、環境、政治議題,獨媒記者撰文紀錄視察經驗。「台塑六輕」或對香港人來說有點陌生,但在台灣,無人不曉,台塑集團第六套輕油裂解廠彷如香港李嘉誠的碼頭運輸王國,統稱「台塑六輕」。它是坐立雲林縣麥寮鄉,營運近20年的第一座民營煉油廠,佔地2,600公頃。台塑當初由提議...
View Article【走訪台灣系列】由台灣航空城到香港新界東北 反思公義的城市規劃
【前言】獨媒編採團隊於8月31日至9月3日,到台灣與當地另類媒體「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進行交流。公庫帶領我們由南走到北,實地了解台灣的土地、環境、政治議題,獨媒記者撰文紀錄視察經驗。坐著車子在桃園繞過一條條馬路,眼睛望著周邊的一條條村落,一座座廟宇,一所所學校,當知道這裏將要被建設為航空城,約3,000公頃的土地將夷為平地,心裡不禁會有一絲絲黯然,桃園這座城市的命運,到底是掌握在政府手中?還是居...
View Article【走訪台灣系列】不抗爭就甚麼都沒有!——台灣大埔事件與香港新界東北
【前言】獨媒編採團隊於8月31日至9月3日,到台灣與當地另類媒體「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進行交流。公庫帶領我們由南走到北,實地了解台灣的土地、環境、政治議題,獨媒記者撰文紀錄視察經驗。在親身前往大埔現場時,一直在想,在香港,土地發展總是以「經濟發展」的正義之名向大資本傾斜;在台灣,政府則是以發展科學園為理由進行土地徵收。同樣的是,這樣的發展,犧牲的,卻總是當地居民。我還清楚記得,在兩年前2013年...
View Article青馬危機 團體促叫停大嶼山、機三跑發展
圖:政府網頁(獨媒特約報導)now新聞台節目《時事全方位》,今日討論汲水門大橋封橋事故,東涌社區發展陣線計劃主任趙羨婷指出,大嶼山除交通問題「可見」之外,社區設施亦嚴重不足。她指出目前北大嶼山醫院欠缺專科,居民須前往葵涌瑪嘉烈醫院應診,一旦機場發生事故而青嶼幹線「出事」,將產生嚴重問題,促當局檢討不斷發展大嶼山的政策。政府部門在事故中被批評應變慢,消息流通比網絡更慢。尖碼之聲主席陳嘉朗批評當局在事故...
View Article我反對青龍大橋
汲水門大橋上週發生事故後,多間媒體找回十多年前立法會否決興建青龍大橋的撥款申請,並指責民建聯及劉江華。老實說,當年俾我都會反對青龍大橋,今日則更加反對。要談青龍大橋,必須由最原初的規劃開始談起。十號幹線起點青洲填海計劃擱置青龍大橋是在上世紀90年代規劃的十號幹線其中一段,當年的規劃是在港島堅尼地城青洲對出填海,並連接擬議的交椅洲填海區的新貨櫃碼頭,再經大嶼山連接青龍頭(青龍大橋),再經掃管笏及藍地連...
View Article【文化論政】社區市集不能只剩下文青
原圖:活在觀塘10月17日,中環碼頭舉行市集,邀請台灣、泰國、日本等攤檔參與。為進入場館朝聖,數百計的文青,等上多個小時,甘之如飴。隨着本地文化興起和新高中的通識課程,「認識香港」變成少年和學生必讀一節,社區變成潮流,如雨後春筍的市集,爭相追捧。過度商業謀殺市集市集不是新「玩意」,昔日村落以廟宇為核心,有宗教、教育私塾和法庭等功能,廟前的大樹和空地,人流聚集,有人便成墟。今天我們見大埔墟、聯和墟都是...
View Article整筆撥款的錯 欠缺規劃的社福業界
原圖:蘋果日報近期,社工薪酬待遇再次引起爭議,不少非政府機構(NGO)的社工表示薪酬沒有與公務員薪酬架構掛勾,更說是大幅落後;而近年,亦有不少社工畢業生表示難以尋找工作,找到對應學位的社工職級更是困難。到底,現在的薪酬待遇、支薪情況是否合理?政府有否提供足夠資源,以提供足夠合理工資的職位,給予入職的社會工作者?社福業界的規劃問題有多嚴重?我們必須正視!薪酬被脫勾...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