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同時刊於TourisMan.hk之Facebook 專頁
香港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 我們拼命的拆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然後再起回一座座仿舊的新建築。2001年,太平協和提出於鰂魚涌東區海底隧道出口的海旁發展 「老香港」文化及旅遊發展計劃 。整個計劃將由包括3個主題購物區、 3間主題酒店、會所及休憩設施、碼頭、主題景點等。當時預計總投資達港幣60億元,並計劃於2004年落成。
太平協和主席汪世忠曾表示有數個港資及外資財團有意一同合作發展「老香港」,另外亦獲地鐵支持於鰂魚涌地鐵站加設出口直達「老香港」。 當時太平協和更委託來自加拿大的顧問公司進行環境評估,以為提高「老香港」在城市規劃委員會獲批的機會。
然而「老香港」跟眾多歷史建築遭遇同一下場,可謂殊途同歸。
3個購物區分別以「老中環」、「老跑馬地」及「老灣仔」為主題;3間酒店則以「匯豐銀行酒店」、「中國銀行酒店」及「老灣仔酒店」為名,合共提供650間房間。據悉「老香港」亦有龍舟、天后廟及漁人碼頭等主題景點。
相信沒有太多人記起 「老香港」計劃,但一說到鰂魚涌海濱的工廈項目,相信大家都會有印象。從構想圖可以發現 「老香港」保留了完整的海濱,相信項目落成後公眾可以自由進出享用海濱。可惜當年對於「還港於民」 沒有太大關注,而是在意於佔用政府土地,結果是「老香港」被否決。十多年後太平協和捲土重來,但帶來的不再是旅遊發展計劃,而是一座「頂心杉」和「閘斷海濱」的工廈。政府為了達到「還港於民」正與業主討論「土地換高度」,業權人終於如願以償。可惜的是,我們由本來擁有一個具特色的旅遊項目,變成一座工廈。只能說,「老香港」與香港人有緣無份。
參考資料:
老香港投資60億 建3主題購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