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案,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等5人分別被控非法集結、暴動及煽惑暴動等多項罪名。經過46天審訊,控辯雙方於上星期完成結案陳詞,法官彭寶琴將一連兩天引導陪審團,她多番強調不要受政治理念影響,又提醒陪審團不應猜測黃台仰現時的情況,和為何他沒有在本案接受審訊。
官:不應受政治理念影響
法官彭寶琴指2016年農曆新年發生的事件受到傳媒廣泛報導,陪審團不應根據坊間的報導和評論去判斷,以致作出對被告不利的判決。她強調,雖然當天事件涉及辯方所稱的新界東立法會補選和選舉遊行,但是此案件不是要處理政治或民生爭議,而是被告涉嫌干犯的刑事罪行,所以不應被政治理念所影響。
彭官又強調,陪審團不能因為對任何人有偏見或同情而作出判斷,他們當中可能有人對暴力有強烈看法、憎惡粗言穢語、同情小販被食環署驅趕,但是希望他們用冷靜、持平的態度去審視所有證據。
可考慮黃台仰言行 不需猜測為何沒受審
彭官指,所有被告在案發時均沒有刑事定罪記錄,意味他們的犯罪傾向較低;雖然第一被告梁天琦在開審初期已承認襲警罪,但是不應因此而假定他傾向干犯其他涉及暴力的控罪,包括暴動和煽惑暴動罪,也不應假定他的供詞不可信。陪審團亦可考慮梁天琦在作供時提及,對當日襲警行為感到後悔,而這行為跟當時亞皆老街其他人的暴力行為是否有關。
彭官提及,審訊期間多段影片拍得當晚與梁天琦同為本民前發言人的黃台仰向群眾作出呼籲,陪審團不需要猜測黃台仰現時的情況,和為何他沒有在此案接受審訊,但是陪審團有權考慮黃台仰當時的言行,若接納他是當晚的中心人物,便要自行判斷本案被告是否跟黃台仰共同犯案。
據報道,黃台仰和本民前創會成員李東昇原為本案被告,其後他們沒有如期到警署報到,又於2017年12月缺席閉門預審,被法庭頒下拘捕令通緝至今。
審訊下午續。
記者:黎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