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Him Chow
資產水浸的市建局「一味靠嚇」,近日指旺角和油麻地的重建,將清拆800棟舊樓,收購成本要3476億元,扣除收益將有1380億元的虧損。但當中數字是誤導市民,利用財技,將收益估少,亦將收購成本估大,扮蝕大錢。
局方如何誤導市民,請見下:
1. 老作賤賣豪宅,局方估算的地價竟然是每呎1.12萬元算,但以最新10月市建局的新盤My central ,平均每呎賣價達3萬元,地價遠超此數。本年初,啟德土地獲海航以1.3萬元呎投得,而下年預估長沙灣用地拍賣估價亦達1.4萬元。
2. 市建局跟地產商合作,模式是收地價,再加分紅。這模式令市建局立於不敗之地,樓市波動而蝕錢的風險大部份由地產商負擔,而在收益估算中,局方並無計算上分紅的利益,如利東街項目,售樓收益溢62億後,地產商的住宅部份需五五分賬,商業部份則市建局佔四,地產商佔六。
3. 收購成本中,早前局方在土瓜灣項目公佈時,指起碼一半收購的單位是劏房,而現時收購中,如果非自住會被扣,1/3至一半的賠償,即是收購成本起碼高估15%
收購800楝唐樓,即是全油麻地和旺角的舊區消失,大量手造工業和小店消滅,對香港絕對是災難。
市建局的做法,如同北京市政府,驅除低端人口,破壞社區,拆毀唐樓,基層連劏房和套房都住不到。北京的低端人口尚有鄉下可回,但香港的窮人可去哪裹呢?
局方為何要喊窮?一來局方的資產創新高,達至326億元,這類估算可減少社會的壓力。另一方面,局方想增加發展地積比例,令樓宇更密更高,破壞香港人的居住環境。
舊區為何要交給市建局呢?
除了市建局外,不少私人發展商,包括:恆基、英皇等,局方指免補地價重建也很難做,為甚麼呢?原因局方的開支巨大,早前計算,2013年員工達498,薪酬花費3.4億元,每位員工平均年薪為68萬,月薪5.7萬,是另一間有進行重建的機構房屋協會的2倍(29萬)。
市建局不擅理財,難做好油麻地和旺角重建,照理交給市場,其他發展商,或者由政府維修樓宇。局方的角色已走到盡頭,拆舊樓,起豪宅,這模式已行不通。與其讓局方員工賺錢,不如解散市建局,與民重新訂立舊區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