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有關我對九龍西補選的看法

$
0
0

過去一陣子,確實有不同人問我會否考慮參與補選,我都採取觀望態度,想選的人不少,多我一個有甚麼意義呢,何況參選代價不輕,唔係話做就做咁輕易。

說實的,我不是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為免大家猜度,不妨分享下我是怎樣想的。

我明白想我去馬的朋友不是沒有理由。他們覺得現時有機會參與的人選,未能取得大部分民主派支持者支持。2016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建制差6萬票,民主派中,主流與進步陣營得票又各佔一半(泛民80554, 28.9%;建制 103904, 37.3%;自決/本土 79444, 28.5%),最近民建聯一舉於九龍西各區宣傳一地兩檢,其陣容之可怖,有目共睹,要戰勝民建聯,盡可能得到跨陣營的認同是必須的。

我作為曾經民主黨、又是做過民陣的政治人,處於兩大光譜之間,大概是找我的原因吧。我只係覺得,民主陣營越來越分崩離析,推動陣營間良性合作係重要。所以係無專利的--想選的人,其實係咪要諗諗促成陣營間基本諒解。正如之前堆遊行、到反領展,由溫和到激進都一條心,又如同心對抗修改議事規則,比起陣營指責,這種發展給予民主派力量。

但FF還FF,我不會把事情看得太輕易。

1. 在考慮補選之先,我首先是南區區議員。姑勿論要由立足南區,轉而熟習九龍西事務,區內街坊必然有贊成或反對的聲音,我係必需要顧及的。雖然政壇都有例子,區議會與立法會選區各異,但對居民的服務,不應為這些決定引來很大影響。我亦不可能不考慮區內拍檔-- 羅健熙 Lo Kin Hei 的意見,他代表民主黨參與協調會議,與我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我亦未有與他就此討論很多,以免使他尷尬。

2. 民主從地區實踐,是我一直確信的理念,從來覺得立法會議員,應該盡其位置資源支援一切地區工作者。所以如果要去,九龍西的區議員及社區工作者點諗?我真的很想知他們怎想的。他們很多都是我很敬重,甚至相識經年,我忽然走黎補選,佢地會點睇呢?會否覺得我這個決定很討厭?我實在連向佢地提都唔敢提(雖倒有些主動提起),政治應該追求團結、希望,而不應感到投機、霸位,當我們常說有些從政者做事很討厭,我覺得自己應該首先不要成為那些討厭的人,也不要讓人覺得你是討厭的人。

3. 我認同初選是解決派別矛盾的工具,但老實講,初選可以好「跑過場」。所謂「上下同欲者勝」,最後跑了你出選是一回事,肯不肯用心一起打仗是一回事,叫你去,好好好,最後其實都係作壁上觀。我不敢把自己看得那樣重要。其次是「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不是說去馬,就有條件做好一切的,人、資源、上下同心,都是選戰的重要條件。

鼓勵我去馬的各位,無論如何,首先感謝你們的賞識。花這樣的篇幅,無非想重申對於各友好邀請,我是認真地想過,無hea你地意思。在補選爭勝,是民主派的責任,做不好是共業,如果我斷言說,不了,最後有唔想見的結果出黎,無得話事不關己,此中掙扎,希望各位理解。

在隨便說「去」還是「不去」之前,謹慎衡量各種利弊,才涉事的人負責任、更重要的是對得住我身邊的人。

無論覺得應該做定唔應該做,都歡迎大家講幾句,兼聽則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