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為地球著想,上淘寶是不是不要那麼任性

$
0
0

今年「雙十一」,淘寶銷售總額最終定格在1682億人民幣(約254億美元),比去年增加44%;創下了迄今,人類歷史上單個購物平台單日成交額最高記錄。成交商家和用戶覆蓋222個國家和地區。

這場購物狂歡產生近8億件包裹,用手機下單佔訂單總數九成。

這8億件包裹付運時,大多用膠袋或紙箱包裝,就算多數包裹的目的地都是在中國本土,但也可能要經過數千公里的顛簸。因此一個包裹很多時會套上多個膠袋,外面再纏上多層膠帶,包紮得比木乃伊還要密實。

當顧客拿到包裹取出商品,包裝物本身則大多被扔掉,成了垃圾。

紙箱可以回收,但纏了膠帶的紙箱卻難以回收處理,因為貼了膠帶的紙板箱在造紙廠打紙漿時,膠帶的黏性會造成機器損壞。

網購產生更多二氧化碳

天文數字般的銷售額背後,是堆積如山的大量的垃圾,令中國面臨另一種環境災難。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即2016年的「雙十一」產生13萬噸的包裝垃圾,而在生產、打包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萬噸,相當於260萬棵樹能夠淨化的量。

該組織表示網購比實體購物產生更多二氧化碳,雙十一購物節是一場「環境災難」,「一鍵下單,用完就丟的風氣不是未來零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買買買背後的垃圾王國」

中國當局也許已注意到這一點,《澎湃》是官方喉舌旗下新聞綱站,在今年雙十一節前夕,突然推出一篇圖文並茂的大作,題目為「買買買背後的垃圾王國」。

在文中,好幾件商品的包裝物被攤開來,其面積觸目驚心,讓人看到快遞包裹的過度包裝造成的垃圾問題的嚴重性。

該文表示網購下單之迅速是以秒為單位來計算,但快遞包裝產生的垃圾卻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來降解,「2016年中國消耗的快遞包裹超過313億個,可以鋪滿40萬個足球場,而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期間全國快(郵)件業務總量有望超過15億件」。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快遞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主要受限的三個因素是時間、效率和成本。包裝不當及過度包裝等問題使回收工作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在近年正逐步壓縮。平均每單快遞的價格在近五年不斷走低,2016年為12.7元,同比下降5.2%。同時,持續上漲的快遞原材料價格也給企業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9月1日-10日,瓦楞紙價格達到4748.3元/噸,而去年基本維持在4000元/噸的水準。

由於激烈的價格競爭,綠色材料的高成本阻礙了其推廣使用。許多包裝行業的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大多採用不利於回收降解的一次性包裝材料。」

上網購物前應三思

這幾天想上淘寶買幾個石敢當,週圍放一放。聽身邊一位風水大師說可以擋煞氣,尤其是擋小人。

上了淘寶,發現有好幾百家都是賣石敢當的,而且多數標榜用的是來自泰山的石頭,有點真假難辨。如果這些石頭真的都來自泰山,估計泰山現在一塊石頭都沒剩下了,再加上看了《澎湃》新聞這篇文章,買石敢當這件小事,就暫時緩一緩吧。

中國可以向德國和日本學習

如何降低快遞行業過度包裝造成的垃圾,也許德國和日本的做法可以仿傚。德國把快遞行業的包裝做了分類,方便回收。而日本則更乾脆,規定快遞行業要用綠色材料包裝商品。

中國要做到德日那樣,也許需要國家出台政策以及兩大網售平台協力推動,畢竟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小,希冀業者自律難度太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