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登山與追風,應否受批判?

$
0
0

王劍凡談旅行哲學:「喺雞蛋同高牆之間,香港人堅定企喺食花生嗰邊。」

* * *

相信大家都記得,昔年有線新聞報道風暴消息,一班年輕人雀躍不己。記者向他們「曉以大義」*:「快啲番屋企瞓覺喇!」

每到打風,爭議都會重燃:追風嘅人抵唔抵屌?由珠峰的連番激戰,到啤酒馬拉松的風波,背景俱與行山追風同出一轍:當夢想牽涉風險,乃至其他人受牽連,自由便會遭群眾壓力質疑。

王劍凡先生是中大哲學系講師,課堂深受學生愛戴,其中一課便是旅行哲學。GLO Travel 邀請了他開講。

* * *

一、珠穆朗瑪峰

王劍凡先以「義務論」和「目的論」為綱,分析不同情況。

若果從「義務論」出發,「無論救唔救到,我地都應該去救人。」但曾燕紅登珠峰的情況並不適用,「佢好清楚自己救唔到人,好大機會連自己都死埋。」

「義務論只係唔以結果為最重要指標,但好少義務論極端到完全唔理結果。如果清楚救人嘅結果最差,我認為唔應該救。」

觀眾補充登山者意見,人在海拔 8000 米以上,能夠生存的時間只有 24 小時,攻頂與救人難以並存。

王詢問觀眾,若一隊登山好手,半途遇到傷患,縱有本事救人,卻須放棄攻頂折返,應該怎樣選擇?

「從旁觀者角度,梗係覺得救人一命而放棄上山,絕對係偉大情操。但對於登山者,上山要花幾十萬,調頭要更大勇氣。」

王點出癥結,當登珠峰的門檻愈來愈低,有錢便可僱人賣命,珠峰一些險要竟人滿為患。「依個就係現代旅遊一大問題,一班人以為畀錢大哂,冇受訓練但乜嘢都做。而且大部分錢唔係畀雪巴人,而係落左中介人度。」

* * *

二、極限運動

筆者隨即提問,終究有疑惑未解。任何夢想與行動,都有成本和代價,如能自行負責,則問題不大。但是否真的可以無分高下?

一種極限運動 Rooftop Climbing,就是在高樓大廈做高難度動作自拍,每隔些時日都有意外傷亡。當行動有客觀風險,且風險或波及別人,是否應該一視同仁?

王劍凡回答:「夢想無分高低,唔係掩蓋問題,而係尊重每個人有唔同睇法。」從動機出發,我們難以代別人衡量夢想高下。「做德蘭修女當然偉大過打機,但唔能夠迫後者去做德蘭修女。」

此時就需要「目的論」的視角,高下畢竟要用結果評價。「實踐夢想嘅時候,盡量減少對別人影響。如果真係累死左人,當然係要譴責。」

但他亦點出,任何夢想都會帶來影響。「環遊世界都影響到人,搭飛機有碳排放,住高檔酒店加劇貧富懸殊。。。我嘅存在已經影響到人,唔通我死左去咩?」

「有啲人經常搵年輕人開波,我唔太鍾意嗰啲講法。重點係要諗清楚,你要做嘅係咪真係你想做,每個人都要有獨立思考。」

王說他很討厭「人生教練」等說法。「人生教練已經勁到不得了,教人成為人生教練又係咩人嚟呢?」為了求證他不惜報讀課程,結論是「不知所謂」。

「我嘅生命係我嘅,憑咩教我點樣行?」

* * *

三、旅行操守

攀登珠峰的論爭,讓公眾認識雪巴人的苦困。旅行時應有什麼自我要求?

王劍凡說,現時中國很多旅遊景點,都有「主題公園化」的流弊。比如麗江的原住民早已漢化,但為迎合遊客,特意穿回傳統服飾;其節日本來數月一次,但為討好遊客,變成日日過節。「有山就有索道;有湖就有鴨仔船。」

「留意政府愈無能,就愈標榜旅遊業,最快賺錢。」主題公園化令主客關係顛倒,富國遊客改變了當地生態,加劇社會不公。

「我去過柬埔寨好多次,係旅遊業殺死柬埔寨人嘅童年。本來冇遊客嘅地方,細路純真好奇,只想同遊客一齊玩;但當遊客愈嚟愈多,細路就知有著數,變成幽靈跟住你要錢。製作手信嘅童工,本來應該返緊學,幫唔幫襯又係一個問題。」

遊客應尊重當地文化,盡量不幫襯大酒店和大公司;支持民宿和良心企業。國際上便有 WTO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教導遊客如何支援當地。

但他亦提醒不宜陳義過高。見微知著,恰如幫襯小店,身體力行,便悉知易行難。「好多時喺中大教完書,真係好攰,一攰就冇意志,去 citysuper 買餸。」

不少人貶旅行團而褒背包客,分作兩個檔次。有些背包客更主張不搭飛機,只走陸路,王不盡認同。

「好多地方只有機場先攞到簽證。何況假期有限,大部分人去十日八日旅行,只為補償自己,唔應該要求太高。個個人都要咁旅行,個假期就玩完。」

最後以王劍凡說:「我地對社會有啲堅持,有啲睇法,唔係人云亦云,而係經過自己思考。但你發現社會主流唔係咁樣,我好認真答你,我唔知點做。」

他引用尼采的話,「人生只有兩條路,一係庸俗,一係孤獨。」庸俗不免隨波逐流;孤獨雖然型但辛苦。

王開解我們,不妨取之中道。「我地唔係哲學家嘛,做人可以古惑啲,一時庸俗,一時孤獨。可以保持自我,但唔駛刻意與眾不同。」

* * *

後記

為什麼哲學重要?因為思考是面對所問題的起點。

只要大家用心,便會意識到政府乃至法官,都是用批評追風者的思路,批評公民抗命--影響到別人便是不對。無論理想崇高與否,都不能以追求權利之名傷害別人權利。

此說看來漂亮。我地平時咪係咁樣樣,屌鳩追風行山,連累到社會的人?大家能否區分箇中關竅?

而在抗爭的另一邊廂,一些朋友提倡勇武抗爭,「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大家都有自由,責任可以自負,但其他人卻未必認同。爭論的脈絡,其實與登山和追風類同。

願意讀書、願意思考的人都是有福的。若大家有幸在學,請不要放過機會,要去聽哲學課。因為思考能夠洗滌靈魂。

願意思考,便是啟蒙;面對不情願的答案而願意接受,便是良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