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
《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禁止酷刑公約》,保障任何人面對執法人員時不受酷刑或不人道的對待。據此,警方有責任保障被捕者不受暴力對待,包括以措施防止違規情况發生,以及若有人遭非法的濫權、暴力對待,警方有責任調查及追究責任。本文將針對被捕者在警車上遭濫權對待的情况討論。
今年7月1日,社民連主席吳文遠在示威期間被警員帶上警車,之後無條件獲釋。他投訴於警車上遭警員粗口辱罵、兩次腳踢下體、拉扯頭髮及推撞,有傳媒更拍到他遭警員拉扯頭髮的過程。然而相片未有拍到施襲者的容貌,涉事人很可能可以逃脫濫權的後果。
最近幾年,警察被不斷指控以暴力對待示威者,包括毆打沒有反抗的被捕示威者。有部分個案被證明屬實,濫權警員亦遭刑事追究,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監警會於2015/16年度處理了共346宗涉及警員毆打的指控,佔其整體通過的調查結果10%。由此可見,警員毆打市民的指控並不罕見。然而因為不同原因,當中只有50宗指控可進行全面調查的程序。該50宗指控中,有60%的個案因證據不足而無法判斷警員有否濫權。然而這些指控都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因而沒有被監警會裁定為虛假不確的投訴。
筆者認為,現行的拘留程序、警察行事的方法,令一般市民即使遭到濫權對待,亦往往難以提出有力的證據去支持指控。
為何警車車廂是濫權溫牀?
筆者過去訪問一些曾被警察在警車上暴力對待的人,他們指出警察會把警車窗口的窗簾拉上和關上車廂內的燈,然後毆打他們。此外,被捕者更會被指令坐在座位上並面向地面,不准抬頭觀看車上情况。除了被毆打外,被捕者更曾被警員以粗口辱罵、挑釁,以及以暴力、威嚇的手段盤問。警方面對這些指控,例必會指當事人如對警方工作不滿或感覺受屈,可向投訴警察課提出申訴。但事實上,警車內的環境令受害者難以辨認濫權警員的樣貌和警員編號,這些濫權事件往往因證據不足而難以追究;相較於警署,警車車廂無疑更是不被監察的濫權溫牀。
英國的經驗
2008年,英國便曾發生一宗被捕者在警方拘留下於短時間內死亡的個案。該被捕者在被捕後因心臟病發死亡。根據英國監警會的獨立覆檢報告,警員曾向被捕者鎖上手銬,並拘留在警車車廂內。有證人指警員曾毆打被捕者,包括以被捕者的鞋擊打他的頭部及有4名警員以粗暴的方式將被捕者拋擲到警車車廂內。而英國死因庭陪審團亦裁定警員在拘留過程曾使用不恰當及不必要的武力,以及犯上一系列的錯誤而促使了被捕者的死亡。
而英國警方為回應公眾關注,在2012年公布於所有警車上安裝閉路電視。當時英國警方首長便指出如警員有不當行為,警車的閉路電視會記錄下來;若有被捕者在車廂內作出不當行為,閉路電視亦會記錄下來,並且作為證據。
同時保障警員和被捕者利益
根據英國警方的資料,警車會安裝5個錄影鏡頭,其中兩個鏡頭安裝於警車外部,攝錄警車前方及後方的位置,而車廂內會有3組鏡頭及3組收音咪,監察車廂內處理被拘留者的位置。整套錄影錄音系統會在警車引擎開啟時同步啟動,並在引擎關閉後的30分鐘內持續錄影。如沒有任何刑事證據或警務用途,所有收集的影音紀錄會在保留22日後被覆寫。筆者認為,英國警方的做法值得香港警方借鏡,於警車安裝閉路電視可以同時保障警員和被捕者的利益。
毫無疑問,攝錄設備的普及化加強了警方採集刑事證據、案件調查的能力。例如警方在處理遊行集會時經常會派出錄影小隊,記錄集會的情况,這些影像不時會成為警方檢控示威者的證據。近年警隊更引入隨身攝錄機,並準備供全體前線警員使用。筆者認為,警方善用科技協助執法、監控,亦應將科技用於加強內部監察及保障人權的用途。不同的人權組織和監警會在過去曾建議警方在警車安裝閉路電視,以杜絕濫權情况,保安局和警方管理層卻以沒有需要和保障被捕者私隱為理由拒絕有關建議。
筆者並不能認同保安局和警方的回應。事實上,善用攝錄科技的警方早已建立政策處理錄影片段,包括只有曾受訓的人員才可操作攝錄機;具調查或舉證價值的錄影片段將被視為證物處理,並保留至有關調查及司法程序完成才會銷毁;如錄影片段不具任何調查或舉證價值,或其他合法用途,均須於攝製後31天後銷毁。而如果需要保留錄影片段超過31天,則須經由一名高級警司書面審批,以及每月覆檢。若警方嚴格遵守指引,攝錄機所收集的個人資料應可受到足夠保護。
顯示透明問責精神 重建警民互信
再者,為了保安的需要和保障被捕者的安全,死因裁判官早已在2015年建議警方於羈留室安裝閉路電視,以防止有羈留者傷害自己。考慮到警車將被捕者送到警署的所需時間短暫,警車亦不如羈留室般設有需要特別保障私隱的設施如廁所、浴室,此外警方指引亦不容許警員於警車內對被捕者進行脫衣搜身,加上警方已有既定程序及政策保護攝錄片段不被濫用,於警車車廂安裝閉路電視理應更無爭議,並是相稱和合理的做法。
警方要重建警民互信,便應以有效措施杜絕警員濫權,以向公眾顯示透明、問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