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獨立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台灣過後,韓國的同志會否也有迎來陽光的一天?

$
0
0

台灣司法院大法官早前裁定禁同性婚姻為違反憲法,並須2年內修正相關法律,即使修正沒有完成,同性伴侶亦可直接向戶政機關辦理婚姻註冊手續。這無疑是同志運動的一大喜訊,因為台灣成為亞洲推動同性婚姻合法的先驅。而回望整個亞洲,同志運動的進行雖有,但政府的推動仍然只聽樓梯響,甚至表明不會推動。而韓國作為亞洲其一迅速發展的國家,在同志議題上,亦遲遲沒有進展,究竟他們會否也有像台灣般的突破呢?似乎亦寥寥無期⋯⋯

雖然韓國在這十多年發展迅速,韓流令世界聚焦於他們的經濟發展,但在社會及文化方面,則仍然奉行流傳已久的儒家思想,社會風氣保守。再加上基督教在韓國的流傳亦非常廣泛,根據數據顯示,粗略估計整個南韓有約1/5人為基督教信徒,教會的發展亦非常強勁,而且他們大部份亦屬「恐同派」,所以韓國的LGBT族群,可謂受著宗教、社會及政治的壓迫,沒有空間出櫃及現身。而他們能夠舒坦地表露這個身份的地方,亦相當有限,不計網上論壇,被稱為夜生活區的梨泰院等地有同志或跨性別酒吧也好,數量亦不多,而且不能高姿態運營,其一著名的是,就是男同志酒吧GRAY。

在「恐同」風氣仍是主流的韓國,政治方面當然未見一點開放空間討論什麼同志平權、同性婚姻合法化。而正當台灣有此突破,韓國法院卻有一宗因同性性行為被判刑的新聞。雖然韓國法例中沒有禁止同性戀者服役,但若發現有軍人在軍營中進行同性性行為,範圍上至肛交,下至口交等(以法律語言,將這些行為統稱為不明確的「恥辱」行為),均須接受刑罰。韓國軍事法院早前亦判一名陸軍上尉監禁6個月,緩刑一年,法官亦表明即使雙方同意進行同性性行為,亦是違法。不談政治上如何欺壓,在這種風氣下,不少同性戀軍人在服役時亦不敢表明性傾向,以免受到欺凌,甚至強迫性交等侮辱。

縱使「恐同」成為了一種大型意識形態,隨著韓國社會開始百花齊放,民主化發展亦日趨成熟後,女性主義、同志等各種人權運動亦開始於韓國萌芽,無論學生團體如LGBT關注委員會、社交網站群組等,亦逐漸有不少年輕一代的國民參與其中。而2007年,調查顯示只有18%國民支持同性戀,而2014年,韓國著名導演金趙光秀與金承煥表明情侶身份,更於首爾舉行婚禮,而未被法院認可婚姻狀態一事令不少國民紛紛討論同志婚姻等議題,而支持度亦不斷上升。

而同志運動於韓國的規模逐漸擴大,由2000年的50人,擴大到去年的約5萬人。近年亦開始每年均舉行一次,於2016年尾,隨著反朴槿惠集會繼續進行的同時,同志運動亦繼續進行,當中亦有不少台灣人參與遊行。除了遊行活動,韓國LGBT權益關注組織亦有定期舉行 “Korea Queer Culture Festival(酷兒文化節)”,除了有遊行外,還會有電影放映、同志派對、研討會等公開活動。而「挺同」勢力於韓國雖然有所增長,但會否與「恐同」勢力成更強的抗衡,這仍是未知之數。

韓國新總統文在寅早前表明反對同性戀,但後期卻說性傾向不應成歧視的因素。在同性戀立場上搖擺不定的他,顯然是值得詬病的一點,但他的呼聲依然高企,不少國民對他的施政抱有信心。而我則認為,卻他能在同志議題上邁前一步,令韓國追上台灣的步伐,則更能為他的威望加分。

但在韓國,同志議題亦成為了一個證明社會對立的議題,即使文在寅推動同志平權或婚姻合法化,亦可能遇上上至國會,下至恐同國民的壓力並變得困難重重。於我而言,韓國的LGBT族群,似乎亦未有大機會與台灣一樣,迎接這個突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8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