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渣打馬拉松已經好幾年,算是比較後來的一班跑者,至少不是白頭宮女話從前,要跑石崗還是要回機場,或者是連完賽獎牌都沒有的那些年份。所以在我經驗中的渣馬已經是不是少眾賽事,而是比較貼近現代水平的了。以世界的水平來看,今年的渣打又辦得怎麼樣呢?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們只取幾點品評一下。
雪糕筒
有關雪糕筒這個問題,簡直是原始得落後。 比賽未開始之前,我已敬告大家小心路上的雪糕筒。言猶在耳,今年在彌敦道的雪糕筒依然照擺不虞。而且還要變本加厲,擺雪糕筒的地方有增無減。在起跑的一段我已經看到有跑手被雪糕筒絆倒,幸好沒有再推到其他人。在回程南昌至西隧一段,不知道大會是什麼思考,竟呼籲跑半馬的跑者靠左,全馬的靠右,中間天才地嘗試以雪糕筒分隔。在這麼擠逼的一段路竟然嘗試用這種弱智的方式分流,沒有發生意外,只能算大會好運。我在京都也看到有放雪糕筒的情況,但是京都的大會在遠處,還要當眼的地方已經放了很大個警告牌,再加上工作人員提示,可見在地面放置任何行物體,都要非常小心謹慎的處理。渣打馬拉松的攪手從來閉門造車,由此可見一斑。
京都馬對路中間雪禚筒的警示
汀九橋
渣馬其中一個自稱的特色是跑上青馬大橋,跑上又斜又大風的橋上去有多好玩就見仁見智,但今年不幸地連僅有的一點點特色都被閹割掉,青馬橋只剩下橋頭的一小截,然後果然一如所料地在汀九橋後現場路段來彌補距離。不過,沒有想過的是原來汀九橋一路往後去都是上坡路、、、跑的時候可謂渾然不覺,直至經過折返點回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剛剛跑過超過兩公里都是暗斜,怪不得半程都未有就已經覺得相當疲累。這樣緩緩而上的斜坡最容易慢慢把一個人的精神消耗了。如果下年的路線維持一樣,初次參加的朋友就更加需要苦練斜路。
大塞車
我必需坦白承認,我不少有關跑馬拉松的技術和知識都是在渣馬路上鍛鍊而來,其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學會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均速。 第一次因為無法掌握均速而招致失敗,就是在幾年前的渣馬中和半程隊伍回合之後,因為被半馬跑者的速度所影響而打亂了之前半部穩定的節奏。今年全馬與過往一樣就在美孚對開與半馬會合,據說跑挑戰組的跑者並不覺得有太大問題,但跑一組和二組的跑者如我,就再一次覺得被淹沒在茫茫的人海裏面。在美孚至南昌一段, 放眼望去簡直是一片浩瀚無邊的人海,人真是非常非常的多。過了西隧之後的好幾段路,尤其是在干諾道和馬師道,狹窄的路面再加上已經疲憊的半馬跑手,簡直擠迫到無法正常地跑一步路。今年的感覺比以往幾年更加擠迫,半馬跑手的失速也比過往嚴重,再繼續這樣下去,比賽根本無法進行。田總確實要為半馬的參加人數封頂,不然的話這個項目應該要改名為渣打百萬行了。
補給
渣打馬拉松歷來都攪得古靈精怪的沿途補給,今年終於有比較明顯的改善。當然我們不可能像跑日本馬一樣期待在補給站有什麼特色食品,但至少最基本的水、運動飲料和蕉都不缺,朱古力也是有的,不至於太豐盛就是。補給站的動線長,數量亦多,基本補給今次終於不成問題。渣馬的補給有像香港選特首,試過梁振英,如果換上一個像曾俊華的就心滿意足了。期望是多餘,正常已經萬幸。
氣氛
我知道拿這個出來講根本就是搞笑。我們不知道已經說過幾多次,渣打其實是一個純競技的運動項目,內容從來都沒有考慮到市民參與這部分,要求有氣氛在田總來說是多餘的。不過近幾年跑步的風氣比較熾熱,各產品牌子私下組團參與,間接也炒熱了賽事的氣氛。雖然很多老牌跑會對於打氣支援等不屑一顧,但很多中小型跑會發展越來越成熟,連帶的支援隊也有越來越多的參與,氣氛也更好了。所以今年可以看到很多院校和公司的打氣隊在賽道不同地方出現,加上部分大會的義工亦都有自發打氣,於是整個賽事的感覺都比過往要好一點。然而由於渣馬也只是這兩三年間才開放給市民打氣,很多跑手還沒有習慣如何和打氣隊伍互動(就在旁邊白白跑過),很多打氣隊伍亦未習慣如何帶動氣氛。而田總的糾察則一如以往地滋擾民間打氣站,仍然恐嚇如果跑手取用大會以外補給會被DQ,思維之落後簡直是留在恐龍年代。總括來說,渣馬氣氛還是有進步,然而和一級大賽仍然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如果有一日,全場咁玩,先有資格叫香港馬拉松
總結
今年的渣馬和以往一樣,每年都略有進步。然而進步的步伐可為極度緩慢。今年的賽道上,我們看見全城街馬的賽事總監Nicole,以視障跑者的伴走身份參與賽事。我難免感嘆,雖然今年的街馬瑕疵仍然甚多,但他們畢竟是以跑手的身份做起點,用匱乏的資源,卻用最好的心思來辦賽事。反觀整個田總則尸位素餐,就像香港奧委會一樣,由一班根本對於運動沒有熱誠,純粹佔用資源,享受權力的老人來營運。香港的運動員和跑者,要習慣性地忍受有心的人沒資源,有資源的人卻無心的兩難處境,實在是悲哀,也是香港社會的縮影。